作者:莫孤烟

1950年7月的一天,在闷热潮湿的越南北部丛林中,胡志明和老朋友陈赓见面了。胡志明很激动。他精通汉语,当即吟诗两句: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里英雄来。

他们俩是老相识了,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在广州结识,之后抗战时期在延安也曾促膝长谈。正所谓英雄惜英雄,两位为各自民族的解放事业战斗半生的英杰再度风云际会,又将书写一段传奇。

胡志明和陈赓在一起

1950年初,胡志明秘密前往北京,请求新中国对越南抗法斗争给予援助。双方协商后认为,中国援助越南义不容辞,但两国之间没有一条通畅的交通运输线,为了把援助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在中越边境组织一场战役,以打通运输线。鉴于越南军队缺乏具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中方将派出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协助指挥。

军事顾问团的团长选定为军政双全的韦国清,这不仅考虑到他的出色能力,还考虑到他是广西人,熟悉当地的情况。不过,军事顾问团的组建还需要一段时间,眼下急需立即派人前去。这样一来,任务就落到了陈赓的身上,他此时的职务是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坐镇昆明,距离越南最近,此行非他莫属。

越南游击队

总部给陈赓的命令很明确,就是帮越南打几个胜仗,打开局面。接到命令后,陈赓带着一个精干的工作组离开昆明前往越南,拖着一条伤腿在山地丛林、水网稻田中走了20多天。工作组一路上搜集情报,基本上了解了越北的形势。

陈赓见到了胡志明,来不及寒暄一番,马上开始分析战局。陈赓之前已了解到越军决定要打高平,他对此并不赞成。陈赓认为,法军目前在老街、谅山等地还有不少机动部队,还未丧失进攻能力,越军还没有完全掌握主动。越军虽然经过整训后战斗力提升,但营以上干部指挥能力欠缺,所以目前还不是打攻坚战的时候。正确办法应该是先打周围据点,吸引法军来援,在野战中歼灭敌人。

这种围城打援的战法在国内战争中屡试不爽,也是陈赓的拿手好戏。他之前在来的路上就把这一思路上报了北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当他把这一番见解说给胡志明后,胡十分赞赏,请求陈赓尽快去前方指挥。

解放战争期间的陈赓

两天后,陈赓前往越军前方指挥部所在地广渊。胡志明在送陈赓时见他们拿着雨伞,忙叫不要带伞。陈赓不解,胡志明解释说,越南人在丛林中走路从不打伞,都是戴草帽。别人一看打伞的人,就会怀疑是中国过来的汉人,可能会暴露目标。陈赓恍然大悟,异国作战,确实和国内不同。

又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跋涉,陈赓一行到达广渊,而韦国清率领的中国顾问团两天前就已经到了。越军总参谋长黄文泰给中国同志介绍了战场态势,让陈赓对战局更加明了。

法军在越南的兵力总共有23万人,其中只有4万人是来自法国本土的正规军,其他都是雇佣军以及越南当地的伪军。在中越边境地带,越军只有1万多人,基本处于守势。

越军总兵力有16万人,其中归总部直接管的有2万人,全部都在高平一带,而守备高平的越军只有三个营,不到2000人。正因为兵力上具有10倍的绝对优势,越军高层才决定要强攻高平,以多打少,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捷。

【越军的运输队,以自行车为运载工具】

陈赓对越军的战斗力很清楚,这支部队和我军有相似之处,都是游击队出身,都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目前来看,越军还不具备打正规战的能力,要打下易守难攻的高平绝非易事。因此,陈赓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先打位于高平和七溪之间的小据点东溪。这个小镇子位于中越公路的交叉点上,拿下这里就能切断法军的补给。更重要的是,这里好打,可以保证首战必胜。

韦国清完全同意陈赓的意见,但越军武元甲却想不通,依然认为打下高平是有把握的。陈赓只好耐心解释说,越军正在从运动战向阵地战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做大量工作,眼下要打的这一仗,就是这种转变的开始,如果首战失利,伤了士气,以后就不好办了。以越军目前的能力,即便攻下高平,也要付出巨大代价,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先打东溪,整个战局就活了,高平也就好打了。

法国的越南仆从军

陈赓说的都是身经百战数十年的经验之谈,武元甲最终也不得不同意。不过,越军内部的思想还是无法统一。在武元甲宣读作战计划后,越军的两个团长当场提出疑问——先打东溪,损耗了自己的力量,而高平的守军又会加强工事,接下来去打岂不是更难打,为什么不按原定计划,趁敌军增援还没来的机会先集中力量拿下高平呢?

看来,越军军官对战争规律的认识还处在低级阶段,陈赓有必要给他们上一堂课。陈赓首先肯定了他们所说的有一定道理,接着讲问题出在哪里。

表面上看,只要攻下高平,法军在越北的封锁线将会崩溃,东溪、七溪、那岑、谅山等地的驻军都会不战而逃。但问题是,如果不能将敌人一拳打到呢?那么我军在高平陷入苦战,东溪、谅山等地的敌军又扑过来,就会几面受敌。先打东溪则不同,几路敌人谁来增援就打谁,将敌人歼灭在无工事依托的野外,这比攻坚战好打得多。

【胡志明和武元甲等人一起讨论行动计划】

陈赓用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例子,讲明我军战术原则的核心,那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人消灭了,再坚固的工事也是唾手可得。

听了陈赓的一番授课,越军军官简直胜读十年书,算是触摸到了战争指挥艺术的门径。思想统一了,先打东溪。越军经两天战斗,全歼东溪守军270人,缴获了大批物资,这也是越军首次歼灭两个连驻守的据点。

不过,陈赓对战果很不满意。越军歼敌不到300人,自身伤亡高达500人。陈赓原本就对越军的战斗力有心理预期,但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他坦率地给胡志明说,越军的战士都很勇敢,但问题出在干部身上。越军的干部多是学生出身,实战经验少,指挥能力差。所以以后选干部要从老战士中选。胡志明对此深以为然。

越军是我军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而陈赓就是越军的导师。对陈赓的军事才华,无论胡志明还是武元甲,都是心悦诚服的。

被越军俘虏的法军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