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吴斌 2022年9月,众多央行组团公布利率决议,英美欧央行轮番登场,全球股债汇市场再受冲击。我们把目标聚焦全球最大的20个经济体(G20),持续追踪研究其央行的政策决定,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其中,阿根廷央行在主要央行中加息力度最大,巨幅加息550个基点至75%,今年以来阿央行已累计将利率提高3700个基点。恶性通胀是造成阿根廷暴力加息的关键,阿根廷8月通胀率同比飙升至78.5%,续创30年来新高,预计今年年底通胀率将攀升近100%。

相比之下,其他主要央行的加息/降息幅度则显得“正常”,幅度普遍在100基点内。美联储和欧洲央行9月均大力加息75个基点,英国央行则略显鸽派,仅加息50个基点。日本央行一如既往按兵不定,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土耳其央行则继续践行“另类货币政策”,降息100个基点。

英美欧众央行轮番登场

为遏制处于40年高位附近的通胀,美联储9月21日连续第三次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3%-3.25%,此次利率决议被市场解读为极端鹰派,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对今年年底利率水平的预测也大幅上调至4.4%。在今年剩下的两次会议上,美联储或将再加息125个基点。

在9月会议上,美联储还公布了最新经济预测,下调未来三年GDP增长预期,上调通胀、失业率及政策利率预测。其中,2022、2023、2024年GDP增速预期分别由1.7%、1.7%、1.9%下调至0.2%、1.7%、1.9%;PCE通胀预期分别由5.2%、2.6%、2.2%上调至5.4%、2.8%、2.3%;失业率分别由3.7%、3.9%、4.1%上调至3.8%、4.4%、4.4%,美联储暗示可容忍失业率升破4%。利率点阵图显示,联邦基金利率预计在今明后三年分别升至4.4%、4.6%、3.9%,分别较6月预测上调100基点、80基点、50基点。

美联储已经明确暗示,为了遏制数十年未见的高通胀,他们将容忍美国经济“硬着陆”。根据美联储的预测,明年失业率将上升至4.4%,比目前高出0.7个百分点。而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失业率上升超过0.5%,经济往往都会陷入衰退。

除了美联储,全球多家央行也采取了激进加息行动。欧洲央行可谓态度转变巨大,9月8日,欧洲央行暴力加息75个基点,为199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单次加息。加息后,欧洲央行边际贷款利率为1.5%,主要再融资利率为1.25%,存款便利利率为0.75%。

在9月会议上,欧洲央行已大幅上调通胀预期,预计2022年欧元区调和CPI为8.1%(此前预计为6.8%),预计2023年CPI为5.5%(此前预计为3.5%),预计2024年CPI为2.3%(此前预计为2.1%)。欧洲央行也坦言,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第一季度陷入停滞,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2022年GDP将增长3.1%(此前预计为2.8%),2023年增长0.9%(此前预计为2.1%),2024年增长1.9%(此前预计为2.1%)。

和美国相比,欧洲的形势更为艰难,通胀率已经达到两位数。9月30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调和CPI同比初值从上月的9.1%继续攀升至10%,续创历史新高,为连续第五个月超过预期,欧洲央行也面临继续大幅升息的压力,预计将在10月份的下次会议上再次加息75个基点。

在G10央行本轮加息周期中,目前只有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加息幅度达到过100个基点这一重要里程碑。9月20日,瑞典央行意外加息100个基点,为近3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举措,瑞典央行上一次单次加息100个基点还要追溯到1992年11月。此外,瑞典央行还预计未来六个月将进一步加息,明年利率可能会升至2.5%,这意味着接下来几次会议可能还将加息75个基点。

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9月22日,瑞士央行如预期般将利率从-0.25%上调至0.5%。自此,欧洲地区的所有央行全都脱离了负利率,标志着欧洲负利率时代终结。

和上述央行相比,英国央行的加息颇为鸽派。9月22日,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如预期般加息50个基点,将利率从1.75%提高至2.25%,和美联储连续三次大力加息75个基点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次会议分歧很大,在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9名成员中,5人投票赞成加息50个基点,3人投票赞成加息75个基点,另外1人投票赞成加息25个基点,不同的观点凸显了英国央行官员面临的两难抉择。英国央行委员哈斯克尔、曼恩、副行长拉姆斯登投票加息75个基点,英国央行委员丁格拉投票加息25个基点。

“最惨”英国央行紧急出手“救市”

G7国家中英国通胀形势最为严峻,加上英国政府50年最激进减税政策埋下“大雷”,9月底英国债市暴跌,债券收益率狂飙,养老基金岌岌可危,英国债市面临崩盘风险,G7中“最惨”的英国央行不得不紧急出手救市。

9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减税措施涉及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海外游客购物消费税和企业税等。据英国政府估计,通过上述减税措施,到2026-2027年,减税总额将达到450亿英镑。

但外界普遍并不看好,认为这是一场“赌博”,有因债务增加引发货币危机的风险,或难逃严重通胀灾难的命运。随着50年来最激进减税方案出炉,英国遭遇股债汇三杀。9月26日,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03的历史低点,英国国债暴跌,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日涨幅均创下纪录,英国股市也跌跌不休。

因此,9月28日英国央行发布紧急声明,将“以任何必要的规模”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恢复英国债券市场秩序。这一行动并非货币政策决定,购债举措得到了英国财政政策委员会的推荐,也将由英国财政部全责担保。英国央行启动了650亿英镑的购债计划,临时购买计划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在9月28日到10月14日期间分13天进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剩余期限超过20年的传统英国国债,每次购债规模达到50亿英镑。一旦市场运行的风险被判断为已经消退,这些购买将以平稳、有序的方式退出。

“任性”的财政政策最终还是需要更加猛烈的紧缩货币政策来对冲。在英国政府50年最激进减税措施公布后,市场预计英国央行下次会议或将加息超过100个基点。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明确指出,在11月的会议上,英国央行将需要对政府的减税计划以及计划宣布后的市场动荡作出“重大且必要的”反应。

股债汇市场如何演绎?

随着市场深深陷于对各国央行紧缩政策和经济衰退的焦虑之中,全球股债汇市场遭遇巨大冲击。美国三大主要股指中历史最悠久的道指9月26日也已跌入熊市,债市迎来史诗级抛售,强势美元冲击下非美货币也普遍大跌。

随着美元指数持续刷新20年新高,非美货币迎来一场恶战。日元狂跌引发日本央行1998年以来首度出手干预,欧元对美元在平价水平下进一步重挫,英镑更是跌至历史新低,距离平价近在咫尺……在强势美元阴霾下,即使是发达国家货币也纷纷沦陷。

美元飙升和美联储持续超鹰派政策息息相关,美联储正在激进加息来对抗通胀,9月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并承诺未来继续收紧政策,美债收益率目前普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同期债券收益率。

在美元指数构成中,欧元权重为57.6%,日元13.6%,英镑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这些货币普遍疲软。欧洲深陷能源危机下的滞胀困境,日本央行仍在坚持宽松货币政策,英国还不合时宜地推出了50年来最激进的减税政策。

强势美元的冲击波已然遍布全球,日本和英国痛楚更加明显。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24年低点,已经促使日本央行自1998年以来首次抛售美元进行干预。在50年来最激进减税政策的进一步冲击下,英镑更是一度跌至历史新低,英国国债也遭遇历史性暴跌,让英国央行陷入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境地。

只要日本央行将利率固定在接近零的水平,而美联储将美国利率拉得越来越高,那么日本央行买入日元的干预行动就不太可能成功。而英国糟糕的财政政策也让市场预期,英镑对美元跌破平价已为时不远。

如果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美联储转向鸽派甚至降息,那么美元的强势格局可能会缓解。但糟糕的是,鉴于通胀仍然火热,而美联储坚决打击通胀,美元走弱目前仍遥不可及。

债市方面,在各国央行决心不惜付出经济衰退的代价也要平抑通胀的压力下,全球债市30多年来首次进入熊市,债券收益率持续飙升。

尽管未来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但目前仍相对不错的经济数据正促使央行继续激进加息来打压通胀。在通胀高企、经济表现暂时尚可之际,欧美央行紧缩预期再度升温,各大央行“鹰声一片”,抗通胀的优先级再度被拔高,各国债券收益率普遍狂飙。

与美元走强的逻辑类似,美联储超鹰派政策让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飙升,自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将基准利率上调了300个基点,接下来还将继续大力加息。但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担忧也在限制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未来的上行空间。

美债收益率持续狂飙也让股市面临重大考验,对科技股等高成长性股票的打击更加严重。9月纳斯达克指数狂跌逾10%,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跌幅也接近10%。除了美股,欧洲、亚洲等地股市也普遍下挫,俄罗斯股市则以近20%的跌幅领跌主要市场。

尽管加息会有一系列副作用,但高通胀下各国央行普遍已别无选择。在央行大力加息抗通胀之际,经济衰退已成大概率事件,美国或将陷入轻度衰退,而欧洲的情况则更为严峻,经济衰退压力会更大,全球股债汇市场的巨幅波动或仍将继续。

在多国央行超鹰派政策和经济衰退等阴霾笼罩下,股债汇市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过,未来并非完全没有希望,美联储等央行“转鸽”信号可能会成为契机。在经济衰退风险和通胀逐步下行之后,各大央行终将逐步放缓紧缩步伐,只不过这一时间点或将比此前市场预计的要迟,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作者:吴斌 编辑:李艳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