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韌性”這個詞頻頻見諸媒體,也讓許多人第一次知道了“韌性城市”的概念。


所謂“韌性城市”,最早來源於2020年的“十四五規劃”中,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抗壓能力。但其實這幾年大家都發現,隨着疫情的持續,各行各業都面臨着不小的壓力,這就不僅僅是某個城市或者某個行業的問題,從個人到企業再到城市乃至全社會,都呼喚一種不屈不撓、勇於抗爭的“韌性”,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將疫情造成的影響壓縮至最小,也保障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這其中,企業也扮演着重要的經濟角色,企業的“韌性”強度,也就關乎整個經濟的強度,也就更具代表性。

日前,大家非常熟悉的科技公司戴爾就在北京召開了“ 2022戴爾科技峯會暨合作伙伴峯會”。峯會以“行穩致遠 數智遠見者”爲主題,現場也邀請到了用戶、媒體、分析師等各界精英共聚一堂,探討數字化大潮中應該如何應對多重挑戰的重要性和應該具備的核心競爭力等問題。而作爲全球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戴爾在會上提出了業務“韌性”的理念,希望通過數字化能力賦能用戶,讓更多用戶具備業務“韌性”,真正推動業務的快速發展。

01

以業務“韌性”驅動數字化轉型

當時間進入2022年,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奧密克戎病毒變種對於疫情帶來的反覆,進而也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此,包括IDC、Gartner、埃森哲等衆多知名市場分析機構都表示出了擔憂,也在探尋適合未來常態化防疫環境的數字化應用新途徑。比如IDC就認爲:韌性是讓企業利用數字化能力適應未來業務的一種特性,並預測,到2023年,50%的中國企業將擴展韌性計劃,以適應未來的業務,與同行相比,將盈利能力、創新率和成本效率提高20%以上。

隨着“韌性”一詞被不斷提及,也成爲了整個行業的共識——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未來的企業發展尤其是數字化發展,必須具備足夠的業務“韌性”,否則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對業務造成巨大的影響,這也要求企業最大限度也最大可能的實現業務數字化,將線下應用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只有全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部署,才能讓韌性能力不斷植入企業的DNA中,成長爲數字化的韌性企業,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要實現這一點,這需要從務、管理、生產力、安全、可持續發展等5個方面多管齊下。

首當其衝的就是業務能力。業務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而業務的韌性,是衡量企業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以往我們評估業務能力更多看的是投入產出比,但是在疫情出現之後,我們首先要考慮到的是業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代表了業務的“健壯程度”,以及是否具備彈性的擴展和收縮能力。爲應對這些挑戰,戴爾也提供了企業級雲一致性的混合多雲平臺和APEX即服務解決方案——前者通過雲化的方式保障了業務隨時隨地的不中斷,實現了跨核心、雲和邊緣的管理和服務,滿足關鍵業務需求,保證企業當前業務的韌性;而後者則爲用戶提供了更爲靈活的部署方式,按需付費的使用模式也解決了企業的成本擔憂。

如果說業務決定了企業發展的寬度,那管理則決定了企業能夠達到的高度。本次峯會的主題“數智遠見者”就是從管理角度來說的,其目標就是構建以數據爲核心的數據架構,通過數據智能,加速業務創新,以應對層出不窮的新需求,同時以AI、區塊鏈、元宇宙等數字化手段加速洞察,佈局未來,從而在不確定性中尋找到“確定性”。對此,戴爾也提供了包括AI創新解決方案、邊緣解決方案在內的一衆選擇,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高效協作是生產力實現的前提,而且這些年的混合辦公環境也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協作的重要性。爲了讓工作實現快速、穩定、無縫溝通,戴爾也提供了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商用筆記本終端就配備了最新的軟硬件,不僅保證強大的性能和便攜性,同時智能調優軟件的加持,進一步提升協作和個性化體驗,幫助用戶提升多地辦公協作效率。

當然在高效協作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安全性,尤其是伴隨着數據流動的增加,安全性更成爲我們在雲端應用的先決條件。爲此,戴爾也提供了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和服務組合,其中包括零信任機制的可信設備、智能的威脅檢測(MDR託管檢測與響應服務)服務、可靠的網絡安全防禦技術、“數據避風港(Cyber recovery)”計劃、增強的網絡彈性功能、基於AI的安全應用等等,爲企業提供從邊緣到核心到雲的全方位數據保護,讓企業輕鬆掌控數據保護主動權,從而保證業務可持續性。

最後企業需要關注的則是“可持續發展”,這雖然看似與業務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伴隨着整個社會都朝着綠色低碳的方向發展,伴隨着我國在雙碳應用上的國際承諾,未來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業務能力的競爭,同時也是碳排放數量的競爭。而戴爾無論從硬件設備的製造環保性還是在IT基礎設施與軟件應用的節能性上,都排在行業前列,從而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綜合上述五點,我們所強調的企業韌性並不僅僅是某個時間點或者某項技術的應用,而是從業務到管理,從協同應用到網絡安全,再到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全套應用能力,而這種能力自然也可以幫助企業在如今數字化的競爭中保持持續且強大的競爭力,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智慧時代。

02

以創新精神加速中國應用落地

許多人可能好奇,既然我們談了這麼多的“韌性”,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們要更保守的面對這個數字化的“寒冬”?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正如我們在最開始談到“韌性”要素的時候就提到,對於業務能力來說,“韌性”強調的是彈性能力,不僅僅要壓縮,更需要擴展。而對於企業來說,創新力始終是業務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是對於數字化應用來說,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追趕甚至引領發展的潮流。在這一點上,戴爾就爲我們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本次峯會戴爾還攜手新華網展示了新華網首個數字人,也是中華文化推薦官筱竹,也代表了戴爾在元宇宙領域的一次創新嘗試。

很多人可能好奇戴爾是如何打造這款數字人的。其實這還要從中華文化傳統說起——與互聯網上那些二次元的卡通人物不同,筱竹代表的是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甚至從人物着裝上你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風”。而據新華網融媒體產品創新中心、技術創新研發部主任魏文彬介紹,爲了精準還原專業舞者的動作、爲筱竹“注入靈魂”,這次從策劃、到編曲編舞、到動作捕捉、到後期三維動畫、場景設計、到合成等衆多環節都凝聚了團隊數十人的心血,而筱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乃至獨特優雅身姿的背後,是由戴爾提供的強大算力支撐的渲染能力,這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藉助數字技術創新實踐的一種嘗試探索,又是戴爾致力“在中國爲中國”發展戰略的一種見證。

這也是戴爾科技集團植根中國有24年的一貫原則。一方面,戴爾通過從邊緣計算到核心數據中心,再到雲計算的創新產品組合與解決方案,幫助中國企業和用戶提升數字化應用的整體實力,另一方面則是積極致力於中國可持續發展,以綠色低碳的服務模式和能力,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幫助中國客戶快速成長。

介紹到這裏,再回頭看看本次峯會所強調的“行穩致遠”,這並不是戴爾突發奇想的一句口號,而是長久堅持的座右銘。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