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昨天,有這麼一則消息在互聯網上出現刷屏:那就是出生於1970——1985這段時間的人,被視爲老年人。當然,對於1970年出生的人來說,他們其實也經常自嘲自己是老頭子或者老太婆,但是,屬於最早一批85後的1985年生人被視爲老年人,這無疑讓太多當事人感到難以接受。甚至部分85後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難不成,自己穿越到十多年後了?

不過,很多事情需要結合具體的角度來判斷。

85後老了嗎?

85後老了嗎?其實這個話題,得看領域。

比如說在體育領域的一些項目裏,可能16歲就被視爲老將,20歲就被視爲超齡服役。而從當代人的生命角度來看,16歲那可是妥妥的少女時代,20歲也是絕對的正當妙齡。話說本小編現在都經常夢迴二十歲。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從生命角度來看,85後屬於中年人序列:因爲90年出生的人都已經三十開外,85後也都是三十多歲的人,把他們理解成中年人是沒有爭議的。畢竟,他們距離老年人的距離還較爲遙遠。

但如果從職場角度來看,85後還真是老年人了:君不見,這年頭,很多企業都存在35歲現象?很多年紀超過35歲的人,想重新就業,也是很難的事情了。似乎,超過35歲的人,都該回家養老。所以,從這個視角來說,85前被視爲老年人,倒也沒有計算錯誤。畢竟,生於1985年的人,年紀也都超過了35歲。

何去何從

雖然35歲問題讓很多人感到無奈,但是畢竟35歲問題背後的本質依舊是供求規律:之所以很多企業不願意錄用超過35歲的人,主要是因爲勞動力資源方面,依舊是供大於求的。所以,企業纔有挑選的空間。假設有一天,勞動力十分稀缺,企業僱傭不到打工人,到時候,別說35歲,就算是55歲,企業也不好嫌棄。

供求關係屬於經濟學客觀規律,而經濟學屬於客觀存在的社會規律。所以,即便是社會各界譴責35歲現象的存在,其實也是無濟於事的:畢竟,客觀規律擺在那裏,強求不得。畢竟,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當代人要學會尊重社會科學。

所以,我們當代人,應該積極面對35歲問題,而不該幻想通過一些不現實的幻想,來逃避這個問題。

其實,個人覺得,35歲問題的困擾,主要針對體制外職場的辦公一族:體制內的,以及手藝人,個體戶,其實是不被35歲規律困擾的。所以,面對35歲危機的羣體,應該考慮轉軌,避開35歲危機。

當然,對於需要應對35歲危機的人來說,指望進體制已經不大現實。因此,本着立足現實的角度出發,35歲以後事業的人,可以轉軌成爲一個個體戶。畢竟,自己當老闆,可要比給人打工強太多。

當然,萬事開頭難。但是,35歲的人,心智應該很堅強了,對於生活的風風雨雨,應該能夠適應。

所以,祝願每一個35歲以後創業的人,都能再創輝煌。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