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近日,A股低迷,券商馬不停蹄的再融資,令市場多了一絲隱憂。

國聯證券日前公告了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

相比起此前中金公司270億元的配股募資,國聯證券則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市場給出的反應都如出一轍,先來一個跌停再說。

在專業人士看來,市場的強烈反應主要是受近期大盤整體的影響。對於券商而言,淨資本關係未來業務的發展,再融資也是行業的一大趨勢。短期看,國聯證券的定增會攤薄ROE,但長期來看做大做強信用業務,特別是場外衍生品業務是提高ROE和利潤中樞的有效路徑。

據《華夏時報》記者通過iFinD統計顯示,2022年以來,已有8家A股上市券商通過定增、配股、可轉債等方式完成再融資,規模累計超過800億元。而在路上的中原證券國海證券、中金公司,以及此次國聯證券,年內股權再融資券商達到12家,規模約1300億元。

提升淨資本

國聯證券9月28日晚間公告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0億元。

此次募集資金用途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擬利用不超過20億元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進一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二是擬利用不超過40億元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擬利用不超過10億元償還債務,優化資本結構。

目前,國聯證券的控股股東爲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直接及間接持股比例爲48.60%,實控人爲無錫市國資委,如按上限6億股完成非公開發行後,持股比例將下降至40.11%,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會發生變化。

國聯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公司業務發展速度較快,規模增長迅速,行業地位得到提升。順利完成本次非公開發行有助於公司儘快擴充資本,在鞏固優勢業務的基礎上,加強資本驅動型業務,推進創新業務發展,從而進一步優化收入結構,幫助公司保持並穩步提升創新能力的優勢。

根據2021年報,國聯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9.67億元、同比增長58.11%;歸母淨利潤8.89億元、同比增長51.16%。2022年上半年,在行業營收同比下降11.4%,淨利潤同比下降10.06%的背景下,國聯證券半年度營收、淨利再次保持雙位數增長,成爲唯一收入、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上市券商。

頻繁再融資

2020年7月份,國聯證券登陸A股上市。2021年,國聯證券僅用7個月就完成了非公開發行,發行數量約4.54億股,募集資金50.9億元,股份募足率約95%。

根據國聯證券公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前次募集資金已經使用完畢,助力公司擴大了信用交易業務和交易類業務規模。從今年上半年國聯證券業績表現來看,資本的加持,不僅優化了資本結構,更爲公司業務結構及業務規模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爲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專業人士認爲,在當前以淨資本爲核心指標的監管體系下,證券公司業務規模、風險抵禦能力與其淨資本規模密切相關。合理的補充資本仍是重要的風險抵禦手段,國聯證券此次發行募集資金有利於優化資本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提高風險抵禦能力。

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國聯證券的總資產、淨資產和淨資本規模將相應增加,資產負債率也將下降,將有助於優化資本結構,有效降低財務風險,財務結構更加穩健,爲業務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推動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4月,國聯證券推進實施H股員工持股計劃,認購總金額爲人民幣6811萬元,其中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認購金額合計佔比22.29%,將公司核心骨幹個人利益和公司整體利益深度綁定,實現了公司、股東和員工三方的利益最大化,彰顯公司未來發展信心。

興業證券分析師徐一洲認爲,定增將大幅補充國聯證券的資本實力,打開資產負債表運用空間。截至2022年中報,國聯證券淨資產爲165.60億元,在42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36名,低於其歸母淨利潤26名的排名,資本金規模相對欠缺;截至2022年中報,國聯證券剔除客戶資金後的真實經營槓桿爲3.99倍,僅略高於上市券商均值3.92倍,槓桿水平仍有提升空間,本次70億元定增計劃有望持續補足公司資本金短板,優化公司資產負債表運用空間,通過提升槓桿水平提高股東回報。

同時,加大交易類業務資金投入將有效提高公司利潤中樞和ROE水平。從本次定增擬募集資金的投向來看,公司擬將不超過40億元投向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具體來看,固收類交易業務是券商重要的利潤來源,業務規模的增長將有效提高公司利潤中樞,進而反哺其他收費類業務和創新型業務,提升公司整體業績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徐一洲指出,股權衍生品業務是國聯證券的特色優勢業務,相較於傳統方向性自營業務具備高股東回報和低風險波動,2021年國聯證券基於櫃檯與機構客戶對手方交易收入位居行業前十,2022上半年權益市場顯著波動背景下,公司亦憑藉優秀的場外衍生品業務能力有效規避了市場大幅波動帶來的業績下滑壓力,實現了投資收入的逆市增長,爲公司整體業績增長貢獻韌性。

再融資掀高潮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券商的單筆再融資規模持續走高,市場的反應也是先來一個跌停。9月29日,國聯證券A股跌停。同樣,中金公司宣佈啓動AH股配股的第二日,A股下跌9.2%,H股下跌7.95%。

不久前,中金公司公告擬配股270億元,僅次於此前中信證券發佈的280億元配股計劃。投資者們紛紛質疑,券商都這麼缺錢?抽走市場如此多的血,流動性堪憂。此次,國聯證券70億元的定增方案拋出,弱市下的市場反應更是強烈。

“從募資投向來看,大多數券商募資的目標是發展信用業務等資本中介業務以及補充資本金。資本實力強大的券商,相關的業務才能發展。”一位券商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向《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

“目前券商的市場表現弱勢明顯,主要還是受市場的整體影響,企穩後還是要等風來。不過,整體向下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上述分析師表示。

華西證券的報告顯示,券商板塊整體市淨率1.16倍,在過去10年市淨率分位值2.66%。板塊估值和業績成長的錯配帶來左側配置機會。券商板塊圍繞財富管理主線佈局,中信證券和中金證券有望受益於投行和財富管理集中度提升;銷售端成長性最好的東方財富,產品端“含基量”高的廣發證券和興業證券將受益於居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的提升。

報告指出,可以期待股票發行穩步推進註冊制,上交所下設國際板承接中概股和“一帶一路”沿途優質資產,成熟板塊的交易制度改革試點,證券公司綜合賬戶優化對資產配置的底層架構支持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