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长孙皇后为李世民遍寻美女扩充后宫,她听说通事舍人郑仁基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容色绝姝,容貌无人能及,是京城一等一的美人,于是就主动向李世民提及郑女,想让郑女进宫,李世民自然不会推辞,直接封郑女为充华。

充华也就是后来的充媛,为九嫔最末,正二品,品阶算是相当高的了,要知道武则天当初进宫的时候只是正五品的才人,由此可见李世民对郑女的看重。

然而就在李世民下了册封诏书准备让策使到郑家宣诏的时候,魏征急匆匆进了宫,他是来劝李世民不要纳郑女的,原因是魏征听说郑女已经许配给了陆爽。

所以魏征就进谏,说陛下为民父母当忧民所忧,乐民所乐,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

李世民听魏征说得很对,但就是不知道魏征的目的是什么,直到魏征说:“今郑氏之女,久已许人,陛下取之不疑,无所顾问,播之四海,岂为民父母之道乎?”

李世民一听大惊,贵为九五之尊却和他的子民抢女人,这成什么事了?即便他是真的不知道郑女已经许配了人家,但不妨碍他自责,于是赶紧停了策使,让郑女去履行本来的婚姻。

这件事原本到这里就打住了,一切都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然而当李世民下令停止纳郑女之后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宰相房玄龄和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等人却站出来对李世民表示,郑女许配给陆爽这件事并没有证据,现在册封大礼既然已经开始,就不能中止,这意思很明显,他们都支持李世民纳郑女。

而传闻中的郑女未婚夫陆爽也上书表示陆郑两家确实交往频繁,其父陆康和郑家时有资财相赠,但并没有婚姻交涉亲戚,外人不知道这些事,所谓的婚约都是外人编造的。

有了陆氏的言论,臣子们就更支持李世民纳郑女了,这个时候李世民又动心了,同时他也比较疑惑,陆爽如此坚决地否认和郑女有婚约,那他们之间到底是有婚约还是没有呢?

李世民想不通就询问魏征,魏征一想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但他没有直接说出原因,而是说:“ 以臣度之,其意可识,将以陛下同于太上皇。”

李世民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在这件事上,自己和太上皇能有什么共同之处,于是又问魏征,魏征就讲起了武德年间的一件旧事。

原来李渊当初晋阳起兵攻进长安之后,将辛处俭的妻子纳入后宫,当时的李渊或许并不知道辛妻的丈夫还活着。

毕竟隋末天下大乱,各处战火不断,也就造就了很多的寡妇,所以他才会以为辛妻是一个貌美的寡妇就纳进了宫里,当然这只是四姑娘的一个猜测。

总之,辛妻成了李渊的妃子,结果后来李渊知道辛妻的丈夫辛处俭居然正是当时的太子舍人,这让他很不高兴,就将辛处俭从东宫调到了万年县当县令。

从此辛处俭就战战兢兢的工作和生活,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掉了脑袋,尽管他本身没犯什么错,但还是因着妻子的原因落得如此的下场。

魏征说完这件事后稍作停顿后说:陆爽以为陛下今虽容之,恐后阴加谴谪,所以反复自陈,意在于此,不足为怪。

陆爽害怕李世民会迁怒他,害怕会成为第二个辛处俭,那样真的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才上书表示根本没有婚约一事。

李世民是一个心胸极为宽广之人,他之前并没有想过要迁怒陆爽,但他也理解魏征所说的话,说到底这件事陆爽是无辜的,李世民不至于会迁恕他。

相反,李世民认为这件事错在他自己,错在有司,因此李世民下达了一个敕令:

“今闻郑氏之女,先已受人礼聘,前出文书之日,事不详审,此乃朕之不是,亦为有司之过。授充华者宜停。”

李世民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停止纳郑女为充华,敕令一下,陆爽安了心。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上,李世民的做法真的是值得称颂的,他有错吗?其实并没有。

纳妃有既定的流程,哪里需要他亲自去办理,他只需要点个头、定个位分就行,至于其他的都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去办理,说到底他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但事情出了,他还是将错误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处理也很得当,以至于“ 时莫不称叹”。

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一个了不得的明君。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