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着輝煌悠久的歷史文化,數千年來經歷了多個朝代的變革。很多個朝代之間的國土面積都不一樣,有的朝代受到外敵的侵犯統治面積侷限在長江下游,有的朝代國力較強能夠收復很多失去的土地,其中,清朝的統治面積就比很多朝代要大的多。

在道光統治時期,清朝的國土面積達到了巔峯,總共有1316萬平方千米。那時候的西部帕米爾高原還是屬於我國的國土,後來被其他國家瓜分,如今我國收回了帕米爾高原的部分土地,但是有人卻說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這是怎麼回事呢?

帕米爾高原在《山海經》中被稱爲“不周山”,位於我國最西北的地方,民間的神話故事裏就有共工撞不周山的故事,而不周山也是百姓口中支撐着天空的神山,可以看的出來帕米爾高原的神祕。

清朝乾隆年間,新政府平定了新疆地區的叛亂,令周圍的小國俯首稱臣,於是帕米爾高原就成爲了中國的領土。清政府在當地設立了“八帕”,對帕米爾地區的事務進行處理,在政治上面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控制。

等到清朝末年,清政府的皇帝昏庸無能,被迫和沙俄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裏對西北邊境問題做出了重新的闡釋,沙俄憑藉着這份條約公然的在西北邊境作亂,並一步步佔領了西北的部分領土。之後,嚐到了甜頭的沙俄悍然發動了戰爭,清政府的軍隊毫無抵抗之力,只能再次和沙俄進行談判,並且接受了不平等的條約,條約將西北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了沙俄。

也正是因爲這份條約的簽訂,導致西北邊境長期陷入混亂之中。西北地區的各民族本就和中原地區有着長期的矛盾,清政府以武力壓制住了哪些人,可在清政府國力衰弱之後,西北地區的各民族便蠢蠢欲動的想要脫離管制,於是就發生了有名的“阿古柏之亂”。

適時,面對西北邊境的叛亂,清政府內部還產生了“海防”與“塞防”之爭,甚至有少數官僚閉目塞聽不願意發動戰爭,想要讓西北就這樣亂下去,而此時左宗棠站了出來,堅定的要支持“塞防”。隨後,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爲欽差大臣率兵前去收復新疆,他也不負衆望成功地收回了伊犁。

收回伊犁之後,新政府想要將之前條約割讓出去的土地要回來,但是沙俄始終不願意更改條約。而後,在多次交涉之下清政府又簽訂了《續勘喀什格爾界約》,這個條約讓帕米爾高原變成了待議地區,於是沙俄就加緊了對帕米爾高原的侵蝕。

等到甲午戰爭後,沙俄與英國聯合起來完全佔領了帕米爾高原,內憂外患的清政府無力再處理邊境問題,帕米爾高原就這樣從我國脫離出去,之後便是長達數百年的收復過程。

新中國成立後,蘇聯雖然承認了帕米爾高原地區存在着爭議,但是由於我國經歷過長時間的戰亂之後,國內正處於衰落時期,我黨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支撐着外交的展開,於是帕米爾高原的問題就再次被擱置了下來。

直到蘇聯解體後,帕米爾高原成爲了塔吉克斯坦的一部分,我國要收回帕米爾高原就需要和塔吉克斯坦進行交涉。2002年的時候,我國收回了帕米爾高原的部分土地,2011年正式完成交接,帕米爾高原的領土問題就這樣得到了解決。

而在收回帕米爾高原後,我國派遣的科考隊對其進行勘測,勘測的結果並不理想,塔吉克斯坦歸還的這部分土地上並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因此有人就評論道:花費了這麼大功夫收回來的土地卻沒有多大價值,簡直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其實,這種說法是很沒道理的,收復曾經失去的土地象徵着我國國力的強大,同時也是主權完整的維護。我們國家已經有能力將失去的土地收回來,意味着曾經那個盤踞在東方的強國已經醒了過來,以後必然不會再發生這種事情。

歷史一次次地向我們證明,只有國家的實力強大了,才能夠在外交上面擁有着更多的話語權;只有緊跟着先進文明的發展,纔不會落後於世界的腳步。落後就要捱打,這是鐵一般的真理。

如今,我們的國家已經走向富強的道路,國際地位也在一步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日新月異,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着。我們始終相信,百年前的恥辱,終將成爲過去,百年後的復興,必將燦爛輝煌。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