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節的意義就是要感恩敬老。

今天特別適合聊聊我國養老第三支柱中的養老理財。總體上,養老理財試點一年來,試點範圍逐步擴容,產品已步入常態化發行階段。

從過去這10個月的試點情況來看,養老理財產品頻現“提前售磬”,可以說相當具有競爭力。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9家理財公司已發行48只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超過900億元,其中47只產品最新淨值均超過1,業績基準普遍高於市場上的其他銀行理財。

受到市場追捧的48只養老理財產品,誰更適合“養老”?來跟上證報一起“扒一扒”。

募資已超過900億元

按照“小步慢跑、總體漸進”思路,今年3月,我國養老理財試點擴容,從“4城4機構”擴容至“10+1”家機構及10座城市,整體試點規模上限已提升至2700億元。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工銀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郵理財、中銀理財、交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9家理財子公司共發行48只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已超過900億元。

從產品類型來看,新發產品中的混合類產品佔比穩步提升。截至目前,48只養老理財中,固定收益類產品有36只,規模超過850億元;混合類產品有12只,規模接近100億元,佔比爲25%。

在運作模式上,養老理財產品體現出靈活性。上證報注意到,新發產品中,除封閉式產品外,亦出現“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按月定開式(最低持有5年)養老理財產品”開放式產品的身影;同時,產品投資期限更加多樣,增加了最低持有期等期限安排。

另外,在銷售渠道方面,新發產品在母行代銷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他行代銷渠道。“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的養老理財產品,可以豐富自家平臺產品類型,爲進一步拓展多元化業務收入奠定根基;另一方面也可提升自家平臺的市場競爭力,爲後續用戶留存打下良好基礎。”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

產品淨值大多超過1

養老理財產品收益,是投資者最爲關注的焦點。

作爲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發佈的4款試點養老理財產品運行時間最長,產品在期限結構、收益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等設計方面最具“養老”代表性。

上證報統計發現,截至10月3日,養老理財產品淨值表現“前三甲”分別爲:建信理財發行的“安享固收類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1年第1期”,其淨值最高,爲1.0346;光大理財旗下的“頤享陽光養老理財產品橙2026第1期”,其淨值爲1.0324;工銀理財發行的“頤享安康(21GS5688)”,最新淨值爲1.0242。

首批4只養老理財產品淨值情況

來源:中國理財網

整體來看,養老理財產品業績基準高於多數理財。目前已發行的48只養老理財產品中,業績比較基準下限爲4%,上限爲10%,多數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5.5%至8%區間。

具體收益上,存續產品市場表現良好,大部分淨值均高於1,僅“招銀理財招智無憂1號”小幅破淨,淨值爲0.9989。

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劇烈,但從淨值表現來看,養老理財產品均較好地控制住了回撤,表現穩健,也凸顯了收益平滑基金機制價值。某理財公司人士向上證報分析稱,銀行理財長期以來注重大類資產配置,是投資範圍覆蓋最廣的資管機構,擅長非標準化債權投資、信用風險把控等,依託投研基礎,在產品管理中也更加註重安全和風險管控。

“我們首期產品募集金額超30.88億元,累計1.39萬客戶參與購買體驗,人均購買規模22.2萬元。”作爲首批試點機構,工銀理財相關人士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養老理財產品穩健的投資風格與國內投資客戶的投資偏好,與長期養老需求更爲契合。

試點機構尋求差異化發展

隨着養老理財試點機構的擴大、產品發行規模的不斷擴容,部分機構正在探索養老理財的差異化發展路徑,積極創新,這些創新點集中在期限、運作模式上。

比如,在起購金額方面,目前大部分養老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爲1元,但中郵理財近期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中郵理財郵銀財富添頤·鴻錦封閉式系列2022年第1期”未設認購起點;費率上也體現出普惠性,例如,交銀理財和中銀理財新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均不收取管理費。

在產品期限方面,長期限特徵突出。大部分養老理財產品的封閉期爲5年,但貝萊德建信理財推出的“貝安心2032養老理財產品1期(封閉式)”封閉期限達10年,業績比較基準上限最高可至10%。

另外,在分紅方面,不同機構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也有不同的安排,設置機制日益人性化。“有產品設置了分紅條款,成立一定期限後可根據產品運作情況進行分紅。”普益標準研究員羅倩告訴上證報。

針對未來養老理財試點的升級與突破,羅倩建議,養老理財產品仍以母行代銷爲主,理財公司可進一步拓寬產品代銷渠道,爲客戶提供多元化投資渠道;可將養老理財產品與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相結合,推出更多開放形態的養老理財產品,採取靈活收益策略,讓投資者可以選擇定期分紅或是分紅再投資等,增加投資靈活性。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