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进入感情泥潭,在各种情绪里挣扎徘徊,时不时还要来找我寻求点“建议”。

当然,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共鸣”,毕竟人家道理都懂,要的只是你的情绪价值而已。

大部分这类沟通,98%都停留在情绪上,人家在情绪层面上的诉求,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他,你错了,世界其实并非如此,对方其实未必这么坏。

如果真的如此,那人家坏不坏不晓得,你在你朋友心中可要开始坏起来了。

人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寻求”共鸣的过程中,沉浸于某一种偏见,某一种情绪,越来越深。

认可你,赞同你,给你共鸣的朋友越多,你就越相信自己正确。

不过大部分人其实真正好友不多,往往触及不大韦奇定律——当10个好友反对你的时候,你就会开始动摇。

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在时间的力量下慢慢走出来,最后开启新的人生。

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变数,那就是手机上的信息推荐算法,你刷的抖音会不断的给你推送那些认可你观点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bgm,有名人背书,有故事的力量,感染力上并不比一个好朋友的“认可”来的弱。

于是当你拿起手机打开抖音的一刹那,就相当于有一群人再对你说“对对对”,就是那样,那个人就是个渣渣,你完全是受害者。

观念在瀑布流的信息冲刷下,变得越来越坚硬,坚硬到时间这把杀猪刀都拿它没有办法。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信息茧房呢?

信息茧房最初出现的时候,说的是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算法会根据你的人设选取信息,最后不同的人会沉浸在不同的信息里面。

最后观念被信息驯化,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

但是事实呢?到底是算法,还是人性?

事实上,在社交媒体时代,大部分信息都差不多,德国专门有人做了研究,他们分别给账号做了不同人设,50岁的中产父亲,40岁的事业型单身汉,30岁职业女性,老年的保守型寡妇。

然后用这些账号不断的去社交媒体,谷歌搜索里进行符合自己身份的信息。

结果发现,大家看到的内容其实差不多,真正个性化的信息占比2.5%不到,真正的不同人设之间信息相差巨大的事实并不存在。

还有美国也针对某个话题进行研究,比如当时希拉里和特朗普问题,最后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设,最后搜出来的信息都差不多。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人与人之间收到的信息也并没有那么差异化。

那个时代其实信息茧房并没有那么的严重,真正包裹住自己的茧房,其实是自我的执念和偏见。

信息只是客观的出现,而你把他们当做了证据,你关注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看到的信息加强着你关注的理念,相互影响,相互加强。

在那个时代,科技和算法其实是替人性背了锅,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人对人之间的偏见来自于城市化以后个人主义的崛起。

信息时代,一个更加便利获取信息的时代,让个人主义下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了支撑。

这些主动选择的支撑,才是信息茧房最终的真相。

而抖音的出现,其实是把“选择”的过程融入了算法里,也让算法有了人性的洞察,你懂什么?你喜欢什么?你赞同什么?讨厌什么?

算法都在疯狂试探中一步步接近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最懂你自己的谁?是自己么?也许天天和你相处的人比你更懂,但是只要你刷的抖音时间足够长,它在某些方面也许比所有人都更懂你。

当然,人性就像大海,辽阔深远又多变,抖音能懂的也只有很有限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在不同人之间的差异性其实并不大。

你大可以拿起身边朋友的抖音刷一刷,是不是80%的内容类型背后本质需求都差不多?

而代际之间的差异也一样,爸妈他们虽然喜欢的东西有差异性,但是需求背后的逻辑不会变,都是基于最原始的那些情绪。

也许算法,最多也像那一项德国研究一样,只能懂人性的2.5%,哈哈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