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记者在现场

昼夜坚守 “疫”无反顾

在太原南站西广场,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为到站旅客核酸采样。 “请出示太原检疫二维码,谢谢!”“张大嘴,啊。”……10月1日7时45分,太原南站西广场,国庆首日的第一批旅客陆陆续续走出出站口,跟随指示牌走到西广场核酸采样点。身穿防护服的市二院护士崔双双拿出核酸采样棉签,娴熟地为旅客采样。

“今天是国庆放假第一天,到站旅客约2.9万人,大家做好防护,要认真严谨,圆满完成今天的核酸采样任务。”太原南站西广场市二院核酸采样队负责人侯美婷再三嘱咐队员。

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驻扎在太原南站东广场。面对每天几万人份的核酸采样任务,他们丝毫没有放松,贴条形码、扫码登记、采样、消杀……他们像“守门员”一样,牢牢守住太原南大门,只为换来城市的平安、祥和。

一干6小时 不能喝水上厕所

6时15分,天刚蒙蒙亮,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阵微风吹过,让人感受到秋天的一丝寒意。此时,崔双双已在赶往医院的路上。

6时30分,崔双双和小伙伴们统一乘车前往太原南站。

7时许,到达太原南站后,崔双双赶紧上厕所、穿防护服、准备采样所需物品。“上厕所是我们上班前必做的一件事,因为防护服是一次性的,造价挺高,我们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了。”崔双双说。

核酸采样现场,7个采样台呈“一”字摆放,每个采样台由2名护士负责。为保证核酸采样有序进行,采样现场被蓝白相间的护栏分成7个采样通道。“出站的旅客请扫码登录太原市检疫信息平台登记,省外旅客往前走,请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通道旁的喇叭不停循环播放,2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引导旅客有序排队。

“请出示您的检疫二维码。”只见崔双双的搭档拿着两部手机,一部手机扫试管上的条形码,另一部手机扫旅客出示的检疫二维码,接着,双手拧开试管瓶盖放置一旁,崔双双拿起采样棉签,快速在旅客的咽喉壁上采样,并将取样的棉签头装入试管,拧上盖子,放置试管盒中,随后,拿起桌上的消杀喷壶,对着空中喷了三四下,之后快速手部消毒……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

从7时至13时,早班的护士们6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包裹在防护服下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虽然如此,但崔双双却自豪地说道:“核酸采样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我们很荣幸能承担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守护好太原南大门。”这也是许许多多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

一人一试管 拧盖拧到手起泡

在太原南站东广场,市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队负责人霍栋琳同队员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只见霍栋琳从纸盒中拿出一个贴有条形码的试管,扫码后,双手用力将试管盖子拧开,放置一旁的试管盒内,方便搭档采样后使用。

扫码录入信息、拧试管盖、采样、消杀……这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上千次,但队员们丝毫没有懈怠,快速、精准、完美地完成每一次采样。

13时30分左右,到站旅客少了许多,市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队的护士们也没有歇着,“转战”到一旁的蓝色帐篷中,开始给试管贴起条形码。“一般下午时段是旅客到站的高峰期,提前备足有条形码的试管,可以节省时间,让旅客早点回家。”霍栋琳说。

14时11分,北京丰台到太原南的G605列车到站。听到播报到站信息后,贴条形码的几名队员赶紧重新回到采样台,迎接又一批到站旅客。

“以前到站旅客采样是混采,20混1,现在改成单人单采,一名旅客要用一个试管,工作量明显加大,就光拧试管盖子这个小动作,工作量就是原来的20倍。”霍栋琳一边说一边用力拧着试管盖子,“新出厂的试管盖封口特别紧,我们戴着手套做完手消再拧盖子容易手滑,必须用力拧,一天下来,手指就会起水泡、脱皮。现在我们有经验了,采样前都会在手上贴胶布,稍微保护一下。”

“没想到出站做核酸还挺快,护士的动作特别娴熟,估计不到一分钟我就做完核酸采样了。”北京旅客郭小芳向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一声“谢谢” 再苦再累也值得

17时过后,列车到站频次加密,出站做核酸采样的旅客很快就排起了长队。

“请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请提前出示检疫二维码,谢谢配合。”……通道两侧2名工作人员边引导边提示旅客。

“我不会用智能手机,找不到检疫二维码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到西广场采样点,说着一口河南方言。“大爷,没关系的,您出示一下身份证,我们帮您查找、录入。”负责采样的市二院护士史文辉隔着防护面屏大声说着,生怕老人听不清。随后,接过老人的身份证开始手动录入信息、采样。“谢谢,小伙子。”大爷起身说道。

“怎么这么慢,这得等多久才能出站。”队伍中有人冒出这么一句话。“现在出站旅客较多,请您理解,耐心等待,谢谢配合。”一旁的工作人员安抚着。

“遇到出站高峰时段,旅客排队时间就会长,个别旅客会发脾气、暴躁,甚至谩骂……我们能理解旅客的心情,忍一忍,耐心解释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大部分旅客还是很配合的,特别是听到旅客说‘谢谢’时,心里很暖,再苦再累都值得。”19时30分,与晚班同事交接完工作的史文辉,终于可以脱掉防护服透透气、喝口水了。

“今天我们中班从13时至19时,一共采样4470人份,我和搭档采样700多人份。”23岁的史文辉查看了一下采样数,高兴地说,“这不算多,最多的时候我们一组采样1100多人份。”

“从去年1月到现在,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如果周边省份出现疫情时,我们的工作时间就会延长到凌晨以后。”侯美婷说,“只要有旅客,采样就不会停。我们全年无休,就是希望能全力保障返并、抵并旅客安全到家。”

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只愿历经坎坷,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记者 刘涛 文/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