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盆地,一些后缀带“营”的村庄星罗棋布,这些村落一般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探究其形成原因,原来与明初的洪洞县强制性移民有关。

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本来人口较多的南阳盆地变得人口稀少。据统计,南阳府五州十三县只剩下692户4893人,人口危机相当严重。为了恢复生产,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制定了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措施,决定从人多地少的山西和江浙地带移民,并规定凡垦田移民,都由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种子,免税三年。

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移民。根据史书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

据考,明朝移民基本在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期间进行的,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在押送的过程中,洪洞移民按照军事编制,形成了一个个以“营”为单位的小队。到达迁徙目的地后,他们仍然以“营”为单位,就地安居、耕作、生活,逐渐建设起以“自己姓氏+营”命名的村庄,如“张营”“王营”“李营”“赵营”等等。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