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的故事去年劳动节我就已经在新闻上看过了,当时看新闻画面就已经热泪盈眶。去看这部电影之前一直在想,已经知道结局和关键情节的电影,到底会不会把我看睡着?

结果是我在电影院疯狂分泌手汗和眼泪,伴着紧张与感动看完了这部电影。

感动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没想到是这种程度的感动——一种对每一个角色处境的感同身受,甚至对男孩的痛感都通过镜头展现了出来。

这种体验感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个男孩的表演,真“隔着屏幕都觉得痛“,但这也不是一般的痛,不是割破手指的痛,是“断肢”的痛,没有经历过很难体会这种痛,但是小男孩却淋漓尽致地演出了“痛”,再加上镜头语言的加持,使得观众在影院也“沉浸式”体验了这种痛。

除了生理上痛感的表演,小男孩也贡献出“心里痛”的绝佳表演。在他和哥哥乘坐救护车到机场时他睁着大眼睛问“妈妈呢”,哥哥说明情况之后,他又皱起眉头念着妈妈。

他承受了这样的痛苦,还要尽量地懂事,真是身也痛,心也痛,代入感很强,看新闻时更多的是对事件的了解,看电影更多的是对个体的了解。这是这部电影就最抓人的地方:让人共情。

有对男孩“痛感”的共情,也有对其他角色“疼惜”的体会,影片中社会各界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到这场营救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营救的主角,他们的故事都值得被书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和田闹市区里的一位新疆大叔,他从开始的市井态度到站到马路中间组织市场上的商贩让出一条路,只因为他看了一眼在车后座里疼的冒汗的男孩,就是这一眼让他完成了后续的所有行为。

细想来,他那天也需要做生意,一个好位置对一个商贩很重要,但他还是在一瞬间就做好决定,帮助他,并让整条街的人都配合他。这并不是简单的决定。

也是因为这位新疆大叔,载着小男孩的车顺利驶向医院完成接下来的救治。导演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设置多个“小波折”来增加紧张感,“8小时黄金时间”看似很长,但在跨越城市救人命的背景下又太短了,短到人们对于流失的每一分钟都感到紧张。

这是这件事的神奇之处,事件发生的那一天参与的所有人都决定在危机情况下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那个小孩。父母总是说“要相信,还是好人多”,这句话并不是用来安慰人的,可能就是他们生活经验所得。

在飞机上,影片的节奏变得更加紧张起来。由李冰冰饰演的乘务长需要照顾小男孩,同时作为一位母亲她很痛心但她需要忍住情绪保持一个乘务长的专业与冷静,因为除了小男孩她也需要安抚机上的乘客和其他乘务员的紧张情绪,她犹如一针安定剂温柔地安慰着客舱里的每一个人。

李冰冰演绎了一个具有榜样感的女性形象:温柔,有力量。她的温柔就是力量,当她在紧急关头轻声细语的准确安排机组成员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稳定团队的力量;当她看到断臂感到一丝害怕的时候,她还是深呼一口气用自己专业的急救手法重新帮断臂男孩处理了伤口,这是她的力量。

她也害怕,她也会哭泣,她柔软,但是她决定向前,决定坚强,决定尽责,这就是一种值得我们偏爱的女性形象。

男孩断臂这件事是真实的,我们感到很惋惜;有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地帮助他是真的,我们很庆幸。所以我们才会哭泣,才会看电影的时候捏一把汗。

电影中有一位年轻医生(张一山饰演)的故事也很完整,他因为一次手术失败失去信心决定放弃医生这个职业,但因为飞机上遇到小男孩改变了他的想法,他下飞机后又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决定还是要做医生。

从第三视角去看,他好像只是闹闹脾气上飞机的时候还哭着说不干了,下了飞机就说要回来。只有他自己和观众知道,他在短短地飞行中得到了救赎。他找到了自己做医生的本心——救死扶伤。他知道生命的脆弱也知道一个医生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可能犹如一颗照亮心灵的灯,让人安心,让人在对抗无常的时候更有信心。

他救了小男孩,小男孩何尝不是救了他呢。

导演在采访中也说过,这部影片在复刻真实感上做到了1:1的还原,力求通过场景的还原来完成观看时的沉浸感。

这就是为什么在看《平凡英雄》的时候会捏一把汗:因为小孩的演技代入感;因为导演在紧张时间内设置的小波折;因为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让观众共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平凡英雄》这样的电影,因为他让所有人知道,平凡人,普通人,如果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伸出援手。那么他就是英雄。这种善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并不陌生,是我们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国庆假期很值得去影院看一场《平凡英雄》,让我们一起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最珍贵的感动。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