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的故事去年勞動節我就已經在新聞上看過了,當時看新聞畫面就已經熱淚盈眶。去看這部電影之前一直在想,已經知道結局和關鍵情節的電影,到底會不會把我看睡着?

結果是我在電影院瘋狂分泌手汗和眼淚,伴着緊張與感動看完了這部電影。

感動是可以預見到的,但沒想到是這種程度的感動——一種對每一個角色處境的感同身受,甚至對男孩的痛感都通過鏡頭展現了出來。

這種體驗感的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個男孩的表演,真“隔着屏幕都覺得痛“,但這也不是一般的痛,不是割破手指的痛,是“斷肢”的痛,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這種痛,但是小男孩卻淋漓盡致地演出了“痛”,再加上鏡頭語言的加持,使得觀衆在影院也“沉浸式”體驗了這種痛。

除了生理上痛感的表演,小男孩也貢獻出“心裏痛”的絕佳表演。在他和哥哥乘坐救護車到機場時他睜着大眼睛問“媽媽呢”,哥哥說明情況之後,他又皺起眉頭念着媽媽。

他承受了這樣的痛苦,還要儘量地懂事,真是身也痛,心也痛,代入感很強,看新聞時更多的是對事件的瞭解,看電影更多的是對個體的瞭解。這是這部電影就最抓人的地方:讓人共情。

有對男孩“痛感”的共情,也有對其他角色“疼惜”的體會,影片中社會各界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到這場營救中。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營救的主角,他們的故事都值得被書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和田鬧市區裏的一位新疆大叔,他從開始的市井態度到站到馬路中間組織市場上的商販讓出一條路,只因爲他看了一眼在車後座裏疼的冒汗的男孩,就是這一眼讓他完成了後續的所有行爲。

細想來,他那天也需要做生意,一個好位置對一個商販很重要,但他還是在一瞬間就做好決定,幫助他,並讓整條街的人都配合他。這並不是簡單的決定。

也是因爲這位新疆大叔,載着小男孩的車順利駛向醫院完成接下來的救治。導演在整個救治過程中設置多個“小波折”來增加緊張感,“8小時黃金時間”看似很長,但在跨越城市救人命的背景下又太短了,短到人們對於流失的每一分鐘都感到緊張。

這是這件事的神奇之處,事件發生的那一天參與的所有人都決定在危機情況下捨棄自己的利益,去幫那個小孩。父母總是說“要相信,還是好人多”,這句話並不是用來安慰人的,可能就是他們生活經驗所得。

在飛機上,影片的節奏變得更加緊張起來。由李冰冰飾演的乘務長需要照顧小男孩,同時作爲一位母親她很痛心但她需要忍住情緒保持一個乘務長的專業與冷靜,因爲除了小男孩她也需要安撫機上的乘客和其他乘務員的緊張情緒,她猶如一針安定劑溫柔地安慰着客艙裏的每一個人。

李冰冰演繹了一個具有榜樣感的女性形象:溫柔,有力量。她的溫柔就是力量,當她在緊急關頭輕聲細語的準確安排機組成員的時候,那就是一個穩定團隊的力量;當她看到斷臂感到一絲害怕的時候,她還是深呼一口氣用自己專業的急救手法重新幫斷臂男孩處理了傷口,這是她的力量。

她也害怕,她也會哭泣,她柔軟,但是她決定向前,決定堅強,決定盡責,這就是一種值得我們偏愛的女性形象。

男孩斷臂這件事是真實的,我們感到很惋惜;有這麼多人義無反顧地幫助他是真的,我們很慶幸。所以我們纔會哭泣,纔會看電影的時候捏一把汗。

電影中有一位年輕醫生(張一山飾演)的故事也很完整,他因爲一次手術失敗失去信心決定放棄醫生這個職業,但因爲飛機上遇到小男孩改變了他的想法,他下飛機後又給老師打電話說自己決定還是要做醫生。

從第三視角去看,他好像只是鬧鬧脾氣上飛機的時候還哭着說不幹了,下了飛機就說要回來。只有他自己和觀衆知道,他在短短地飛行中得到了救贖。他找到了自己做醫生的本心——救死扶傷。他知道生命的脆弱也知道一個醫生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來說可能猶如一顆照亮心靈的燈,讓人安心,讓人在對抗無常的時候更有信心。

他救了小男孩,小男孩何嘗不是救了他呢。

導演在採訪中也說過,這部影片在復刻真實感上做到了1:1的還原,力求通過場景的還原來完成觀看時的沉浸感。

這就是爲什麼在看《平凡英雄》的時候會捏一把汗:因爲小孩的演技代入感;因爲導演在緊張時間內設置的小波折;因爲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讓觀衆共情。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需要《平凡英雄》這樣的電影,因爲他讓所有人知道,平凡人,普通人,如果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願意伸出援手。那麼他就是英雄。這種善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也並不陌生,是我們共同認可的價值觀。

國慶假期很值得去影院看一場《平凡英雄》,讓我們一起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最珍貴的感動。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