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觀衆而言,隨着觀影時間的推移,一部電影的情節設置和人物角色可能會逐漸模糊,但是電影媒介所傳達的主題內涵卻會在觀衆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當越來越多的電影媒介傾向於表達一種文化內涵時,隨着時間的推移甚至會在觀衆心中留下愈發深刻的印象。

(一)關於人性的思考

新世紀以來的諜戰電影逐漸弱化了意識形態層面的說教功能,更多關注的是特殊時期地下工作人員的個人生死存亡及複雜情感表達層面的內容。

如影片《色戒》中王佳芝對人人得而誅之的大漢奸易先生的個人複雜情感的表達以及影片結尾處王佳芝等一行人被捕,隨即被殺害的畫面,給予了觀衆一定程度上的關於家國大義與個人情感掙扎中的思考。

《懸崖之上》中對張憲臣和周乙在汽車上的最後時刻對話的描述,寥寥數語,無不體現出革命戰友之間的惺惺相惜之情,捨生忘死的革命之情以及舍小家爲大家的慷慨就義之精神品質。

影片結尾處在黎明的曙光中周乙拿走了小蘭的藥片,並承諾有自己在就不會讓小蘭出事,從之前影片細微處的滲透中可以發現狡猾的特務科科長其實一直未曾打消對周乙的懷疑,人物的命運走向不言而喻,越是在這樣的危急關頭也越是能體現出革命隊友之間的難得的革命友情及革命志士舍捨身取義的人性光輝。

同時這樣的情節設置也符合觀衆的情感期待,給予了觀衆心理訴求上的安慰。

其次,關於人性善惡的探討逐漸融入在面對敵人殘忍手段時的一次次的考驗當中,此時的人物角色設定往往遭受的是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影片《風聲》透過諜戰故事,講述了人性的多面性及複雜性。在被囚禁裘莊的艱難時刻,每個人都在盤算着如何撇清懷疑,求得生機。

顧曉夢總是善於先發制人,她先是模仿白小年的筆記僞造情報導致白小年第一個接受刑訊後慘死池中。

緊接着她又開始污衊老金,深知特務科刑訊手段之最的老金選開槍自殺以免受刑訊之苦。

在剩下的三人當中,顧曉夢還是故技重施,接着栽贓吳志國,因兩人同爲戰友,相認後又開始了後續的一唱一和的互咬情節,一再的迷惑敵人視線,可以說在裘莊沒有真相可言。

在生死存亡關頭誰都會成爲有可能的撇清自身嫌疑的可利用對象,在這裏,縱使眼見也不一定爲實,所有的真相都只存在於精心佈局的掌控者手中,人性之複雜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李寧玉的存在則是人性的又一重寫照,面對侮辱性的刑訊她堅定平和,面對顧曉夢的哀求,她聲淚俱下,卻遲遲不能下定決心作出舉報顧曉夢的決定,在她的身上更多呈現出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難得的信任,欣賞與友愛,也是導演爲觀衆留下的一絲觀影情緒宣泄出口。

對戰爭時期人性善惡的思考不僅僅停留在對我方諜戰工作人員的表達方面,也體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普適性。

如影片《凰宅古琴》中,日軍軍官井口纓子在執行任務的過程當中對我方工作人員賀國輝心生情愫,最終爲了保護賀國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這種對於人性善惡的表達在這樣的極端複雜和充滿危險的環境下所呈現出的人物的本性愈發的真實。當

危險來臨,求生是人的本能,在生命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善惡往往相依相伴,人物所呈現出的本能反映纔是導演對於整部電影主旨最直接的表達。

(二)關於戰爭的反思

我國的諜戰電影自誕生起就擁有濃厚的政治意識形態色彩,雖然有不同的題材內容,但主題多不以直接宣揚仇恨爲目的。

其主題或是讚揚我方諜戰工作人員的英勇無敵或是表現偉大的革命主義情感,越靠近當今社會,主題內容也愈發的人性化,間或摻雜了對戰爭的反思等多個主題思想。

新世紀以來的諜戰電影對特殊時期殘酷戰爭的正面描寫畫面相對較少,更多的是從諜戰人員的親情,愛情以及革命友情等細微角度進行描述,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與觀衆之間的距離,也就更容易與受衆形成情感上的共鳴。

影片《懸崖之上》中機敏謹慎的張憲臣在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時,在最佳逃生時機因爲孩子的牽絆錯失逃生良機,不幸被捕後犧牲。

同樣既是隊友也是妻子的王鬱在二人分別時唯一的囑託也是“活下來的去找孩子”,包括後續鏡頭對孩子在馬迭爾賓館門口要飯的情形的交代,無不體現出戰爭對於個人,家庭及國家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傷害。

在戰爭的洪流下,生離死別,家破人亡,朝不保夕的生活已然成爲常態,這種以小見大的影像表達方式,更多地表現出的是對戰爭的無聲的控訴和反思。

電影《風聲》中,日軍指揮官武田頗具智慧與謀略,在與我黨特工人員的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更是展現了別具一格的智慧與謀略。

這位一心想要建功立業以爲家族雪恥的青年軍官,出生名門望族,躊躇滿志,意氣奮發,常高深不可揣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敵,就是這樣一個“優質”青年,有着大好青春年華,卻也難逃成爲戰爭犧牲品的悲慘命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所有的阻礙終會化爲虛無,最終也只落得一個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就大局而言,武田又何嘗不是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三)關於愛國主義及英雄主義的表達

在傳統的諜戰電影當中,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往往是該類電影的重點表達主題,影片當中既有智勇雙全,英勇善戰的個人英雄也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集體主義英雄,影片也往往更側重於外在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而非人物情感刻畫,缺少人物心理活動鋪墊和情感基調來源。

新世紀以後的諜戰電影有力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更加重視對英雄人物的心理刻畫,善於通過人物內心情感活動細微之處刻畫人物情感。

如《風聲》中以團隊成員爲解救核心人物王子陽爲敘事出發點,以講述諜戰人員之間的默契和相互成全爲重點。

通過展現張憲臣與王鬱,小蘭與楚良之間的愛情,張憲臣夫婦與孩子的親情,以及戰友之間的革命友情等多重情感之間的交叉敘述,將愛國主義情感與個人英雄主義情感相結合,追求極致,注重演技與細節,又不失真實與厚重。

推動情節層層遞進,直至達到高潮。

影片《懸崖之上》中以犧牲小家保全大家爲出發點之一,講述行走在敵後的特工人員艱難求生及在多種複雜情感中掙扎的故事。

不得不說,新世紀的諜戰電影進一步拓寬了主題表達的方向和深度,大體框架上依舊堅持對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情感的表達,此外更多的是對英雄人物個人情感的表達。

《風聲》中對顧曉夢在李寧玉的旗袍上縫下的遺言的交代,不僅在情感上烘托出了個人英雄主義同時也將這份情感上升至國家和民族,我國諜戰工作人員的愛國主義情感也在片尾處達到昇華。

新世紀以後的諜戰電影在主題表達方面也有了更多的探索,但對革命工作人員的愛國主義情感及英雄主義情感的表達始終不變,但過程中逐漸弱化的革命主義宣講情節,代之以個人情感的深化。

隨着觀衆觀影需求的不斷變化,在保持原有主題思想不變的基礎上不斷融入新的文化內涵將成爲該類電影越來越普遍的探索方向,越來越成爲對中國曆程的一種正面的表達。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