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酒業新零售正在迎來破局的機會。

雖然酒類新零售模式誕生已久,但傳統的酒水流通模式依然佔到國內酒水流通領域95%的市場份額,不過在近日舉行的酒類流通行業論壇上記者瞭解到,由於疫情影響,國內酒水消費受到較大沖擊,但酒水“即時零售”的熱度則陡增,這一變化也爲發展遇阻的酒類新零售帶來了新機會。

疫情下酒水即時消費之變

10月3日中午,65歲的北京市民張先生打開手機,從某電商APP上給自己下單了2瓶“五糧醇”,並用微信完成了支付。疫情前,張先生總是習慣去超市買酒,但疫情下爲了減少去公衆場所,張先生便讓子女教會了自己使用手機購物,幾次操作下來他已經非常熟練。

像張先生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疫情下,隨着酒水線上消費逐漸轉熱,也讓傳統的酒水流通渠道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目前上海市場到店率已經不到20%,80%都是線上下單。”酒類新零售企業1919(830993.NQ)董事長楊陵江表示,疫情正在催熱線上消費,目前1919全國市場線上銷售部分以100%的速度在增長,個別省的個別門店甚至達到300%。

而這和前幾年酒類新零售面臨的市場環境完全不同。

2015年之後,酒類新零售進入第一輪快速增長期,一批酒類新零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行業發展多年後,相比於其他行業新零售業態高速發展,酒類新零售卻顯得“裹足不前”。

中國酒業流通協會數據顯示,雖然互聯網化已經持續多年,中國酒類營業總額1.5萬億中,所有酒類電商+酒類新零售市場份額不到整個行業的5%。2022年上半年,頭部企業1919和華致酒行(300755.SZ)分別收入23.4億元和53.8億元。

在楊陵江看來,疫情正在給酒類零售行業帶來持續衝擊,因爲酒水消費中,8成消費場景來自於聚會飲用,其中又有80%屬於商務聚會,但在疫情下,跨區域交流、聚會場景大幅減少,酒類消費也受到影響,畢竟疫情下那種動輒喝掉數箱白酒的酒席盛況難再。但酒類零售的市場需求並未消失,而是消費場景、消費習慣、消費模式發生了一場無聲無息的變革。

據瞭解,過往1919也曾花費大量的資金來做消費者和市場培育,但最終線上訂單隻有2成左右,部分縣級市場的線上訂單佔比甚至不到2成,現在則突破到50%。

酒業專家蔡學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對酒類新零售企業是一次機遇,雖然疫情對線下酒水消費影響較大,但酒類新零售頭部企業有着相對完善的網上銷售與配送體系,並且經營多年、品牌知名度較高,疫情反而推動了酒水消費線上化的進程。

新舊渠道博弈之變

在業內看來,酒類互聯網和新零售整體滲透率偏低的背後,與新舊酒類銷售模式博弈密切相關。

由於中國地域廣泛且消費水平和習慣相差較大,因此酒企採取多級經銷商制對市場分區域分級嚴格管控,這也讓國內酒類零售存在諸多業態,包括菸酒夫妻店、連鎖賣場、連鎖菸酒行、酒業新零售等,截至2022年年初,全國菸酒店數量約爲295萬家,市場嚴重碎片化。

在酒類新零售行業興起時,也曾試圖用低價模式來破冰,並希望迅速建立優勢提升市佔率,但遭到了酒企的打壓,特別是掌控稀缺名酒資源的頭部白酒企業在這一博弈中明顯佔據主動,爲了獲取頭部白酒企業資源和產品的支持,酒類新零售企業也不得不回頭“走老路”。

此外,由於行業過於傳統,各地的傳統經銷商憑藉着客戶資源的積累、分銷渠道的掌控以及和上游的長期關係,在部分區域仍然具備較強的話語權,酒業新零售儘管完成了門店的佈局,但在老的遊戲規則下,新模式並沒有顯現出“降維打擊”式的優勢。

而且對於酒類新零售企業而言,隨着行業發展,線下的門店數和覆蓋市場的範圍就成了下一步發展的關鍵,但重資產的開店模式讓其倍感壓力。

有企業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零售業務主要在1、2線市場,但要達到一定的密度就需要相當數量的門店,但目前在一二線城市開設一家門店,動輒需要百萬元的資金,這也讓本身體量較小的酒類新零售企業擴店推進緩慢。

在2019年前後,大多數酒類新零售企業都把擴張的機會放在整合傳統菸酒店之上,但整合效果並不算好。據上述人士透露,傳統菸酒店的銷售大多是依靠關係團購,門店老闆掌握着客戶資源,而門店的價值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疫情下,酒水消費線上化的提速,加上傳統酒水消費渠道需求的萎縮,打破了市場的平衡。

走訪中,部分中小菸酒店老闆透露,疫情下酒水導致動銷放緩、銷售額下降,庫存佔用大量資金,同時線上價格衝擊等,讓門店微利經營,持續經營面臨壓力。相比之下,雖然上半年各酒類新零售企業半年報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整體依然保持良性增長。

在楊陵江看來,疫情下消費者的購物和酒水消費習慣都在改變,比如隨着即時零售的轉熱,消費者對從下單到拿到產品的等待時間的要求變得越來越短,因此快配到家也逐漸成爲主流,這也讓傳統酒水銷售門店重陳列和到店銷售的模式必須做出調整。

論壇上,1919也公佈了最近的門店戰略調整方案,進一步向即時零售轉型,原有的1919連鎖門店逐漸轉爲1919快喝店,逐步形成“1+4”、“1+5”的中心店+衛星店模式;門店從重資產投入轉向輕資產投入,線下由貨架陳列變成前置倉,採取1919自有共享騎手+第三方騎手的配送模式。這與傳統酒類連鎖門店的功能差異很大。

此外,1919還將開設名爲MOJT BAR的小酒館,搶佔疫情下輕聚飲的消費場景,在向消費者提供預調酒、低度潮飲、啤酒等酒飲和輕食的同時,小酒館也將成爲前置倉來滿足夜間酒水消費的配送需求。

不過在業內看來,新舊渠道此消彼長之下,酒業新零售能否迎來“第二春”仍有待觀察。

蔡學飛認爲,目前線上購酒的趨勢正在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和滲透,對於中國酒類新零售企業來說,依託網絡技術,打破線下渠道封鎖,有着積極的意義,而短期內新舊渠道會有價格和產品的衝突,但長期應該趨向於融合。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祕書長秦書堯也表示,2013年以來,國內酒類流通就已經從渠道時代逐步向消費者時代轉變,隨着當下國內酒類流通模式逐步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複合形態,即時零售也代表着酒類流通未來的重要形式與模式,也將影響酒類市場競爭與發展的形勢和格局。酒水即時零售熱度徒增,屬於行業的新變化,仍需要從專業性、保真性和體驗性上進一步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