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区应精准防控

近年来,我国极端降雨天气频繁出现。今年6月,我国南方出现极端降雨过程;7月,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出现高温干旱及随之而来的旱涝急转。极端降雨,会打破山体流水侵蚀常态,降低岩土体强度自持稳定性,带来三方面突出影响。

一是持续降雨导致地质灾害风险加剧。我国南方多地连续降雨时间超过7日,累计雨量为多年同期月均值的1.5~3倍,让区域坡体水量显著增加,导致表层滑坡、崩塌群发,直至深层失稳破坏,泥石流危险性加剧。

二是局地骤雨导致小规模滑坡、泥流群发。我国南方多地出现每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甚至超过200毫米的极端天气,区域根系发育的残积土、黄土坡体饱气带快速充水,表层阻滞以致超渗产流,导致小规模滑坡、泥流群发。这时,具有明显开裂的高陡土石混合堆积体、危岩体,也可能因动水压力触发失稳。

三是旱涝急转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经历干旱天气后,蒸发蒸腾作用会导致区域饱气带失水甚至潜水位下降,表层岩土体散裂孔隙度增大。一旦突发强降雨,相关区域的饱气带快速充水,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强降雨作用下,这些区域大概率会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但小概率成灾。这时,相关部门对危险区域进行科学高效管控是防灾关键。

好在我国各地依托群测群防和对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气象及人文地理等要素的耦合分析,已经逐步建成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防御响应体系,并逐步向精细化防灾方向发展。

例如,四川省按照“省级建设管理,省、市、县统一平台互联运行”的原则,建立了24小时等级预警和1、3、6小时短临预警多级递进、逐级精细化的服务模式;并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响应指引(试行)》,落实预警区巡查、监测、避险等防御措施。

7~8月的诸多成功避险案例,集中反映出了五点经验。

一是要重视县级预警。相关案例显示,如果县级通过趋势预测、24小时预警、短临预警和点上监测反馈融合,实现对百米尺度地物的网格化控制,预警对象才能落到流域、场区、乡镇,甚至村组。

二是做好乡级预案很重要。地灾易发区内的乡、镇,如果因地制宜制定了预警响应方案,尤其是短临预警,明确分级预警信号及相应的巡查、监测、速报、避险、安置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成功避险的概率。

三是要做好村级第一响应。入村“叫应叫醒”第一响应责任人,如果做到了实时掌握雨情水情,能动态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就能做到让受威胁生产生活人员“应转早转”。

四是一户一策避险很重要。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划分要精准到户,让隐患点户主熟知自我避险防范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避险成功率。当预警时限结束且未发布更高等级预警时,相关部门要逐户核查风险趋势、指导稳定坡体及维护溪沟水流畅通,有序结束避险行动。

五是危险区管控要管到每个人。危险区要及时布设警示标示,防止无关人员擅自进入,同时防止已撤离人员擅自返回。

典型案例三

四川德昌“8·23”老鹰岩沟泥石流避险

8月23日4时左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乐跃镇群英村3社老鹰岩沟受强降雨影响突发泥石流,因预警及时,提前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避免了7户26人因灾伤亡。

泥石流全貌

泥石流沟口冲积扇

8月23日0时23分,凉山彝族自治州气象台发布的短临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德昌县所有乡镇预计未来3小时降水将持续,局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短时阵性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接到县、乡预警通知后,村组干部及监测员立即进行隐患点巡排查。此时乐跃镇尚未降雨,镇干部坚持按照预警信息做好防灾准备。3时20分,乐跃镇开始降雨,其中群英村多条沟道水位涨幅明显。该镇党委书记带领值班组及包村干部赶赴群英村指挥开展撤离工作。3时47分,受威胁16户76名群众全部撤离。4时左右,泥石流暴发,冲出物约4万立方米,损毁房屋12间,农田、林地、通村道路不同程度受损。

受损房屋

文字编辑:赵玲玲

实习编辑:于添祎

新媒体编辑:陈平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