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很多家电新品难以成为爆品的原因很多,在家电圈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家电企业太聪明、太天真,总认为“炒作一把”、“不断碰瓷”就能带火家电新品的市场热度,却忽视家电新品变爆品的本质是用户需求得到满足并收获意外惊喜。

孔余||撰稿

最近几年,家电产业掀起了一股家电新品迭出的热潮,向高端消费人群进军,向高利润精品进军,以及向高价值用户进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或一定差异化卖点的家电新品和精品。当然,也不乏一大批模仿市场爆款、网红热销的新品。

但是很多家电企业的新品,却在一线市场上遭遇“叫好不叫座”局面。即企业维度的市场推广、公关策划,甚至是事件营销等一系列动作,都“卯足劲”说干就干,甚至给业内人士一种产品炒作“很热闹”的局面。而且一些企业的模仿和对标的新品,与头部大企业的产品较量中,参数、款式、功能甚至价格更胜一筹。但是,在一线市场上很多家电企业的新品和精品却遭遇“卖不动”、“不好卖”的困难局面。

比如说,电竞游戏电视、双滚筒分区洗衣机、新风空调、保鲜冰箱、水槽洗碗机、集成灶、微蒸烤一体机、空气炸锅、洗地机等一系列产品,在最近几年家电市场上走热,并迅速引发一大批同行的模仿和抄袭跟进。但是在一线市场上,很多原创、首创的产品出现爆款的概率高,而其它模仿者就会遭遇“不好卖”的尴尬。

一边是,相关家电新产品上市后,在一些家电企业人士眼中“炒作很成功、很热闹”,一度让头部家电企业的相似产品都黯然失色,顺势带动行业内部的舆论和炒作沸腾起来了;另一边,却是相应的产品上市后,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线下门店销售出货都很一般,不只是用户不认可,就连商家强推也没有效果。基本上就是“石头扔进水里没有几片水花”。

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相关家电企业的产品没有原创性、独特性,还是模仿抄袭的因素太重,完全没有亮点?还是家电厂商的新品预热、炒作手段不够奇特、不够隆重和力度不大?或者还存在家电厂商们难以预料和把握的其它因素?在家电圈看来,很多家电企业的新品没有用户的需求、用户的想法,只有针对同行热销和爆款产品的模仿、借鉴和抄袭。

众所周知,一款新品从上市到热销,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只是上市前的预热、炒作和包装,还包括产品本身的科技感、创新性和功能卖点,以及产品之外的品牌美誉度和认知度,渠道布局的数量和质量,还有产品的定价策略、市场的推广策略,以及面向用户的经营策略等。可以说,一款产品上市即热卖、热销,不只是取决于炒作的热闹程度、价格的劲爆程度,还取决于品牌的影响力、渠道的推广力和用户的经营力。

正如多位家电企业市场人士所言,过去那种新品上市引爆和推广套路已经彻底失灵了。不是通过媒体炒作、广告轰炸就能轻易成就一款新品的爆卖,更不是跟同行和对手产品打打口水仗,甚至碰瓷就能成功撬动市场和产品的落地引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新品对于用户有价值、有意义和有作用;最重要的支撑,就是渠道商家、市场推广和落地经营策略的“三板斧”必须要同时发力。

在家电圈看来,一款新品从上市到引爆、热卖,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的资源和体系,包括并不局限于渠道推广能力、产品定价策略、用户心理洞察,以及市场的节奏等;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资源投入,以及足够的市场推动能力,这个周期可能需要半年,甚至1年、2年;再者如今家电市场上的新品越来越多,但新品的“水分”也越来越足,如何让新品具备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必须要加快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原创力度。

这几年有不少家电企业还自认为很聪明,实则却是“很天真”,总认为花费一年甚至6个月推出一款产品,多制造话题、多炒作概念、多宣传推广,就能马上在一线市场上引爆。实际上,现在很多家电企业围绕新品的传播推广更多还是局限行业内部的“自娱自乐”,特别是对标一些头部家电企业的碰瓷和炒作,只是“墙内开花企业内部香”,消费者根本不关注、不了解、不清楚。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