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企業赴美之路尚未完全關閉

文 | 尹路

編輯 | 馬克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下稱IRA)8月16日簽署以來,其中關於新能源車補貼的條款引發巨大爭議,特別是“敏感實體”排除條款導致裝有中國動力電池的車型失去補貼資格。法案公佈後,多家中國電池企業相繼宣佈暫停美國投資建廠計劃。

9月21日,美國媒體《底特律新聞(Detroit News)》報道,中國第四大動力電池公司國軒高科(002074.SZ)的美國子公司Gotion,Inc.將在位於密歇根州的大瀑布城投資24億美元建設一家電池工廠,預計未來可創造超過2300個工作崗位。對於該新聞,國軒高科回覆《財經十一人》:相關情況以公司公告爲準,目前尚無任何可回應的內容。

根據《底特律新聞》和當地媒體的報道以及《財經十一人》採訪所得,可確認的事實如下:

  • 1、Gotion Inc.公司計劃在大瀑布城建設電池工廠的消息屬實。建設分爲四期,總投資24億美元,預計可提供2350個就業崗位。

  • 2、由大瀑布城、大急流城、梅科斯塔郡三地代表組成的特別會議批准了設立稅收優惠區的計劃,將爲Gotion,Inc.建廠提供爲期30年的超長稅收優惠期。當地時間10月5日,密歇根州戰略基金(Michigan Strategic Fund)最終覈准了稅收優惠計劃,總計將爲Gotion,Inc.工廠的建設及運營提供不少於7.1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 3、車企如果搭載由該工廠出產的電池,是否可以獲得IRA法案中規定的7500美元補貼,國軒高科和當地政府均未給出明確答覆。

而對國軒逆勢赴美建廠的消息,外界主要關注三個問題:

  • 1、逆勢赴美的動力是什麼?

  • 2、如何應對IRA法案的影響?

  • 3、國軒赴美的模式可複製嗎?

市場和客戶是赴美的根本動力

在赴美建廠問題上,國軒高科與其他中國電池企業有一點顯著差異,國軒高科已經與美國客戶簽署了大額訂單。2021年12月20日,國軒發佈公告,其境外全資孫公司 Gotion,Inc.與美國某大型上市汽車公司簽訂協議,該汽車公司預計在 2023年—2028 年間,向國軒高科採購總量不低於200GWh的磷酸鐵鋰電池,雙方還計劃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實現本土化生產。

該公告中有兩個關鍵信息:第一,從2023年—2028年供應總量不少於200GWh,第二,供應品類爲磷酸鐵鋰電池,這兩點與國軒高科此次赴美建廠關係密切。

2021年,國軒高科動力電池出貨量爲16GWh。六年200GWh的訂單隻有本土生產才能保證可靠供應,如此大的訂單也足以支撐一家大規模電池工廠的建設和運營,這是此次國軒赴美建廠的基本支撐。在完成200GWh訂單的同時形成在美國本土的有效產能。

而促使國軒赴美的另一大動力則是磷酸鐵鋰電池在美國市場的特殊地位。IRA頒佈以後,市場普遍認爲,美國的動力電池市場中無鈷電池必然佔據主流,因爲鈷的主要出產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美國沒有自有貿易協議(FTA)。雖然澳大利亞也有具開採價值的鈷礦,但數量無法滿足美國的市場需求,現階段也尚未形成有效產能。

而三元系的低鈷甚至無鈷電池也無法解決問題。

  • 第一,技術尚不成熟,成本方面無法與現有的三元系電池相比,更無法與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競爭。

  • 第二,即便低鈷、無鈷的三元電池技術逐漸成熟,這類電池中最關鍵的金屬原料鎳的來源也有風險,目前鎳的前三大出產國是印尼、菲律賓、俄羅斯,均未與美國簽訂FTA,想獲得補貼,只能依靠儲量豐富,但目前產能有限的澳大利亞。

這就意味着,如果選擇三元系電池技術路線,美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就只能依靠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雖然美澳關係緊密,安全上沒有問題,但目前澳大利亞的鎳、鈷產能都無法滿足美國的需要,而擴充產能的時間成本是美國企業無法承受的。

因此美國車用動力電池市場必將傾向於磷酸鐵鋰這種成熟的無鈷電池方案。過去因爲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偏低,普遍應用於低成本車型,近年隨着電池成組技術的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組的系統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足以支持新能源車實現600公里以上的續航能力,滿足絕大部分車型的需要。此外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的優勢在大規模應用時價值更加突出。

而磷酸鐵鋰電池的高價值關鍵礦物原料中,鋰可以來自澳大利亞、智利、墨西哥三個FTA國家。磷酸鹽方面,全球儲量第一大國摩洛哥是FTA國家。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2年鑑的數據,全球磷酸鹽的儲量爲710億噸,摩洛哥的儲量高達500億噸,磷酸鐵鋰電池的正極原材料實現100%來自FTA國家毫無難度。正極是電池成本中佔比最高的部分,只要正極來自FTA國家,電池產品就不難滿足IRA法案關於關鍵礦物比例的要求。

磷酸鐵鋰電池日韓企業鮮有佈局,從2021年底開始,SK On,LG新能源等韓國電池企業才啓動磷酸鐵鋰電池的研製與生產。相對的,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作爲中國的磷酸鐵鋰三強,成爲全球車企選擇電池供應商繞不過去的對象。如果說此前國軒赴美建廠主要目的還是爲大客戶做配套,而現在赴美建廠則有更大更確定的市場空間。

如何應對IRA法案影響

IRA法案的影響是國軒赴美建廠最大的不確定性。按照IRA法案中的規定,車輛裝配來自“敏感實體”(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的電池將無法獲得任何補貼。在關於“敏感實體”的定義中,與中國企業有關的主要有兩條。

條款C當中的covered  nation現階段指的是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國營企業屬於Owned by, controlled by a government,而不論何種類型的企業,都屬於Subject to Jurisdiction or direction of a government,因此所有中國企業都可被定義爲“敏感實體”。條款E則賦予了美國政府將任何實體定義爲“敏感實體”的自由裁量權。

在法律條款上,根據IRA的規定,任何使用中國企業電池產品的新能源車均無法獲得任何補貼。

但是據美國高博金律師事務所黃敏達律師介紹,美國執法部門有自由裁量權選擇管制哪些,不管制哪些。比如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按照規定有權監管所有符合要求(如掌握超過一百萬條美國個人信息)的企業,但並不要求所有符合要求的企業主動申報,只有當CFIUS啓動相關調查時,企業才需要提交相關材料。

目前IRA的觸發條件尚不清楚,但在國軒高科赴美建廠問題上,可以確定有利於應對IRA的條件主要有二:

一、大衆汽車是國軒高科的最大股東,持有26.5%的股份,國軒董事會5位非獨立董事席位,一人來自美國,兩人來自德國,兩人來自中國。在美國媒體當前的報道中,都在強調這一信息,並據此認定國軒高科並不算100%的中國企業。如果該工廠是由國軒高科與美國車企合資建設,則該企業的產品獲得補貼資格的可能性將更大。

二、當地政府大力支持。美國的州、郡、市地方政府對於如此大額的投資和大量就業是沒有任何反對理由的。特別是對密歇根州這種位於“鐵鏽地帶”的州,更加無法抗拒投資和就業的吸引力。

根據Gotion,Inc.公司副總裁Chuck Thelen在三地代表舉行的特別會議上介紹的內容,未來六年內,建設總投資24億美元,前四年每年投入3.6億—4.5億美元,後兩年共投資8.2億美元。預計在運營首年或2024年前可創造586個工作崗位,運營第三年可再多556個工作崗位,2028年前再增加723個崗位,2031年前完成創造2350個全職工作崗位的計劃。根據這一計劃,如果建成,該廠將成爲梅科斯塔郡最大的僱主。

Gotion,Inc.副總裁Chuck Thelen在三地特別會議上回答代表的提問。圖片來源:底特律新聞Dale G.Young

據一位熟悉中國電池企業在美業務的專家介紹,國軒高科在當地獲得稅收支持的情況在美國並非個例,在IRA出臺之後,由於感受到中國企業投資意願的衰退,州及以下級別的地方政府已經在加緊同中國公司的溝通,共同研究可能規避IRA影響的各種途徑。

還會有下一家嗎?

中國電池企業赴美建廠的根本動力是客戶需求,車企客戶的訂單讓赴美建廠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只有在當地大型車企的支持下,中國電池企業纔有可能規避IRA法案的影響,或者通過州政府的稅收優惠抵消無法獲得補貼的影響。

以國軒高科爲例,根據密歇根州戰略基金最終覈准的稅收優惠區方案,該基金將爲Gotion,Inc.的項目提供爲期30年,總計不少於5.4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同時還爲項目建設提供1.75億美元的財政補貼。

是否還有後來者,關鍵就要看還有哪些中國企業同美國車企有供應合約。蜂巢能源與美國車企Stellantis簽有供應合約,從2025年開始供貨。但Stellantis雖然歸屬上算美國企業,但蜂巢的供應合約涉及的主要是歐洲業務,因此並不需要在美建廠。

另一家是遠景動力,2022年3月16日,遠景動力宣佈與奔馳達成協議,爲奔馳在美國製造的EQS、EQE提供零碳動力電池。同時還宣佈將在美國建立第二家電池工廠,該工廠將按照數字化零碳工廠的標準建設。

遠景的情況與國軒又有所差別,因爲IRA限制了補貼車型的價格,轎車不超過5.5萬美元,SUV、皮卡不超過8萬美元。而奔馳EQS轎車版本在美國的起售價格超過10萬美元,SUV車型通常會更貴。EQE轎車型號還未在美國銷售,目前公佈的德國售價超過7萬歐元,在美國的價格也不可能低於5.5萬美元,唯一有微弱可能低於價格上限的只有EQE的SUV型號。

遠景的案例提供了另一種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主攻高端市場。IRA法案雖然在補貼上限制了來自中國的動力電池,但並未禁止使用中國電池,如果車型本身已經不具有補貼資格,使用誰的電池自然也就不用考慮IRA法案的影響。而中國電池企業近年來在高端電池產品上的佈局越來越完善,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遠景動力的零碳電池都是高端用戶青睞的產品類型。

除了電池企業,電池上游企業的出海也是赴美的選擇之一,因爲IRA規定了關鍵礦物原料必須來自FTA國家或在美回收獲得,規定了電池關鍵零部件電芯、模組、電池包必須在美國製造,但並未規定正負極、電解液、隔膜必須在美製造或不得來自於特定國家。而隔膜、電解液的製造在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當中屬於盈利能力強且十分穩定的高價值環節。

對於中國電池企業,規避IRA影響,最終成功在美國建廠,無疑是最好的結果,特別是在磷酸鐵鋰電池將成爲美國未來動力電池市場主流技術路線的背景下,中國電池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收益將更加突出,因爲磷酸鐵鋰一直都是中國電池企業的優勢領域。

美國車企想要獲得IRA的補貼,必須調整供應鏈以擺脫對中國電池企業的依賴,目前來看,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案是電池由車企自產或來自日韓企業,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由中國企業負責,關鍵礦物來自澳大利亞、智利、摩洛哥爲代表的FTA國家。

在這一調整過程中,還存在中國企業通過向車企提供製造服務,或向日韓企業授權轉讓磷酸鐵鋰電池相關技術,從而獲得收益的新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