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就是寫人物,這句話不一定就對,但至少是寫作的一個方向。卡爾維諾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就不是寫人物。關於這個問題,放到後面再說。

成爲普通作家容易,成爲著名作家和文學大師難。成爲文學大師,也不是說這個作者找到了一條成爲文學大師的規律,然後他按照這個規律去執行就可以了。

普通作家就是爲寫而寫,他的作品也揭露黑暗面,但是他從來不去思考這方面的原因,他也只是在反映現實,反映完了,他的任務就結束了。當然大部分都是普通作家,成爲文學大師的就那麼寥寥幾個。文學大師也需要發表作品,但是他的創作初衷,不僅僅是爲了發表作品。

有人不認同我的“寫作思想”,這個沒問題,如果你按照你的思想發表了作品,那就證明你的創作理念是正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大部分人寫作,還是多參照普通作家的作品來寫。也許學習書法,要多看名家。但是你學習寫作,要多看普通作家的作品。因爲文學大師的創作技巧複雜,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其實寫作,是一件比較難的事兒,即便是文學大師,他也得考慮,他的作品怎麼寫,既能發表出來,又能體現自己的思想————這是個高難度活。普通作家考慮的就是發表作品,所以他摸清楚了創作規律後,作品就會被源源不斷地創作出來。

寫小說就是寫人物,意思是說,寫小說的時候,最好以刻畫人物爲切入點來寫故事。雖然說,小說的核心是故事,但是你寫故事,未必就能寫得成功。如果你的故事沒有切入點,就會變得非常散亂,沒有中心。

寫小說就是寫人物,這勉強算一個寫作竅門。你單純去寫故事,往往會把故事的內容寫得特別散亂,沒有重點。但是你寫人物就不同了,“人物”就是故事的重點。

比如魯迅的《祝福》和《孔乙己》,都是寫人物。《祝福》就是圍繞着祥林嫂來寫,《孔乙己》是圍繞着孔乙己來寫。全篇都是寫這一個人,使得人物形象飽滿。寫人物,不單純是寫人物,而是通過這個人物的經歷,來寫一個故事。

《祝福》一開始寫“我”回到故鄉,住在魯四老爺家,然後寫我遇到了祥林嫂,祥林嫂問我“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後面“我”就開始回憶祥林嫂之前的情景了。

這是刻畫祥林嫂,寫人物。通過人物來講故事。當然,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現在網絡上,搞文學理論研究的,還有文學愛好者,都說當下文壇沒有特別厲害的作家了。一個是,現在有名的青中年作家,一寫就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主要就是寫他少年時光)。二是,寫現在的事情,大多數作家寫得不好。

其實文壇出個厲害的作家,比較難。一個非常厲害的作家,你寫的作品,既要寫得達到發表水平,還要求作品要有自己的思想。這一點特別難做到。

我覺得莫言他們那一代人,他們當中,有的作家就是爲了寫而寫(我說的不是莫言,也不是閻連科)。爲寫而寫,有時候也確實能寫出好作品出來。有的作品它就是爲茅盾文學獎量身打造的。茅盾文學獎很大程度上,就是偏好“宏大敘事”,作家只要按照這個套路寫下去,就沒問題。

但是真正的好作品,不是爲寫而寫,也不是爲什麼獎量身打造。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