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白波

由全球財富管理論壇(GAMF)舉辦的“2022秋季峯會——尋找不確定性下的確定性”近日在北京召開。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中國仍是歐洲企業的最佳選擇。相比其他利益相關方,歐洲更加依賴中國的開放。

中歐貿易往來活躍、規模龐大,伍德克說,每天大約有13億歐元的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這一勢頭繼去年之後在今年上半年得以延續。他認爲,最終中國對歐出口商品金額可能達到每天17億歐元。“歐洲人喜歡中國產品,而中國也需要歐洲客戶。”

歐洲企業熱衷於在華投資。9月6日,德國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投資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舉行全面建設暨首套裝置投產儀式。總投資約100億歐元的這一項目,是德國企業在華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伍德克正在巴斯夫長期任職,擔任公司全球副總裁和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首席代表。

“我們相當重視中國市場。在新冠疫情前,三家歐洲汽車公司基本佔據了歐洲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的50%。疫情期間,排名前十歐洲公司的投資份額佔到歐洲對華投資份額的75%至80%,甚至達到85%。”伍德克說。

今年以來,外資企業將部分產能從中國轉移至東南亞等地的報道頻現。伍德克表示,雖然歐洲企業對東南亞、土耳其以及東歐的投資在上升,但數據表明大多數歐企在中國的業務仍然照常開展,且並沒有走下坡路——既沒有搬走也沒有裁員,留在了中國。

今年5月,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碳中和:歐洲企業助力中國實現2060願景》報告顯示,超過75%的在華歐洲企業認爲中國能夠實現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伍德克指出,歐洲企業必須與中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以確保子孫後代繼續享有這顆藍色星球。

在中美競爭的問題上,伍德克援引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的研究指出,中美一旦“脫鉤”,將給歐洲企業帶來巨大損害。

“在中國歐盟商會的報告中,中國的人均GDP正持續上升,目前已達到德國25%的水平。世界銀行的研究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做出情景模擬,即使在最差的情景假設下,中國人均GDP仍將在20年後翻一番。當然,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中國人均GDP還將大幅增長。”伍德克說。

本次峯會以今年以來全球局勢動盪,黑天鵝事件視頻,地緣衝突,新冠疫情持續,氣候危機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相互交織爲背景,邀請政府部門與國際組織負責人,中外金融行業領袖及專家學者就國計民生、宏觀經濟、財政貨幣政策以及金融市場監管等熱點議題發表見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