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越是温情的小人物故事,越是能引起共鸣。”深以为然。尤其是在看过《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后,我对此深有体会。

影片中那些接地气、极真实的故事,无一不诉说着温馨有爱的情感,让人不经意间就产生无法释怀的共鸣之情。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部有着略显文艺名字的影片,必然是一部小清新的文艺片。其实不然,当你看完这部将于9月9日全国上映的影片后,你会发现如果用文艺片去定义它,是颇为不妥的。所以,与其说它是文艺片,不如说它更像是充满温情的现实主义的电影。

影片取材于大历史事件,选择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可它并没有过于细致地挥洒历史大视野,反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故事的塑造上,通过几条相互交织的故事线,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人物,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与每个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融汇成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内核,如导演尔冬升所期待的一样,后劲十足,让人内心无比感动。很多与我一样,有幸看了首映的观众,纷纷表达了对影片的赞赏和喜爱。

这份赞赏和喜爱,证明了影片的成功,更证明了尔冬升的选择没错。在这个谈感情越来越奢侈的时代,“真善美”却依旧是每个人内心最渴望看到并想要靠近的品质。

说起来这部影片的题材其实是有些冷门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段历史,无形之中提高了观影门槛——毕竟,施恩不图报,正是这群主角的原型们的谦逊和伟大所在。

而当我进了影院,它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也让我补上这一节暖心课,让我觉得来影院看一场,着实是不虚此行。

生活在美好时代的我们,大概是无法想象营养不良是一种什么感受,过于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苦难一无所知。可当在影院中,看到三千名营养不良的孤儿被送到内蒙古时,内心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感动。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他们被内蒙古的牧民们收养,这些牧民竭尽所能地让这些孤儿吃饱穿暖。

这份爱不是最伟大的,却是最难能可贵的,它像一束光照亮了孤儿的人生路,更像是一颗催泪弹,让我们感动到久久无法停止落泪。

都说好的电影,是能让观众的情绪跟着跌宕起伏,《海的尽头是草原》又何尝不是呢?除了感动落泪,我们还会时时露出欣慰的笑,哭笑参半的情绪,让我们完全忘记自己是在看电影还是深处故事里。

虽说时代不同,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但人性的共通之处,依旧紧紧地把我们同影片中每一个角色仅仅地联系在了一起。正如尔冬升导演所说:“我不想去定义《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我希望观众看的时候,可以和戏里的故事产生互动和共情。”

事实上,他做到了。在一份份不受血缘限制的爱面前,我们感受到的是与血缘同样让人无法割舍的同胞情。

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在被送到内蒙古的三千孤儿中,有一个叫做杜思珩的小女孩,她原本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为了让她吃饱穿暖,父母只能狠心将她送走。

这听起来,很残忍,但在那个时代,让她好好活下去,是父母给她最好的祝福了。

在被收养的内蒙古牧民家庭里,小思珩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平凡却充满爱的新家庭里。虽然刚开始,她会想家想家人,也无法接受自己被“抛弃”到这个家庭里,可是养母给了她无尽的爱护和疼惜,最终让她接受了草原上的新家。

于她而言,幸与不幸在这一刻都不再重要了,因为从始至终她都活在爱里,被两个家庭守护着。你看,即便没有血缘关系,有些爱依旧可以维持。

影片表达出来的这层含义,是最让我无比欣慰的,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同胞的力量远比我们想像中强大、坚韧,让我看到了爱与救赎的伟大。

影片说海的尽头是草原,可看完了影片,才发现草原的尽头是爱,而爱的尽头是我们,这便是让我们又哭又笑的源头。相信我,这绝对是今年最温暖的影片。

9月9日,让我们一起去看海与草原的故事,去看爱与被爱的故事吧。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