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919大型客機於2022年9月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後,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將於2022年底交付首架飛機。這標誌着我國具備自主研製世界一流大型客機能力,是我國大飛機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C919名字有說法,字母C,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英文名稱“COMAC”的首字母,同時也是“CHINA”的意思。而C919,第一個9意味着“天長地久、經久不衰”,後面的19,代表的則是飛機最大容量190個座位。

C919的成功首飛的確讓全國人民沉浸在“天長地久,經久不衰”的的歡樂之中。

但不出意外的,熟悉的唱衰論調再次在網絡上湧現:吹得那麼厲害,不還是組裝機?好意思說國產?說法不值得一駁。

對於任何一個後發的追趕者來說,先解決有無的問題,再解決質量問題;先解決需要,再解決想要。

這永遠是快速加入賽道的捷徑。

我國的航母最近傳出消息要響應國家的“三胎政策”,開啓下餃子模式。往前追溯,靠的不就是遼寧號這個跳板積累的大量經驗麼,艦載機,彈射系統,起降系統等一系列艦載設備在遼寧號上“做真題”式測試,直接“通關”。一回生二回熟,三回直接“下餃子”,這難道不香嗎?

總有些人把大飛機的生產看得像喫早飯一樣簡單,其實他們的邏輯還是幾十年前“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那一套,其本質還是洋人崇拜。

跟大飛機沾邊的技術,沒有一樣是簡單的,就拿都看不上的組裝來說,世界上能把幾百萬個零件組裝起來的國家也就那幾個,數着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比擁核國家還少。

況且,要論國產化率的話,C919的50%國產化率還高於國際水平。美國的波音 747 零件數量多達 450萬件,這麼多零件需要多少條產業鏈?單憑美國一家搞得定麼?這450萬個零部件是由6個國家的500家大企業和1.5萬個中小企業參與供貨。這麼看來,波音747國產化率也才40%。

差距是有的,我們要承認,波音公司在賽道上玩了一百多年,空客也成立了好幾十年,而航空領域技術又壁壘極高,要想縮小差距只能一步一步來,在資本技術密集型領域,一口氣喫成胖子的事,是不存在的。

我國目前的民用大飛機領域還是被波音和空客壟斷。根據2019年9月29日統計結果,我國擁有各類民航客貨飛機3916架。

在我國頂級的航空“四巨頭”: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海南航空裏那裏,對波音和空客的依賴更加嚴重。

四家共1829架飛機,其中國航416架、東航557架、南航飛機最多,621架、海航最少,有235架,這些飛機幾乎全部爲空客和波音生產。

沒有自己的航空製造業,也許不會捱打,但售前售中售後挨宰是跑不掉的。

比如我們在購買波音的飛機時有一個捆綁售後協議:在使用波音飛機的過程中,任何零件出了問題,必須從波音購買部件更換,如果採用別家的部件,那對不起,喪失保修權,後期哪怕是飛機除了質量問題,他們也不負責。

並且這個所謂的原廠配件範圍極廣,我聽過一個說法說是就連飛機上自帶的衛生紙盒壞了,都得必須從原廠購買,如果你隨便從外面採購,對不起,整架飛機都沒有質保了。這樣一個衛生紙盒多少錢?

一口價:300美金。嫌貴?憋着!誰讓你造不出來?

對中國民航業來說,1970年和2006年是兩個重要的發展節點。

六十年代,周總理訪問歐洲,用的還是螺旋槳飛機,遭到歐洲媒體集體嘲笑,稱中國是“沒有翅膀的雄鷹”。

1970年7月20日,毛主席視察上海時說道:“上海的工業基礎這麼好,可以搞飛機嘛”。一個月後,國家計委、中央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原則批准了空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提出的《關於上海試製生產運輸機的報告》,任務定名爲”708工程“,飛機代號“運-10”。

領導人希望坐自國產專機出行的迫切心態逐傳染到下層,從70年到8年,十年的時間,運十倉促完成首飛,而同期空客一架同規格飛機從論證到立項,再到製造首飛,整個流程走下來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時間。

運-10就像一個沒有來得及的排練,就被歷時推上舞臺的劇組,成功的演出了一臺大戲威武的第一幕,英雄般的序幕後最終枯萎在自己的光環裏。

狂熱的政治熱情和孱弱的工業配套使得“早產”的大飛機運10難免“根基不穩”,雖然經過了多趟飛行測試,但卻沒能解決配套發動機研製週期的問題,再加上翼型、氣動研製,參數設置、材料技術上一時半會難以克服的困難,讓運10不堪重負,最終項目擱淺。

不僅如此,1998年,國防科工委在產業規劃中指出:2010年前,中國不再搞整機研發。這直接中斷了我國大飛機的進程,於是研發團隊解散,人才大量外流,中國航空製造業迎來冰凍期。

而民航解凍是國防科工委發出“禁研令”八年之後的2006年,那年中國官方確定“大型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十六個項目爲未來十五年裏將重點實施的重大專項。兩年後,C919項目正式成立,中國民航纔再次看到希望。

而今天的首飛距離當年立項,已經過去了14個年頭,距離運10的首飛已經經過了42年的時間。

C919,對中國商飛來說是一個穩賠不賺的項目,單機目錄報價9900w美元。

而根據大民用客機成交潛規則,航空公司買的越多,廠家折扣力度越大,波音737實際成交價可直接打到5000至6000w美元,這在行業內都不是祕密。

所以,C919的實際成交價只可能比目錄單價低,而非相反。但該項目最初的研發預算就高達700億元人民幣,這還只是最初的研發預算,沒算其它配套,所以從商業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虧到底掉的項目。

但爲什麼我們一定要搞這麼個虧錢的項目呢?

2018年,波音公司發佈了《2018-2037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展望》,預測中國未來20年間將需要7690架新飛機,總價值達1.2萬億美元。而當年整個中國的GDP總額,也才13.6萬億美元。

1.2萬億的市場,我們爲什麼自己不喫要拱手讓人?

當然,賺錢是以後的事,商飛目前的虧損是肯定的,靠國家財政補貼以維持生存的情況在未來十年內應該也不會得到根本扭轉,這得等,着急不得。

但除了未來的經濟利益,產業突破纔是更爲現實的考量。可以說,能不能造出來大型客機,是對一個國家航空工業整體系統可行的驗證,也是打通一個國家民航工業航空部件產業鏈的重要標誌。

航空工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產業鏈很長,由於設計的學科太多,知識太雜,投入資金太多,一般的國家都搞不定。所以,能進行大飛機制造的國家至少證明了這個國傢俱有紮實的基礎科學能力和強悍的技術科學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可帶動大批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C919有非常多國產供應商參與,包括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研發,70家企業成爲C919的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

比如在發動機上,參與的國產廠商衆多。航發動力參與到C919在研發動機配套零部件產品和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零部件和航空軸承的生產;萬澤股份承擔了對國產商用大飛機發動機用單晶等軸類渦輪葉片的研製與生產任務。四川九洲、中航光電和紫江企業,分別提供客艙核心系統、檢測設備及線路連接、和航電系統產品。

在立項之初,國產大型客機的國產率目標爲10%,而如今C919國產率已經高達50%。

可以說,C919就是國家給航空領域各企業提供的一個可以盡情狂舞的舞臺,是在整個中國航天發展史上整的一次“狠活”。

除了經濟和產業鏈因素,C919更具備潛在的戰略意義。

俄烏衝突後,波音、空客等企業停止了向俄方運營的波音系、空客系民航客機提供維修技術支持和零部件供應。隨後西方國家也終止了俄羅斯航天飛行器的適航認證申請。

俄羅斯交通部據此預測,如果航空公司無法找到從外部採購備件的方法,而國內產業又無法對必要的產品進行逆向工程生產的話。航空公司將在 2025 年之前將一半的進口噴氣式客機拆解爲零部件。

所以,保證C919國產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是中國人民將自己的機票捏在自己手裏的穩健途徑。

除此之外,任何一項高端技術的發展應用都有軍事化的可能性,這或許給我們正在進行的空軍改革提供了一條“彎道超車”的路徑。

目前,我國空軍正處在戰略轉型的陣痛期,其中一個難點便是大型飛行平臺的短缺。

根據目前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中國空軍的大型平臺僅有轟-6系列、伊爾-76/78和運-20。這些要不是太老,就是太貴總之是各種不合適。

缺乏大型平臺會導致各種輔助機、支援機的發展受阻,限制預警機、加油機、各類偵察機、反潛巡邏機等機種的性能和研發進度。

比如我國的運油機——運油20最新的搭載平臺就是“胖妞”運20,而據傳同樣搭載運20平臺的預警機則依然神龍不見。

其實用“胖妞”做搭載平臺是因爲實在沒有其他平臺可以選擇了。但“胖妞”作爲最新型重型運輸機,體積太大且產能有限,其實並非是最佳搭載平臺。

實際上,相對於胖妞,噴氣式的商業飛機則是更爲理想的選擇,且國際上早有先例。

典型如美國基於波音707基礎上發展而來的E-3、E-8系列,基於波音747發展的VC-25、E-4系列,以及近兩年來歐洲的A330 MRTT加油機、俄羅斯的圖-214ON特種偵察機也是近年來基於民用客機衍生發展出的新型支援飛機。

而我國剛剛首飛的C919型大型客機,在平臺上的選擇上無疑是特種機值得考慮的方向。

可以說,它必將成爲未來中國空軍裝備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成員之一。

“解放軍將有可能把C919轉爲軍事用途”,這種猜測在2015年就曾經傳出。那年9月,時任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上圖)參觀了兩年一次北京航空展。
這在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關注——中國是否會借鑑美俄的做法,將民用航空設備轉爲軍事用途?

而當張又俠來到C919民用客機所在的中國商飛展廳時,觀察家們更是猜測,解放軍空軍可能會將這款民用飛機“改造”成搭載早期預警系統和其他監視系統的平臺。換句話說,就是像美國將波音737客機改造成P-8A“海神”反潛機一樣。

當然,由於C919其核心發動機爲美法合資公司提供,根據與西方簽訂的相關禁止性協議,安裝該公司發動機的客機不能用作軍事用途,所以C919目前尚不可“民轉軍”。

但是好在爲C919配套研發的CJ-1000發動機已經進入研發階段尾聲,順利的話預計可以在2025年之前投入航線運營,到時候才真正掰開了西方扼住我們脖子的手,也算是告慰運10的“在天之靈”了。

而在解決“動力國產化”問題之後,不僅其本身將快速迭代爲C929、39、49,更重要的是由C系列民航改裝而來的預警機、偵察機也將取得重大突破。

自遼寧號之後,我國海軍實力迅速飆漲,各種艦艇“下餃子”式入海,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空軍也將迎來一個“放風箏”時代。

而這一切,緣起C919。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