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中国铁建国际公馆小区交付现场。

“高兴、满意。终于顺利拿了房。”“今天我们一家老小都来了,等了这么久,就为了这一刻。”“在北京经开区工作多年了,终于如愿在这里安了一个家。”……十月的秋,携着时光的温度,翩翩而至,带来丝丝清凉,而北京经开区中国铁建国际公馆小区交付现场却一片火热的景象,勾勒出北京经开区幸福民生画卷。

圆满交付 用心托起群众安居

喜气洋洋的红色展板、路边迎风飘扬的道旗、“欢迎回家”亲切标语……10月16日下午至10月19日,中国铁建国际公馆开发企业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北京昊远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天半的集中交房工作,共计精装交付1137套。交房当天,小区内每一处布置都让居民倍感亲切。

家住1号楼的业主郭磊,在经过测温、扫码、验码后,沿着指示牌来到交付现场,在工作人员的贴心指导下快速办理完各项手续。他表示,能够如期住上新房,体现了经开区的幸福底色和中国铁建的担当。“希望开发企业能够继续发挥央企优势,与小区物业加强沟通,做好后续服务,为业主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宜居的环境。”

家住9号楼6单元的业主冷佳泽精心挑选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光线明亮、南北通透。验完房后,他开心地在验房单上签下了名字。“对房屋质量、房屋装修都很满意,希望接下来,物业能给我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冷佳泽说。

“作为中央企业,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和北京市‘保交付 稳民生’的要求,在市住建委和经开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员工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确保中国铁建国际公馆项目在10月19日之前能够全部交付。”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北京昊远公司总经理冯大为说。据介绍,集中交房前,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北京昊远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疫情防控应急方案,提前组织物业公司、参建单位进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通过精心组织和部署,不断完善优化交付的流程,最终确保了项目圆满交付。

政企携手 交付背后的责任担当

“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自古以来便是人民群众的孜孜所求。交付现场一张张温暖灿烂的笑脸,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也让幸福亦庄新城的底色更加鲜亮,而这一切离不开经开区管委会的不懈努力和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北京昊远公司的央企担当。

原来,在疫情叠加行业和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加剧,部分业主担心中国铁建国际公馆小区项目有可能无法准时交付,从此忧心忡忡,陆续向经开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反映问题,焦急等待回应。

接收到群众诉求后,北京经开区深入调研,高度重视中国铁建国际公馆“保交楼”工作。工委管委会相关领导亲自调度,连续主持召开管委会专题会,研究部署中国铁建国际公馆“保交楼”相关工作。经开区开发建设局成立中国铁建国际公馆“保交楼”工作小组,多次到施工现场调度工程建设进展,约谈中国铁建国际公馆开发企业上级单位负责人,切实压实开发企业“保交楼”主体责任。指导开发企业、施工单位按照“保交楼”时间节点,制定倒排工期计划,加大物资、设备及劳动力投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组织区行政审批局、规自分局、亦庄供电公司等水、电、气专业公司,提前辅导,按时间节点做好项目验收保障。同时组织多轮次开发企业与业主代表见面会,责成开发企业积极回应业主诉求。

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北京昊远公司也彰显央企担当,积极增设客户服务岗,全天受理和解答业主疑问,并于每周五定期发布工程施工周报,便于业主直观了解现场进度。为保证施工进度,每日定时召开生产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人、材、机等所有现场问题,做到日事日毕。对于一些外省生产的关键性材料及设备,采取了提前排产、提前进京、场外租赁临时存放场地等措施,把工作做在前头。制定了详细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所有在场施工及管理人员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切实落实闭环管理。

“保交楼”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铁建国际公馆最终圆满交付,交付的是“民生”,稳定的是“民心”。 (融媒体中心 李玉凤)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