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新聞網10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太空雄心助推競爭與合作中國發射了其空間站的最後一個關鍵部分,這是中國爲成爲太空強國而邁出的最新一步。夢天實驗艙是中國今年加入天宮空間站的第二個實驗艙,“天宮”使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將航天員送上太空並建立空間站的國家。中國懷揣太空雄心。未來10年,中國計劃在月球南端建立一個基地,並在那裏安裝視場爲“哈勃”300倍的巡天望遠鏡。中國還有從火星採集樣本等其他目標……其中一些計劃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或歐洲航天局設定的類似期限要更早。

中國太空計劃的穩步進展引發美國政客擔憂。一些人認爲美國在這場新“太空競賽”中落後——這讓人想起冷戰時期的言論。美國急於建立自己的月球基地。中方表示天宮空間站不會與國際空間站競爭,但隨着後者2030年後退役,“天宮”將是唯一圍繞地球運行的空間站。香港大學空間研究實驗室的昆廷·帕克表示,“天宮”甚至可能是美國決定推遲國際空間站退役的原因,“競爭是好事。有助於訓練,有助於提高性能、降低成本,並更快地取得新發展。”

隨着競爭加劇,中美相互指責對方將太空軍事化。中國的太空計劃加劇華盛頓對於民用設施被用於監視和情報的擔憂,但實際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有着與美國國防機構合作的歷史。美國以安全問題爲由在2011年通過法律,禁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曾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美國前宇航員焦立中哀嘆美國拒絕與中國進行太空合作,而俄羅斯是美國的太空對手,卻仍可將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你不能說俄羅斯人沒有試圖監視美國,反之亦然。但我們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非常成功,因爲在那裏做的任何事都沒有軍事價值。”不過,俄羅斯計劃2024年退出國際空間站。

中國在1月份發佈的航天白皮書中強調與國際夥伴在空間科學和治理方面的“和平合作”。但(美國)一些人擔心,與中國合作會助長其軍事力量。而另一方面,自2004年以來,歐空局和中國一直在交換從歐洲和中國衛星收集的數據,以推進地球科學研究。歐空局國際關係部主任卡爾·伯格奎斯特說,該機構認爲沒理由不與中國合作,交換的數據不是用於軍事用途,而是用於科研,“我們的科學家能使用的數據越多,對我們大家就越有利。”

中國無意關閉其空間站的大門,“天宮”將向所有聯合國成員開放。歐空局甚至計劃讓宇航員登上“天宮”。中國空間站的一位設計師表示,“天宮”是包容性的,能容納非中國籍宇航員。《自然》雜誌說,至少有1000項科學實驗將在空間站內進行,大部分涉及中國項目,但也包括來自肯尼亞、俄羅斯、墨西哥、日本和祕魯等其他17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項目。美國的運行經驗比中國多幾十年,但中方願意同其他國家合作,這有助於鞏固其太空強國的地位。自2016年以來,中國已與19個國家和地區達成46項太空合作協議。帕克說:“我不認爲中國想搞對抗。我想他們希望得到人們的喜歡,希望獲得信任。”(作者查德·古茲曼,喬恆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