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11月14日)開始,債市遭遇大拋售!投資經理愁容滿面,一年的收益似乎在幾天內都被抹盡。

“距離虧光又近了一點。”面對某純債基金的大幅下跌,有基民這樣抱怨,還有投資人勸道:“快跑。”

顯示,這隻基金近一個月虧損5.75%,今年以來虧損幅度高達30%。

事實上,因債券市場大幅調整,近期債券基金出現普遍下跌。

11月14日,全市場中長期純債基金平均跌幅達到0.29%,11月15日,再度下跌0.09%。

截至11月17日,今年以來,逾千隻債券基金(A/C分開計算,下同)收益爲負,其中跌幅超過10%的有107只,跌幅超過20%的有20只。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近一週,民生加銀轉債、平安可轉債、華商收益增強、寶盈融源可轉債、長盛可轉債等199只債券基金淨值回撤超過1%,特別是民生加銀轉債淨值回撤幅度高達3.32%。

號稱資金“避風港”的債券型基金,發生了什麼?

債市急跌

債基被瘋狂贖回!

自上週五(11月11日)開始,債券市場出現急跌,於本週一(11月14日)跌幅加劇,創下債市6年最大單日跌幅,截至16日仍沒有停止。

債券基金被瘋狂贖回從週一就已經開始。

Wind數據顯示,11月16日,10年國債收益率上行至2.86%,3年國債收益率上行至2.49%,國債期貨10年期主力合約下跌0.27%,5年期下跌0.31%。

“近期債市受到資金波動加大、寬信用政策預期升溫、機構集中贖回等因素影響,出現大幅調整。”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認爲,“寬信用”政策落地和生效情況是今年債市交易的核心主線, 目前,政策效果在經濟層面的實現仍有待觀察,債市“牛熊拐點”需要謹慎判斷。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表示,債券市場受到疫情和地產政策邊際變化影響,本輪債市大幅調整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一般而言,要麼是基本面發生明確變化,要麼是發生流動性風險。從多維度來看,本輪收益率大幅回調並不是基於基本面的變化,大概率是由於流動性風險。

債市的下跌讓債券基金受到暴擊。

近一週,民生加銀轉債、平安可轉債、華商收益增強、寶盈融源可轉債、長盛可轉債等199只債券基金淨值回撤超過1%,特別是民生加銀轉債淨值回撤幅度高達3.32%。

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回撤幅度對於很多年化收益率只有5%左右的債券類基金來說已經非常嚴重。

民生加銀轉債基金的基民也怨聲載道,“怎麼越來越差”、“差不多虧三十點了!”

對此,民生加銀轉債基金相關工作人員在基金吧回應投資者稱,“投資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同時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公司儘自己最大努力但是也無法保證每個階段都是正收益,也希望您能理解。後續我們定會倍加努力去運作好基金,爭取能儘快改善您的持有體驗。”

基金經理“求”銀行理財不要贖回

與此同時,市場上還傳出某公募基金希望銀行理財子公司不要贖回債基。

據第一財經報道,多家理財子公司接到了公募基金的電話,請求不要贖回。目前,不乏理財子連夜加班討論如何應對贖回、兌付。有股份行下屬理財子的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理財產品對於公募債基的贖回其實從週一就開始了。“週一債券收益率大幅跳升10BP,大家都預感到可能會出現負反饋,贖回會加劇,因而誰都不想當最晚才贖回的那一個。”

亦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這一輪債市的負反饋核心在於短端,同業存單影響了貨幣基金和短債,短端同業存單利率上行太快,帶來了估值的變動,導致大量贖回,並進一步引發了負反饋。

事實上,“債牛”還歷歷在目,本週的“大變臉”着實令人措手不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確實有銀行理財子公司旗下的理財產品贖回公募債基。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的債基存在顯著贖回壓力。因此,債券基金中長期純債基金、甚至短債基金久期較長,這樣組合的波動會更大。另一方面,債券基金的大部分客戶是銀行和保險等機構客戶,因此會贖回波動大的持倉基金。

對此,有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產品以前是攤餘成本法,而現在淨值法,因此理財產品淨值波動明顯增大影響客戶,而基金產品一直採用淨值法。

11月16日,招商銀行一度出現理財產品“招銀理財招睿活錢管家添金2號(100903)”無法贖回情況,原因是贖回客戶太多,已觸碰鉅額贖回上限。

國信證券銀行團隊分析師王劍認爲,去年以來理財規模增加較多,從去年6月末的26萬億增加到今年的29萬億,應該有很多低風險偏好的客戶買入。由於投資者教育不充分,很多投資者仍然以過去剛兌的思維來買,無法接受淨值波動,開始贖回。

“機構贖回行爲及恐慌情緒造成的踩踏會放大市場波動,且比3月對市場影響可能更大,但不形成趨勢。”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認爲,由於靠近年底,除了產品贖回導致的拋售壓力以外,如券商自營等絕對收益賬戶的資金在面臨波動時會選擇“落袋爲安”,會快速降低倉位和久期,進一步放大市場波動。因此,儘管當前各期限品種的債券收益率已經進入合理區間,但機構行爲可能放大波動,導致收益率上行幅度超預期。

周冠南認爲,本輪贖回潮是淨值化估值轉型之後,市場行情調整引發的“淨值管理贖回潮”,一般持續時間較短,短期會放大市場波動,但不影響利率趨勢。預計資產價格穩定之後會有贖回資金再次入市的修復行情。 

銀行理財破淨來勢迅猛!

相比於今年上半年進程稍緩的破淨潮,11月第三週的銀行理財破淨來勢迅猛,市場反應也更加激烈。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理財公司發行的15654只理財產品中,有1239只淨值小於1,破淨比爲7.91%。

其中,不少理財公司破淨比超過了10%,包括貝萊德建信理財、施羅德交銀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恆豐理財、建信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等8家。相比與3月份15家理財公司破淨產品佔比超10%有所減少。把時間倒回一週之前,上週五,破淨的銀行理財產品有1034只,4天內破淨產品增加了205只,增長19.83%。

農銀理財17日晚對外表示,對於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已採取措施應對市場變化,目前,債券市場的配置價值已經凸顯,市場利率也將逐步迴歸合理水平。

此次破淨範圍更廣

從全部產品的破淨比例來看,此次破淨的產品佔比不如今年年初破淨潮高。

今年初,銀行理財經歷了大幅度的收益下滑,大量理財產品破淨,理財公司產品破淨率一度超10%。

具體來看,截至3月15日,所有在運行的理財產品中近1月發行的有1868只,其中,由理財公司發行的有1708只,佔理財公司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的11.68%。而上次理財產品收益下滑的原因,更多是由權益市場的波動導致,也包括債券投資收益率下降,非標資產佔比低,資產配置結構等問題。

Wind數據顯示,整個銀行理財市場最近一週的平均回報爲0.30%,僅有匯華理財、農銀理財、浦銀理財、施羅德交銀理財爲負回報,而破淨產品最近一週的平均回報爲-0.08%,有17家理財公司爲負。

拉長到近1月來看,全部產品的回報率和破淨產品的回報率均爲正,分別爲0.09%和0.02%。最近一個月破淨產品回報最低的是寧銀理財,平均月回報爲-1.53%,低於-1%的還有光大理財,爲-1.35%。這就再一次說明,此次淨值下跌主要是由於近一週的產品收益表現下滑。

  • 從破淨產品的佔比來看,3月的那一波更多,並且從產品收益下跌的幅度來看,3月跌幅也更大。

截至3月底,破淨產品近一月的平均回報爲-2.51%,遠高於本次的0.02%,並且所有理財公司破淨產品近1月的平均回報均爲負數。從全部產品來看,今年3月底近1月的平均回報爲0.15%,高於11月的0.09%。

這主要是因爲,三月份的淨值下跌主要是因爲股票市場的回撤,儘管絕大多數銀行理財對權益市場的佈局佔比並不高,但是由於股票的漲跌幅更爲激進,所以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理財產品淨值。

舉個例子,股票如每天漲跌1%,對於一個固收+產品,這權益部分的1%就是1%*365是年化概率,而債券部分每天變動可能就1bp,年化3.65%。假如正常一個固收產品,債券95%比例+權益5%比例。每天債券部分對組合收益的影響在1-3bp左右,而權益影響大多在5-20bp影響,兩個加起來纔是整個組合的變動。

  • 從投資類型來看,此次的破淨產品覆蓋範圍更廣。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此輪破淨中,固定收益類產品佔比49.47%,混合類產品佔比48.41%,分佈均勻;而在3月份的破淨潮中,固收類產品的佔比遠超其他種類,比例爲61.40%,而混合類和權益類的佔比分別爲37.05%、0.96%。

  • 從風險等級來看,R3等級的產品佔據主流,比例爲60.78%。其次是R2等級34.51%,R4、R5、R1的佔比分別爲3.06%、1.06%、0.59%。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全部15654只產品中,有7597只最新一期的淨值增長率爲負,即淨值下跌;有7550只產品近一週的回報爲負。綜合來看,有半數理財產品在最近一週出現了虧損。

在存續的破淨產品中,新發產品成了重災區。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8月至10月,理財公司新成立的理財產品共有2077只,成立時間較久,已公佈最新累計淨值的產品有969只,其中有93只產品最新累計淨值低於1,佔公佈總數的9.60%。其中,破淨產品數量超過10只的有三家理財公司,包括農銀理財、浦銀理財、招銀理財,分別有16只、15只、11只。從淨值增長率來看,2077只產品中,近一月淨值增長率爲負,也就是淨值下降的有141只。

經歷了混合類、權益類產品的洗禮,一些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將大量資產投入到14天、半個月、三個月、半年等短期產品中,本來是爲了躲避市場波動,獲取穩定低收益,但本週以來,一日動輒成百上千的虧損讓他們直呼“聞所未聞”。

  • 而與之前不同的是,此次破淨的原因更多指向了債券。

債券收益率急升導致虧勢迅猛

Wind數據顯示,11月16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2.84%, 11月10日以來上行超過13bps,而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收益率單日上行18bps,達到2.65%,11月以來累計上行61bps,距離MLF僅10bps。

從絕對數值來講,此次債券利率並不算高,只是上行的速度極快,幾乎形成了一條向上的直線。這也就導致此輪理財收益的回撤來的更急、更突然,引起了投資者的強烈反應。

對於此次債券市場的調整,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表示,此輪銀行理財收益下跌,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債券市場的調整。從歷史數據來看,債券下跌幅度並不是特別大,只是這次跌得特別急。這一輪債券市場的調整的幅度比今年2月份略大,而且更快。二、三月份當時可能債券市場也有比較明顯的調整,但是持續的時間是比較久的,這一次在短短几天在債券市場跌了很多,所以投資者的主觀感覺更加明顯。

此外,廖志明認爲,現金管理產品並未遭遇特別大的流動性壓力。他表示,根據去年6月11日發佈的《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現金管理類產品提高了貨幣市場類資產配置,主要包括同業存單、銀行存款、現金等,流動性較好,收益也相對平穩。部分贖回可能是由於投資者佈局權益市場導致。

本次銀行理財收益回撤還呈現出一種循環:大規模的贖回導致之前的風險暴露,繼而使銀行理財淨值下跌,投資者虧損後繼續贖回。

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冠苕諮詢創始人周毅欽分析,一些仍採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的產品,淨值波動不大,客戶的贖回不多,就不用再去處置存量資產。而一些用市值法估值的產品,由於債市的調整,收益回調,淨值下降,客戶大量贖回份額。管理人就需要處置存量資產,在這個過程中以前的積累的盈利和虧損就會釋放出來。一旦虧損,市值波動就會比較明顯。

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廖志明表示,銀行理財客戶的贖回潮會隨着債券市場的衝擊逐漸平緩,但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他認爲,債券市場跌了之後買銀行理財產品也許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就跟買股票一樣,跌了之後買入,可能預期收益會更高一些。同樣,債券市場跌了之後買入,獲取固定收益的利差,未來可預期收益也許會比之前要更好。”

對於未來債券市場的走勢,廖志明認爲,這取決於經濟基本面的變化,也就是經濟會不會出現強勁的復甦。目前來看,經濟的預期有明顯好轉,但仍有不確定性。前幾個月債券收益較低,未來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中樞可能會比之前有所抬升,但幅度不會很大,因爲經濟出現強勁復甦的可能性目前來看不是很高。

此外,他認爲,近期債券市場下跌之後,債券的票息明顯上升,一些負債比較穩定的資管機構,包括銀行自營、保險機構等的配置意願就會上升。

11月16日、17日,中銀理財、中郵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民生理財、平安理財、杭銀理財、南銀理財、匯華理財等理財公司也對近期債券市場表現和後市進行分析展望。各家理財公司表示,目前債市繼續調整壓力有限,部分品種已經具備一定投資價值。投資決策方面,理財公司建議投資者堅定信心,以時間換收益,若可投資期限較短,可購買現金管理類產品等。

銀行理財底層資產透明度有待提升

在小紅書、豆瓣、微博等平臺上,投資人們除了抱怨虧損外,還質疑道:“我的理財究竟買了什麼?怎麼會虧這麼多”。

可見,不少銀行理財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還不夠充分。

對於底層資產透明度問題,周毅欽表示,無論銀行理財還是基金都會在季報中公佈前十大持倉,披露標準是一樣的。但確實存在理財產品的季報無法顯示實際持倉的情況,所以理財公司對於淨值回調比較大的產品,還是要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解釋原因,安撫客戶。

對於此次短期險產品面臨的贖回壓力,周毅欽表示 ,現金管理、貨幣基金都會遇到受債市回調導致的大範圍贖回,但貨幣基金髮生次數較多,大家有一定的心理預期,銀行理財首次出現,會受到更多的關注。

他表示:“這其實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大家要理性看待。理財公司也要意識到,在做好投資的同時,還要跟進市場輿論的變化,安撫客戶。比如,在銀行手機APP上能否以明顯的方式指引投資者,方便其查詢產品淨值、運作報告、公告等信息。

廖志明同樣認爲,銀行理財的信息披露需要更加規範,各家銀行在投資運作報告中披露的信息應該更加充分、全面、準確。此外,要儘量說明產品的投資策略,比如久期策略、債券購買偏好等。

部分內容來源:第一財經(周艾琳)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