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公佈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

《通知》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實黨中央部署,積極穩妥抓好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黨中央對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要不折不扣把各項優化措施落實到位。

繼此前五度刊發署名仲音文章之後,《人民日報》18日再度刊發仲音文章《抓落實 增信心》,強調常態化疫情防控是一項艱鉅繁重又需要持久堅持的工作。越是形勢嚴峻複雜,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善作善成。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保持定力、積蓄耐力,態度更堅決、更果斷,行動更迅速、更有力,抓落實、增信心,我們就一定能形成強大合力,贏得這場攻堅戰的勝利。

文章指出,經過研究論證,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的部分措施進行完善,形成了二十條優化措施。這是基於對病毒變異和傳播規律的把握和近3年來各地防控經驗的總結,是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國國情、更加科學精準的舉措,不是放鬆放開,更不是“躺平”。除了二十條優化措施,其他各項措施仍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執行。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認真抓好各項防控措施落實。

文章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傳播仍處於高位,病毒帶來的風險和威脅仍然存在。一方面,現在科學上對新冠病毒的變異以及變異後的毒力、致病力、危害性的大小仍然沒有完全掌握,對於新冠病毒和疾病的認識仍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另一方面,我國是人口大國,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任由疫情迅速大範圍傳播,醫療衛生資源將面臨擠兌風險,大量有基礎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兒童和孕婦等人羣身體健康將受到威脅。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做到“三個堅定不移”,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疫情的底線,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文章認爲,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最可貴的是信心,最需要的是鬥志。抗疫鬥爭具有複雜性、艱鉅性、反覆性,是實力的較量,更是意志力的比拼。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也要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拼勁,必須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要強化責任擔當,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落實“四方責任”,做到細之又細、實之又實。要增強鬥爭本領,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進一步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使我們的防控措施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精準、越來越有效。

此前,從12日起,《人民日報》曾五度刊發署名仲音文章:《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算大賬 看優勢》,指出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是放鬆,更不是“躺平”,而是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和新冠病毒變異的新特點,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一文稱,疫情尚未遠去,大考仍在繼續。當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全球疫情仍處於流行態勢,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必須清醒看到,我國是人口大國,脆弱人羣數量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一些地區的疫情還有一定規模;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疫情傳播範圍和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防控形勢仍然嚴峻。正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對我國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文章強調,疫情防得住,經濟才能穩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經濟社會發展才能平穩健康。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動態清零,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能夠讓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現階段我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踐行。當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和喫勁階段,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文稱,衡量一種大流行疾病的危害程度,羣體的視角最爲重要。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國是人口大國,老齡人口多,加上相當數量的兒童和有禁忌症無法接種疫苗的人羣,疫苗接種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一旦放鬆疫情防控,勢必造成大規模人羣感染,可能出現大量重症和病亡,造成醫療資源擠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將受到嚴重影響。堅持動態清零,是黨中央從黨的性質宗旨出發、從我國國情出發確定的,是我們當前務必守住的疫情防控底線,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同時還要認識到,抗擊疫情是個系統工程,控制疫情、保障羣衆正常生活、確保經濟社會必要運行,三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缺一不可。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體現的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文章強調,面對仍然嚴峻的防控形勢,儘快遏制疫情纔是真正護佑每一個生命。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細落實。要按照黨中央要求,全力做好人民羣衆生產生活服務保障,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羣衆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醫等基本民生服務,加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羣體的關心幫助力度,解決好人民羣衆實際困難,盡力維護正常生產工作秩序。

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一文稱,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3億例,死亡病例超658萬例。當前,疫情仍然在世界範圍內持續流行,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我國仍然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國本土疫情發生的頻次明顯增多,疫情波及的地區和範圍比較廣,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不斷加大,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保持戰略定力、保持必勝信心,堅決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舉措更精準、作風更紮實,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控制疫情波及範圍,堅決防止疫情新燃點。

文章強調,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強化外防輸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強重點地區、重點場所內防反彈工作,我們就一定能扎牢紮緊疫情防控防線,早日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一文稱,與病毒賽跑,方向正確、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戰“疫”的主動權。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正是因爲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快速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我們頂住了一輪又一輪疫情的衝擊,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取得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積極成果。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動態清零,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是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有力體現,是現階段我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

文章強調,“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必須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各地各部門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落細落實。要適應病毒快速傳播特點,切實落實“四早”要求,以快制快,避免戰線擴大、時間延長。要集中力量打好重點地區疫情殲滅戰,採取更爲堅決、果斷措施攻堅,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決不能等待觀望、各行其是。要堅持科學精準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準確分析疫情風險,採取更爲精準的舉措,規範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和健康監測,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和人員,整治“層層加碼”“一刀切”,減少因疫情給羣衆帶來的不便。

算大賬 看優勢》一文稱,在大流行的疫情面前,保障更廣範圍、更大人羣、更爲長遠的利益,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疫情面前,我們堅持“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尤其是要保護好老人、孩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醫療資源數量、醫學技術水平雖然都有一定差距,但這兩年人均預期壽命穩步上升,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93歲,較2019年上升0.63歲,2021年則提高到78.2歲。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科學有力的疫情防控政策舉措功不可沒。

文章強調,抗疫鬥爭,要算眼前賬,更要算長遠賬。從短期看,以快制快處置突發疫情,嚴防外溢擴散和規模性反彈,難免會對發展造成一定的暫時影響,但放眼長遠,換來的將是更健康持久的發展。實踐充分表明,堅持動態清零,絕不是發展的阻力,而是發展的助力。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