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勞動午報

看不見成堆垃圾,沒有漫天揚塵,聽不到長時間的刺耳噪聲。預先從工廠訂製的牆板、樓梯等構件,整齊地碼放在施工現場,工人像“搭積木”一樣麻利地“拼裝”,一棟棟建築拔地而起。這就是裝配式建築。

記者調查發現,建築業正悄然發生重要變化:通過與先進製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融合,裝配式建築日益普及。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超過25%。

市場培育形成相當基礎

記者在江蘇南通現代建築產業園內的龍信集團江蘇建築產業有限公司車間內看到,把鋼筋、混凝土澆築,最終制成樓面板,這一切均在生產線上完成。各式各樣的構件“一物一碼”,只要掃一下二維碼就能瞭解用途、生產流程。這些預製構件生產完成後,被運往全國各地的工地進行後期建設裝配。

“設計標準化,構件預製工廠化,施工機械化”,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多年前設想的“中國建築工業化”,如今正變成現實。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超過25%,總面積累計達到24億平方米。

“室外的室內做,高空的平地做,危險的機器做。”龍信集團董事長陳祖新介紹,有別於“設計院出圖到現場施工”的傳統方式,“工廠造零件,現場拼房子”的裝配式建築顛覆了建築施工理念,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改變現場作業環境,把建築農民工變爲現代產業工人,符合建築工業化的發展方向。

裝配式建築並非新興事物,西方發達國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相繼開始廣泛使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進入相對成熟、完善的階段。我國業內普遍將2013年視爲中國裝配式建築發展元年。這一年,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出臺多項指導文件,拉開了裝配式建築在中國發展的序幕。

從2016年開始,裝配式建築成爲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當年2月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

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提出,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羣爲重點推進地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爲積極推進地區,其餘城市爲鼓勵推進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建築。

今年初,住建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要求,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近年來,各地相關政策密集推出。上海、深圳等先行城市邁向更高目標,部分省份明顯加速。如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重達到35%以上;海南省提出,到2030年,裝配式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比重超過95%。

專家表示,從2016年至今,經過多年示範引領和市場培育,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已有相當的基礎。

引領建築方式變革:更綠色、更安全

相較於傳統建築施工現場的雜亂無章,井然有序是裝配式建築工地給人的第一印象。在施工過程中,裝配式構件安裝爲乾式施工,極少使用砂、石、水泥等材料,從根本上避免了塵土飛揚、廢物堆積和噪聲等渾濁問題。

作爲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裝配式建築在節約資源能源方面,有着獨到的優勢。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的數據表明,全社會總能耗三分之一以上是建築能耗。裝配式預製構件在建造、內裝修、後期使用等全壽命週期內的各個環節實現減碳,每平方米節水20.5%、減碳7.5%,減少垃圾排放77.7%,大大緩解了傳統建築高能耗的問題。

據瞭解,裝配式建築在工期、用工上較傳統建築都有明顯的節約或改良。江蘇南通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停車樓項目就是全裝配式建築,項目約5萬平方米。如果是傳統施工現場不少於100人,但通過產業培訓實現一人多能,兼顧吊裝、模板、鋼筋,用工減少了一半以上,工期從2年多減少到1年。

“搭積木”式的建築方式是否安全,是公衆關注的重要問題。陳祖新表示,裝配式建築技術水平已非常成熟,組裝不只是“搭”,預製構件運到現場後,還會進行澆築,在保障施工質量的前提下,裝配式建築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專家介紹,構件在工廠裏預製能減少牆體開裂、滲漏等問題,有效提高住宅整體安全等級。在施工管理上,由於裝配式建築施工過程中現澆作業少,安全事故發生概率較低。

“雙碳”目標下的機遇與挑戰

住建部、國家發改委今年6月印發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峯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裝配式建築佔當年城鎮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40%。

記者調查發現,裝配式建築在成本控制、產業融合、人才培養等方面還有一些挑戰。

據瞭解,由於缺乏相應的產業交流平臺,目前,裝配式建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現象,阻礙了裝配式建築的市場化發展。

中建五局海南分公司總工程師羅俊悟表示,應推動裝配式建築設計、生產、施工、裝修等環節融合發展,解決各環節“各自爲戰、單打獨鬥”的問題。

浙江大東吳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婁峯表示,裝配式構件規格尺寸五花八門,生產廠家難以規模化量產,再加上運輸效率低下,導致裝配式構件的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他估算,較傳統現澆方式高5%至10%左右。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裝配式建築在行業標準、規範、圖集、施工工法等配套文件和技術上遠遠落後於現澆建築,亟須制定統一的標準體系。

此外,裝配式建築行業複合型人才、產業工人缺失,人才培養體系和人才輸出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行業需要。

浙江省湖州市住建局建築業管理處處長朱漢峯建議,加強校企合作,培養更多裝配式建築產業骨幹人才,以解決精細化設計、構件生產及管理、現場施工操作及管理等方面人才緊缺問題。

據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