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期間湧入大批新球迷,有的是四年看一回,有的甚至是第一次看球。經常有人向我求助,爲什麼那個球是越位?爲什麼那個進球被吹掉了?潘叔叔能不能給我們科普一下足球的基本常識,讓我們看球的時候,也有個方向。那我們從聊聊德國隊開始。

我對德國隊,失望不是一年兩年了,哪怕他們奪得巴西世界盃冠軍的時候,因爲我是風格的信徒。這場德國打日本,德國隊上半場某些時段控球竟然超過80%,這不是德國隊應該做的事情。看着高大如巨人的德國隊員在對方禁區前沿繡花。啊,他們竟然踢起了Tiki-Taka,傳球不超過5米,倒來倒去,他們沉醉其中,以爲日本隊就是那麼孱弱,忘記了潛伏的巨大危險。

下半場,日本隊主帥令旗一揮,局面陡然一變,技術比德國人更加細膩的日本隊員,向德國人發起了衝鋒並最終逆轉取勝,製造了世界盃上又一大冷門。這既是足球戰術、也是戰場兵法的一次經典勝利。

東方典籍中有兩句成語。一個叫邯鄲學步,一個叫削足適履。邯鄲學步說的是什麼?《漢書》中寫:“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彷彿,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意思是有人去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覺得大城市裏的人走路都特優美,於是想學人家走路,沒學成,結果還忘了自己本來的走法,只好爬回了老家。削足適履就是把腳砍了,去適應一雙鞋,把頭削了,以便能戴上帽子,特別機械教條。德國足球轉向技術流,玩起細膩的水磨功夫,以我的偏見,至少現階段有邯鄲學步之嫌。

那麼德國足球的風格是怎樣的?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那幾百年,出現了三大騎士團。其中的條頓騎士團就是起源於德國。條頓騎士團的忠貞、安貧、服從、苦行的教規和騎士階層特有的俠義精神,成爲了日後的普魯士的國民性。德國人做事、辦企業、打仗、踢球,都帶有獨特的風格。

德國足球崇尚整體、嚴謹、鐵血、認真、不浮誇、樸實、集體主義。代表人物是“轟炸機”蓋德·穆勒,射門沒有絲毫花哨,沒有多餘的動作,永遠一擊致命。還有貝肯鮑爾,他的技術很好,但最爲人稱道的是他的鐵血,肩膀脫臼以後,用繃帶把胳膊捆在身上繼續戰鬥。還有那個整天嘻嘻哈哈的小穆勒,踢球風格樸實得你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但他又無處不在,你覺得他不會射門?他在世界盃上已經打進10個進球。還有拉姆,那個永遠精確,從不失誤,永遠理性,心如止水的高智商後衛。他們代表着德國的風格,而非一羣“斯勒”和“齊爾”。

鐵血的德國隊惹不起,他們是世界盃歷史上積分最高的球隊。英國足球名宿萊因克爾說過一句名言:“足球就是一項11對11,最後德國人取勝的運動。”這句話完美詮釋了德國足球的堅韌,奮戰到底。後來有一屆大賽。德國隊逆轉瑞典隊,萊因克爾把這句名言又進一步昇華:“足球就是一項簡單的運動,22個人追球82分鐘,然後德國有一個人被罰下去了,最終德國人又贏了。”全世界的國家隊都有一個共識,和德國隊比賽,你到最後一秒鐘都不能放棄,因爲德國人會在最後的半分鐘把你擊倒。歷史上有太多才華橫溢的國家隊被低調的德國隊無情地擊敗的案例。

1996年德國隊又奪了歐洲盃,但技術粗糙的弱點也越來越明顯,而世界足球的風格開始走向技術流,德國人心動了。認真的德國人心動就是行動,他們開始了自己的青訓計劃,改造延續了百年的足球基因。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奪冠,更讓他們認定自己的風格路線是對的。我們看到,近年來的德國國家隊,技術越來越細,但其血液中的某種特質也正在稀釋。

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德國隊小組賽出局,讓我疑慮他們的技術化之路究竟要走到哪裏?德國人太認真了,容易一條道走到黑。在我看來,瓜迪奧拉就是一款“病毒”,他引導了世界足球的潮流,各個國家、聯賽的教練,如果不模仿巴薩、曼城,不玩守門員後場出球,那麼你就成了落伍、保守、不思進取的代名詞。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忘了自己從哪裏出發,迷失了自己的身份。

當然,德國足球的技術化改造還遠遠沒有完成,風格的吸取和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當技術的底子打好以後,以德國人的國民性格,一支無情又帶有華麗氣質的德國隊會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可以期待的。但這一屆是真沒有。

什麼時候看他們踢球,腦海中浮現溫瑞安老師的《四大名捕》,鐵手,追命,冷血,無情,那支令人膽寒的德國隊就回來了。

文/潘採夫(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