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獸姐

來源:獨角獸挖掘機(ID:djswjj)

節流以後還要開源。

一個好消息,愛奇藝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運營盈利;一個壞消息,三季報發佈後,愛奇藝股價大跌14.44%。

11月22日美股盤前,愛奇藝發佈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第三季度總營收爲75億元(約合11億美元),同比下滑2%。

雖然營收下滑,但在“降本增效”下,愛奇藝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母淨利潤爲1.872億元,實現連續三個季度運營盈利。

雖然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用“遠超年初設定的目標”來表達對本季財報的滿意,但這次,資本市場不買賬了。

財報發佈後,愛奇藝股價開盤快速下跌,最大跌幅17.96%,後報收於2.43美元/ADS,跌幅爲14.44%,總市值僅剩20.01億美元。

對上市公司來說,連續3個季度盈利並不稀罕,只是對處於燒錢的長視頻賽道,長期虧損的愛奇藝來說確實不易。

但這種“小確幸”如果沒有增長來支撐,就很容易失去投資人的熱情。

解決盈利問題的愛奇藝,新的增長點在哪?

01

開源、節流,孰重孰輕

坦白講,愛奇藝財報發佈當天交易日的表現,多少還是出乎獸姐意料之外。

一來,在官方的財報新聞通稿不斷強調運營利潤大增的背景下,愛奇藝股價盤前一度拉昇超10%;

二來,愛奇藝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運營盈利,這無論是對愛奇藝本身、還是對深陷虧損的長視頻行業來說,確實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扭轉。

財務指標和股價走勢的“不自洽”,矛盾點究竟出現在哪裏?通過進一步拆解財報中的收入和成本,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從收入結構上看,組成愛奇藝營業收入的部分主要有四大塊:會員服務收入、線上廣告收入、內容發行收入和其他收入。

在愛奇藝當季的75億元總收入當中,會員服務收入達到42億元,收入佔比排在首位,但同比、環比均出現小幅下滑。

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爲12億元,同比下滑接近三成,但與二季度12億元持平。

內容發行收入爲7.30億元,同比增長16%,較二季度4.79億元有較大增長。

其他收入爲13億元,同比增長27%;這一收入同樣也比二季度6.98億元提高了不少。從數據上看,這一業務收入已超越在線廣告收入,躍居愛奇藝第二大收入來源。

可以看出,在消耗完此前“漲價效應”之後,三季度會員訂閱收入結束了前兩季度的個位數增長,開始出現萎縮跡象;在線廣告收入乏力,除了受制於監管和宏觀環境影響之外,廣告主關注度的下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原本小基數的內容發行收入和其他收入,表現相對較好。

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互聯網公司頻頻提及降本增效,對企業來說,眼下最確定的方式就是通過降本增效來保存實力。

愛奇藝也不例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顯然是人員優化,在愛奇藝首季扭虧爲盈時,當時就有不少聲音將這份功勞“歸功於”人力部門,稱“減員之後就盈利”。結合外部環境來說,這也是企業一種無奈之舉。

除此之外,降低內容成本壓力也是一種有效方式。

在“聚焦 ROI,放棄規模”的內容戰略下,愛奇藝也在成本方面嚴格把控。本季度內,愛奇藝營收成本爲57億元,較去年同期70億元下降了19%。作爲成本中重要組成部分,內容成本當季支出43億元,較去年同期53億元同樣也下降了19%。

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上游的成本報價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全球範圍內的內容溢價趨勢,如果一直過分擠壓,恐怕最終會影響內容的產出和質量,進而拖累收入。或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儘管總策略不變,但愛奇藝對本季度內容成本環比增加了12%。

另外,三季度除《蒼蘭訣》、《天才基本法》兩大劇集之外,愛奇藝缺乏更多口碑佳作,也是資本市場認定愛奇藝的利潤空間多靠“省”獲得的原因所在。

主營業務的疲軟還引發另一種擔憂:“節流”不“開源”,到底能有多少可持續性?

02

用戶數據”繁榮”的背後

訂閱會員數,是愛奇藝三季報中最大的亮點。截至9月30日,愛奇藝的會員數達1.06億,較6月30日增長超1000萬;本季日均訂閱會員數1.01億,環比淨增270萬。

對一個會員數以“億”爲計量單位的內容平臺來說,單季百萬級增長已實屬不易,更何況是千萬級。對於會員服務收入佔據“半壁江山”的愛奇藝來說,“人”纔是盈利增長的關鍵。

對於會員業務的核心戰略,龔宇曾給出三個方向:增加月度平均單會員收入,即ARM;提高付費會員的留存率;繼續拉新促活。

其中以ARM尤爲重要。根據最新財報,愛奇藝第三季度的ARM爲13.90元,同比增2%,環比則下降超4%。

一般情況下,每年的二季度是內容IP宣發的冷淡期,2022年上半年,愛奇藝上新劇集69部,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0部,但二季度內,愛奇藝日均訂閱會員數爲9830萬,ARM則達到了14.53元。進入第三季度,愛奇藝訂閱會員數大幅增長,但ARM卻出現下滑。

這一年來下,長視頻平臺爲了努力“活”下去,已經顧不得大環境的逆風,先後進行了會員漲價。這種動作的背後,也隱含着行業見頂的趨勢,要爭取更多用戶接受漲價並持續付費,就要拿出高於、異於同行的內容。

當然這並非只是愛奇藝一家之“痛”,而是擺在優愛騰面前共同的難題。就目前的格局來看,上述三家平臺瓜分了大部分市場,只不過,如果不能用內容牢牢“抓住”用戶,未來大家的日子依然是一個“熬”字。

一位行業資深觀察者告訴《獨角獸挖掘機》,優愛騰三家平臺特徵比較相似,基本是依靠階段性的爆款內容撐起“存在感”的,對用戶來說,哪個劇火了就去哪個平臺充值觀看,等這個爆款內容結束了也就減少了打開APP的次數了:“談不上所謂的用戶黏性。”

用戶的付費行爲也證實了這一點。

阿根廷鐵桿球迷李鵬(化名)向獸姐表示,“2022世界盃開戰了,爲了看球,最近充了咪咕會員,首月9元多”。對於世界盃結束後是否選擇續費,李鵬則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雖然價格並不貴,但我就是爲了世界盃這一個節目,看完就準備停掉。”

上述行業觀察人士說:“現在國產劇、網綜等內容的質量、爆款產出率都不穩定,還有超前點播、花式廣告等操作,都會影響用戶付費的情緒,這引發了一個次生問題,即爲了最大化減少‘爲一部劇充值’的可能性,用戶會在朋友、親戚之間互借會員使用。”

在他的眼中,優愛騰的用戶黏性更多體現在對某個內容、某個版權的“黏”,而非體現在對某個平臺的偏愛,與之對應的是,國內的B站、國外的奈飛,用戶對平臺的黏性牢靠得多。

03

收縮版圖,騰訊依然是騰訊

在獸姐看來,愛奇藝三季報雖談不上驚豔,但也算得上可圈可點。只不過股價和財報的“背道而馳”,讓一種邏輯變得愈發顯著,互聯網內容領域的競爭,已從此前單一對用戶規模的競爭,轉換爲對活躍度、付費率、觀看時長、單體用戶貢獻度等一些更有實際價值的維度比拼。

越來越多的內容玩家都參與爭奪中來,比如線上短視頻、中視頻、遊戲、社交、網購、社羣,甚至是諸如劇本殺這樣的線下消遣娛樂,都進入到這個校練場,且這個趨勢日益加劇。

在參戰的過程中,爲了增強自身的想象空間,不少玩家也在尋找新的流量“沃土”。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的戰略規劃基本一致,愛奇藝也將目光放在海外市場,首站同樣也選在了東南亞地區。

2019年,愛奇藝推出國際版 iQIYI App;同年11月,愛奇藝與馬來西亞媒體品牌Astro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實現賬戶互通,馬來西亞用戶既可以直接使用Astro賬戶登錄iQIYI App,也可以通過郵箱或Facebook、Google賬戶註冊新賬號享受愛奇藝娛樂服務。

根據公衆號“愛奇藝行業速遞”在11月4日披露的數據,“過去幾年裏,愛奇藝國際版實現大規模用戶增長,累計下載量已突破一億。”

但資本市場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標準是相通的,下載量、用戶規模只是一方面,且這方面的權重正不斷變小,更重要考量標準還是要回歸商業本質,也就是:規模效益下,個體價值的創造。

在上一季度財報中,愛奇藝再次宣佈發行一筆5億美元的可轉債。如果沒有新的增長故事來支撐業績和估值,當可轉債到期後徹底轉爲短期需要償還的高額債務時,就公司賬目上的現金+投資金額,遠不夠抵債。

2021年財報發出之時,龔宇公開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實現2022年全年non-GAAP運營層面盈虧平衡,並儘快實現季度non-GAAP運營層面盈虧平衡。”

目前看,財報數據已經達成了這個目標,但想要真正“解救”愛奇藝在資本市場中的信心,光靠“勒緊褲腰帶”和“喊口號”並不行,以新的增長曲線撬動市場對自身的價值重估,纔是上策。(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