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怎样的?今天(11月24日,在第四届“城市与减灾”学术交流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李雪峰进行了解读。

李雪峰介绍,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3年非典疫情之前,我国属于部门主导的应急管理体系;2003年之后,全国上下成立了政府应急办系统,以推进“一案三制”体系建设为旗帜,大力推进国家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取得了很大成绩。

2018年之后,应急管理体系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自上而下成立了新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下面各级政府成立了应急管理厅、应急管理局,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也在不断建立,应急管理进入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风险隐患仍然突出、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应急管理基础薄弱。《规划》明确,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李雪峰认为,应急管理现代化主要包含4个方面内容:结构功能统合化、行为模式规法化、演进动力学习化和方式手段智慧化。“举例来说,郑州7·20暴雨中相关部门就没有做到统合化,一个郑州市居然有4个互不隶属的指挥机构,其中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又设了四个办公室,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大家都管,都没有管到位。”

行为模式规法化意味着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精细化管理。“一些地方的疫情防控人员入户消杀,随意对宠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引起轩然大波,其缺乏相应的、细致的制度依据。应急管理关乎人的生命安全,关乎复杂的利益关系,规章制度要非常完善。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法治思维、法制手段,相信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

从方式手段智慧化来看,李雪峰举例,在去年的河南水灾救援过程中,一位普通网民发布了救援共享文档,多方合力下,这个文档一夜之间更新了300次,发布了上千条需求信息,这就是智慧化的体现。

“我们要特别强调,贯穿在信息感知和协同行动智慧化过程中,必须要有共治共享智慧化的成分。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政府的应急体系连接起来,全社会拧成一股绳。”李雪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