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近日,《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加氫站發展規劃(2021~2025年)》正式發佈。規劃提出,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上海也於近期公佈計劃稱,到2025年要實現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剛剛破萬。未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政策引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爲2700輛和2400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5倍。與此同時,目前燃料電池重卡、叉車、機車已經在港口、礦山、貨運鐵路等場景應用。

氫燃料電池應用的快速推廣與國家政策的扶持密不可分。2021年,氫能被正式寫入“十四五”規劃,同年,國家五部委兩次印發《關於啓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工作的通知》,初步形成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北、河南等五大燃料電池汽車政策支持示範城市羣。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發佈氫能規劃和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近日舉行的“2022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上表示,發展氫能已成爲各國面向“碳中和”目標共同的戰略選擇。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對中國氫能產業發展作出部署。此後,各地氫能產業發展政策、規劃紛紛出臺。相關領域規劃制定過程中,氫能相關部署已經成爲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商用車成發展重點

氫能被認爲可在實現淨零排放方面發揮核心作用,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在交通領域,行業已經認識到推廣應用氫燃料商用車的重要性。

萬鋼指出,中國商用車產銷量在汽車產銷總量中分別佔比12.1%和12.5%,但其排放佔汽車領域排放比重爲50%~55%。當前行業共識是,商用車碳排放會成爲汽車產業碳減排的重點領域,商用車也是最適合燃料電池應用的場景。

“共同探索技術創新路徑,加強科技協同攻關,開展前瞻示範推廣,加強標準法規協同,加速商用車低碳轉型。”萬鋼說,在此領域,中國通過連續四個五年國家科技計劃和產業技術創新工程支持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逐漸構建起了以企業爲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創新體系,同時也通過規模化示範,積累實踐應用經驗。如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氫燃料商用車示範運營,從實踐上證明了“綠電”制綠氫在燃料電池應用經濟上的可持續性。

萬剛表示,目前,五部委已經批覆了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羣建設,未來可以考慮將已有的示範應用城市羣跨省域聯動發展。如果能打造一條跨省域的氫能高速,讓氫能商用車可以跨省界行駛,燃料電池的應用面和影響力將大幅提升。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沈竹林表示,將加快構建清潔低碳的氫能高效供給體系,組織實施一批示範工程,推進氫能源電池在重型車輛、重型機械設備中的應用。

逐步降低用氫成本

在“雙碳”背景下,氫能綠色發展的呼聲漸高,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對於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但當前我國氫能供應仍以化石能源制氫爲主要來源,工業副產氫爲補充,可再生能源制氫(“綠氫”)佔比僅爲1%左右。這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高是重要原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長景春梅研究員算了一筆賬。在生產端,電解水制氫成本爲化石能源制氫的2~3倍,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差距更大。在儲運端,以最常見的長管拖車爲例,目前輸氫成本在氫氣終端售價中的比重高達40%~50%,成爲氫能規模化發展的掣肘因素。

景春梅建議,爲了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可以給予一定電價補貼,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作爲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輔助服務,並建立市場補償機制,提高其經濟性。也可以通過把氫能綠色環保價值體現在價格中,如通過綠證打通氫市場、碳市場和電力市場。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表示,中國氫能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必須圍繞氫能全產業鏈,全面提升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原始創新能力,加速突破關鍵材料及核心技術裝備,重視產業化和示範應用,鼓勵多樣化商業模式創新,逐步降低用氫成本,完善有關技術標準以及檢測認證和監管體系,構建健康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生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