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齊金釗

日前,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通報,要求各人身險公司立即開展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專項風險排查工作,並叫停了幾款相關產品。業內人士指出,儘管近年來增額終身壽險銷量猛增,但在產品設計和銷售端仍存在不規範情況,這樣一方面會損害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也將面臨利差損風險。

及時叫停行業亂象

11月18日,銀保監會官網發佈《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銀保監會強調,近期隨着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受到市場關注,個別公司激進經營,行業惡性競爭現象有所抬頭。如弘康人壽、中華聯合人壽共2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定價假設的附加費用率較實際銷售費用顯著偏低;小康人壽2款增額終身壽險,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與經營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

在監管部門看來,上述問題反映出個別險企的激進經營與惡性競爭現象有所抬頭。針對這一情況,銀保監會要求以上3家險企停止銷售有關產品,並進行全面排查整改。

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增額終身壽險本質是終身壽險,但與普通終身壽險賠付金額從初始便爲固定值不同(固定保額),增額終身壽險最主要的優勢在於“增額”,即在保費恆定的情況下,保額會隨着時間不斷增加,直至終身,即年齡越大,相應的保額會越多,但初期保額較低。同時,它的現金價值較高,在保障期間內,可在保單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通過減保靈活支取一部分使用,並扣減對應現金價值。在目前低利率的背景下,增額終身壽險帶來的保本收益甚至可以高於銀行理財的投資收益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被停售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存在產品定價假設的附加費用率較實際顯著偏低的情況,而附加費用率越低,產品收益率越高。例如,一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在計算附加費用率後收益率合理數值爲3.2%,部分保險公司惡意競爭將收益率提高至3.3%,但由於實際經營狀況不佳,公司難以承擔前期較低的假設附加費用率,從而便會產生損害消費者實際收益的情況。而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與實際偏差較大,則表現在保險公司在進行利潤測試時,假定的投資收益率過高,但由於權益市場波動較大,該公司過去5年的平均投資收益率未達到假設水平,存在一定的利差損風險。

對頭部險企影響有限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通報之前,監管部門已經對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問題保持了密切關注。例如,在今年1月發佈的《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中,銀保監會明確指出了6家險企報送的11款增額終身壽險的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產品定價利率產生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今年年初,銀保監會將“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遞增比例超過定價利率,存在嚴重誤導隱患;減保比例設計不合理;加保設計存在變相突破定價利率風險”等諸多問題,列入《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2版)》。

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師劉琦欣看來,在當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增額終身壽險是具有保證收益且長期收益率可達3%以上的高度稀缺產品。但對保險公司而言,增額終身壽險面臨較大的利差損風險,預計長期來看,保險公司將考慮降低預定利率或降低減保權益限額等來應對利差損風險。

雖然部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被叫停,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頭部公司在產品設計、風險控制、合規性等方面更嚴格,此次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停售對頭部險企影響有限。

申萬宏源分析師許旖珊認爲,頭部險企在制定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減保比例時更加合理謹慎,一般爲5年之後可以減保,每年比例約爲20%。而監管部門今年上半年重點排查和停售的爲中小公司減保比例和定價利率過高的激進產品。投資收益假設方面,從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表現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平均總投資收益率未與假設出現重大偏差,因短期投資波動而停售產品的概率較小。即使在悲觀情境下,假設監管趨嚴,行業禁止銷售該類產品,頭部險企也將因其較好的風險管控和多元化的產品策略,抵禦相關負面影響;中性情境下,頭部險企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僅部分面臨整改,在當前儲蓄旺盛刺激下,頭部險企2023年“開門紅”和全年經營有望持續回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