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辣條第一股”的衛龍於近日更新了招股書。此次招股書更新前,該公司分別於2021年5月、11月及2022年6月向港交所遞交了三次招股書,但通過聆訊後未見有進一步行動。當時有消息指出,衛龍是因市場環境欠佳而押後上市。

直到2022年9月,有媒體報道,衛龍正在考慮最早於10月份啓動香港IPO,融資規模可能達到5億美元左右,目標估值47億美元。衛龍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但從其更新的招股書來看,衛龍上交的業績成績單似乎不夠有說服力。

今年上半年,衛龍由盈轉虧。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衛龍錄得收入22.61億元,利潤虧損2.61億元。

對比之前的財務數據,公司於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別錄得收入人民幣約33.85億、41.2億和48億元;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別錄得年內利潤約6.58億、8.19億和8.27億元。

對於利潤虧損原因,衛龍對此解釋稱,主要是由於與前投資有關的一次性的以股份爲基礎的付款,部分被其毛利於同期由人民幣8.50億元增至人民幣8.62億元所抵銷。

製造辣條起家的衛龍,難以擺脫的一個質疑是對單一品類的過度依賴。

衛龍有調味面製品(即主要爲辣條)、蔬菜製品、豆製品及其他產品3大類別,而其中調味面製品仍然是其最大營收來源,在過去3年的營收佔比都在60%以上,但呈現下降趨勢。根據招股書,辣條這一品類在2019年到2021年分別佔衛龍總營收的73.1%、65.3%和60.8%,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59.3%。

常被稱作“5毛零食”的辣條,雖然在衛龍這類商家以品牌化的方式進行消費升級,扭轉消費者對其食品安全隱患的擔憂,但由於油、鹽、糖等成分含量不低,在健康化的風潮下,依然難以擺脫“垃圾食品”的印象。

另外辣條本身的成長性也不夠穩定,以及產品缺少差異化競爭的保護壁壘,辣條這一品類本身也在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招股書中提到,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辣味休閒食品行業的零售額由2016年的人民幣1139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172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8.7%,高於中國整體休閒食品行業同期年複合增長率。

爲此衛龍將品類拓展到蔬菜製品和豆製品等品類,推出了包括“風喫”和“親嘴燒”系列等多種品牌。2021年,衛龍有2個品類(即調味面製品及蔬菜製品)的年零售額超過人民幣10億元;其中4個單品(即大面筋、魔芋爽、親嘴燒及小麪筋)的年零售額均超過人民幣5億元。

魔芋爽已經成爲衛龍繼大面筋之後的又一大單品。魔芋爽所代表的蔬菜製品,於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營收分別佔總收入的19.6%、28.3%、34.7%、34.4%及36.2%。

招股書顯示,衛龍一般每年開發1到2款以上的新品推向市場。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其正在研發的產品已超過4款,計劃於2024年推出新的蔬菜製品,並於2023年至2025年推出新的豆製品及其他產品,包括豆製品、肉製品及代餐產品。

不過在這些新品類的領域,已經是一片競爭紅海。

休閒零食的成熟品牌包括三隻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來伊份、勁仔等品牌。衛龍在所有休閒食品公司中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額計佔整體市場份額的1.2%。

根據已上市的零食公司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透露出的明顯信號是,頭部公司開始集體降速,部分公司三季度出現虧損。

渠道改革和更大的營銷投入,是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而這也反映出背後的一個問題是,整個休閒零食領域競爭內卷,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很多品牌不得不通過砸重金營銷來獲取增長。

在營銷推廣上的錢越花越多,這個情況衛龍也不例外。2019年至2021年,衛龍推廣及廣告費用分別爲3080萬元、4670萬元及7870萬元,三年間增長了2.5倍,佔營收比重分別達到8.31%、9%、10.85%。這也是它近年利潤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之一。

增加創新或許是提振業績的另一個路徑。譬如良品鋪子公佈的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3811萬元,同比增長56.36%,接近去年全年投入。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還開發並掌握了肉脯生產自動化、三減技術及無糖技術、低GI低碳水等技術;而來伊份也在今年面向白領及健身消費者開發了50餘款健康系列零食,面向媽媽及兒童消費者孵化了30餘款兒童系列零食,上半年推出超過200款新品。

這對於衛龍來說,如何開發更迎合消費者健康需求的新品,或許形成未來最大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