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全球數商大會在上海開幕。會上,上海數據交易所宣佈,自成立一週年以來,預計全年數據產品累計掛牌數超800個,數據產品交易額超過1億元。

2022年被視爲數據要素市場化探索元年。數據已成爲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後的第五大生產要素。2021-2022年間,國內多家數據交易機構成立,在金融、工業、海洋、文化、數字資產等領域開展探索。

“一年以來,以上海數據交易所爲代表的交易機構,網聚了數據要素市場的主體,並探索出可行的交易規則。”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黃麗華認爲,數據交易市場已經呈現星火之勢,國家層面的頂層制度設計也接近完成。

數據要素市場迎來元年之後如何發展?

黃麗華指出,構建全國統一的數據資產登記體系,是數據資源轉變爲數據資產的必由之路。

界面新聞獨家從上海數據交易所獲悉,日前,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大智慧財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數據交易所達成數據產品交易合作,本次交易標的物爲大智慧財匯的核心數據產品“財匯金融資訊”。

該數據產品採用先進的數據庫設計技術,由一系列子數據庫構成。大智慧財匯對現有金融數據、企業數據進行了整合梳理,彙集成金融機構客戶重點關注的企業融資數據庫;同時,提供涉及國內滬深京三大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債券、公募基金的基本面數據、財務數據、行情數據等多類數據服務。

交通銀行則可通過“財匯金融資訊”這款數據產品,爲投資決策、市場研究、風險控制、金融工程等多場景提供數據支持。

在本次交易中,作爲上海數據交易所第三方合作數據商,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提供了質量評估和合規評估等服務,保證了數據產品合規合法,提升了交通銀行的數據產品採購效率。

黃麗華指出,數據資源本身每天都在產生,但是數據價值的發揮還比較有限。數商的價值就在於真正發現、實現數據要素的價值,從而驅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成立。上海數據交易所的設立,重點是聚焦確權難、定價難、互信難、入場難、監管難等關鍵共性難題,形成系列創新安排。

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裁盧勇表示,目前上海數據交易所已在規範確權、統一登記、集中清算、靈活交付進行有效探索,並打造高效、便捷、安全合規的數據流通與交易體系,引領培育發展數商的新業態。

過去一年,上海數據交易所已掛牌產品超過800個,涉及金融、交通、貿易、治理、通信、消費、醫療、工業等十多個領域,上海數據交易所按照板塊的形式組織推動交易業務的發展。截至目前簽約數商企業超500家,對接數商企業超800家。

2021年4月、7月,北京、貴陽數據交易所相繼上線。2022年1月11日,湖南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投入運營。9月30日,廣州數據交易所(簡稱廣數所)揭牌成立。9月30日,蘇州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揭牌。11月15日,深圳數據交易所正式揭牌,並在全國首次進行跨境數據交易探索。

爭先上馬的數據交易所,發力點也各不相同。

其中,深圳數據交易所將對跨境數據交易業務中的風險進行識別及防控;北京國際數據交易所則建成了國內首個基於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交易平臺,將數據交易全過程上鍊存儲。“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和青島海洋大數據交易平臺則分別聚焦文化行業與海洋領域的數據交易。

黃麗華認爲,在中國,一個完善的數據交易市場已現雛形:“市場形成的基礎要具備三個要素,分別是標的物、交易規則以及參與者,目前三者均已出現。”

對於數據交易平臺的“井噴”,黃麗華指出應該一分爲二來看待。

一方面,從市場層面來看,全國先後湧現的數十家交易機構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不斷推出交易產品,一來可以說明各自在數據產品的發掘方面已經有較好的儲備,二來是交易規則的完善爲數據交易提供了有力支撐,三來是交易產品湧現背後說明供需雙方作爲交易主體出現在市場中。

另一方面,衆多機構的出現也會帶來交易效率和監管的弊病。以數據權屬登記爲例,當前,國內數據要素市場探索仍進度緩慢,除制度層面的因素外,另一個原因是國內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確權機構開展數據資產的權屬登記。

“所謂數據權屬登記,是確定數據屬於誰、能否可交易的關鍵前提,”黃麗華說,“構建全國統一的數據資產登記體系,是數據資源轉變爲數據資產的必由之路。”

她認爲,我國大多數據交易機構目前的運營情況不如預期,其原因之一是缺乏權威性的數據要素確權和登記環節,使一大批擁有數據資源的企業和機構不敢、不願意、無能力來參與數據市場的交易活動,從而使得數據交易市場成爲“無源之水”。只有通過全國統一的數據資產登記體系的建設,以資產證書的形式來確保數據資源的合規性和權屬,纔有可能形成可流通的數據產品,爲全國統一的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供應源”。

此外,黃麗華指出,分佈在國內各地的數據交易所也意味着市場的分散,分散市場的交易效率並不會太高。同時,各地探索的方向不同,交易機構的主體性質不同,也會帶來監管的低效。

在她看來,數據交易最終要建設全國性的統一市場,必須有一套國家制度、共享規則,建設有序、完善的分層市場。

在國內市場培育方面,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裁盧勇向界面新聞指出,從過去一年的觀察來看,國內數據流通大部分還是在場外發生,即在交易所之外,由企業點對點完成交易。

他認爲,從場外到場內是一個過程,需要像政策、技術、策略以及行業數字化的轉型綜合推動。“不光是存量市場上要引導未來企業從場外到場內去進行交易,同時還要構建數據要素市場更完善的架構,更好應對未來數字經濟發展前提下,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產生的數據流通交易增量。”

2022年8月,國家網信辦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2萬億增至45.5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6%,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2.9%提升至39.8%,成爲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盧勇預計,到2025年,場內交易市場的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00%。“當然,目前數據要素流通也存在着一些數據本身的壁壘、數據的孤島。要讓數據資產、數據產品進入全國的登記體系,才能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權利保護、跨境傳輸管理、交易流通、開放共享、安全認證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深入開展數據資源調查,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今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會議強調,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要維護國家數據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和商業祕密,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全國統一的數據大市場呼之欲出。

如何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資產登記體系?

11月25日,2022年全球數商大會在上海開幕。大會發布了由上海數交所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聯合編寫的《全國統一數據資產登記體系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立足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全局,《白皮書》提出數據資產登記的“七統一”原則,即統一登記依據、統一登記機構、統一登記載體、統一登記程序、統一審查規則、統一登記證書、統一登記效力。

《白皮書》建議,要統籌各省市數據資產登記管理落地單位 ,明確數據產品登記機構的主要職責,包括接受登記申請、審覈、資產覈准、簽發資產證書、接受查詢、提供服務等。

其次,《白皮書》認爲要創建全國一體化組織模式的登記機構,建議先由國家級數據交易所發起設立“數據資產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待國家有關部門批覆以後再定向增資、合資運營該公司。該公司的核心使命是承擔全國數據資產登記及交易結算業務。

同時,《白皮書》建議建設集成的數據資產登記平臺系統,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激勵數據持有者參與數據資產登記。

在全球數商大會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張新明透露,該研究院與相關數據公司、全國信標委大數據標準化工作組成立了課題組,已研究形成數據登記管理辦法的初稿,涉及登記制度、管理機構、登記系統、登記對象等內容,明確了數據登記信息的保護、共享、更新與查詢還有相關的法律責任。同時針對其中的信息採集程序落地,正在探索構建數據登記的標準化工作模式。

就在不久前的11月4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建設的全國數據資產登記服務平臺正式發佈。

“基於數據分級管理辦法和相關標準化的需求,前期我們發佈了全國數據資產登記服務平臺,設置了國家地方節點平臺模式,構建了一套由國家、地方共同推進的聯動機制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供可溯源、防篡改的鏈上登記服務。”張新明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數據登記管理辦法,選擇部分地區先行先試,完善全國數據資產登記服務平臺建設。

上海作爲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數據的跨境流動必不可少。

在黃麗華看來,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金融中心都意味着大量數據的流動。“此外,在未來數字經濟發展中,中國還應該起到一個引領作用。如何釋放數據生產要素價值,賦能經濟增長和高質量轉型發展,不只是上海或是中國其他城市的問題,也是全國乃至全球都面臨的問題。”

作爲國內數據交易的重鎮,上海此前已經在數據要素流通各環節,形成了一批理論和制度成果。本次全球數商大會期間,上海對這些成果進行了集中發佈,其中就包括全球首發的六大成果和六大示範項目。

六大成果中,除了前述提及的《全國統一數據資產登記體系建設白皮書》,還有《數據要素流通標準化白皮書》,這本白皮書構建了數據要素流通總體框架,框架聚焦政策法規、制度模式、技術標準發展現狀,爲構建我國數據要素流通的標準體系奠定基礎。

《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報告》首次測算數據要素經濟價值貢獻度和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化指數,全方位、多視角回顧總結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的演進趨勢。

《數商產業發展報告》是國內首個全國潛在數商全景圖,深度剖析數商競爭力、成長能力。

《數據要素視角下的數據資產化研究報告》首次提出數據資產化實踐路徑,探索建立基於有序市場交易的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方法。

《金融行業數據流通市場研究報告》首次基於詳實的交易數據披露了我國金融行業數據交易的知識圖譜。

與此同時,數據交易系列標準化試點、數據資產登記平臺、數據管理成熟度服務上海門戶、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指數、數字資產跨鏈互信實驗室及上海數據交易鏈等六大重點示範項目在全球數商大會上啓動。

全球數商大會開幕當天,全國首個數商協會正式揭牌。界面新聞獲悉,該協會將聚焦數據要素市場更好發展,吸引來自金融、航運交通、通訊、工業、互聯網、合規評估、能源等行業的超過200家機構加入。

在大會上,國際數據空間協會、數據資產管理協會、新加坡貿易數據交易所、英國標準協會、中國電子聯合會、上海數據交易所等國內外15家機構共同發佈了《國際數據流通合作伙伴上海倡議》。

倡議聚焦流通對象更豐富、交易規則更透明、主體生態更繁榮,提出共創數據流通新模式、共商數據交易新規則、共建數商發展新生態,在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上發出上海聲音,促進數據要素國際間有序流通。

上海數交所透露,未來還將探索設立數交所國際板。

毫無疑問,上海向“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