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冉學東

籠罩在債市上的陰雲尚未散去,11月25日,國債期貨跌幅擴大,10年期主力合約下跌0.44%,5年期下跌超0.32%,2年期下跌超0.1%。

銀行間利率債下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39%,到2.846%,上行3.9個BP。其他利率債也跟隨下跌。長短利率市場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事實上,債券市場剛剛經歷過一次大波折,源自於利率突然上升,從11月11日到11月17日,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從最高點的101.625跌到最低點99.69,5個交易日的下跌幅度爲債市罕見,同時收益率也大漲了三日,從最低點的2.702%上漲到最高點2.857%。美國國債收益率近期大跌,中美倒掛的利差大幅收窄。

以上導致債券基金淨值大跌,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大面積淨值爲負的情況,固定收益產品和理財產品出現規模較大的贖回,可謂一片風聲鶴唳。

此後的幾日債市開始輕微波動,到了週末,債市再次突然大跌,直接原因是央行的操作。

本週央行在公開市場實行的是淨回籠,央行本週共開展23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有4010億元逆回購到期,全周實現淨回籠3780億元。

週一央行逆回購淨回籠20億元,爲11月9日來首次淨回籠。週二淨回籠量進一步放大至1700億元,週三至週五分別資金淨回籠690、1240、130億元。

央行的淨回籠導致週末利率再次上漲,難道央行貨幣政策邊際上又要偏緊?

近期對於國內貨幣信貸影響較大的兩件事情是,第一件是1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11月25日晚間,央行公告稱,自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爲7.8%。

央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二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此次降準爲全面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因12月有5000億元MLF到期,本次降準未安排置換到期MLF。

今日債市的大跌很可能是一次所謂的“預期差”,降準的幅度遠遠不及預期,因此利率開始飆升,債市重拾跌勢。

同時,金融方面對於房地產的支持政策驟然加劇和密集,近期,“保交樓”專項借款資金已基本投放至項目,今年前10月,銀行業投放房地產開發貸款2.64萬億元,發放按揭貸款4.84萬億元,目前六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圍繞“16條”等監管政策,建立區域優質房企“白名單”。目前,交通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都相繼與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公開信息整理,郵儲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對各房企授予的信貸額度累計已達12750億元。而股份行方面也保障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對國有、民營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

以上政策出臺,在當前本來就寬裕的流動性,和較低的利率的形勢下,銀行信貸創造貨幣的增量會更大,利率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央行本着穩健的目的,可能會提前收回一些流動性,以對沖流動性突然巨量對債市形成的衝擊。

另外,考慮到央行對未來通脹的態度,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謹慎就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央行對於未來的通脹壓力還是非常警惕的,11月16日,央行發佈《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要高度重視未來通脹升溫的潛在可能性,特別是需求側的變化,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海外通脹高位運行,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國內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

《報告》提出,高度重視未來通脹升溫的潛在可能性,特別是需求側的變化,所謂需求側的壓力,可能是今年來M2增速長期運行在兩位數以上,未來疫情情況好轉,消費增加有可能推高通脹。國內豬週期等結構性因素影響,同時需求側復甦、疫情防控優化帶動通脹。

在筆者看來,由於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抗疫形勢不明朗,房地產市場短期很難形成較好的需求。物價的問題壓力不大,我國當前核心CPI仍然偏弱,10月同比上漲0.6%。

待未來通脹的形勢明朗後,政策會逐步邊際放鬆,未來利率長期下行仍然是不可逆轉的。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