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刘庭芳教授说,医院管理中尽管有复杂的区块和流程,但质量永远是核心,“品管圈”在解决医院服务质量。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供图

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 ( 陈静)记者26日获悉,当下,品管圈(QCC、多维管理工具) 已成为中国医院最常用的管理工具之一。其发展与推广,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理论和方法。如今,“品管圈”这一现代化管理工具不断推动医院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

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刘庭芳教授26日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共有8000余家大中型医院,10万个品管圈圈组开展了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近1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投入到应用品管圈等,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产出国家专利近千项。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余波当日对记者介绍,无论是预约诊疗、患者服务、优质护理,还是环境改善、医养结合、互联网诊疗等,都可以用多维工具进行改善,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研究并改进,从而全面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据介绍,品管圈(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一线的医生、护士、职工自发主动地、自下而上地发现问题,通过质量工具科学地分析问题,找到这个质量问题背后产生的真正原因。之后,再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以操作、可以实现的有效对策;解决之后,回过头来还要进行总结、梳理,将其标准化。当其他科室,乃至其他医院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可以参照标准化结果执行。通过一个个质量管理的主题,不同的质量问题得到改善,从而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余波表示,在运用品管圈工具的这些年,医院的管理团队管理能力更强了,医疗质量、服务能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十年来,通过推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理念,充分运用“品管圈”,患者安全也得到了更高的保障。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供图

十年来,通过推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理念,充分运用“品管圈”,患者安全也得到了更高的保障。“改善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救治流程”“提高住院相关患者俯卧位通气执行规范率”“公立医院战略绩效运营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建构”等一系列品管圈主题,如春风般“润物细无声”地改善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就医流程不畅等各类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赛暨第三届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高峰论坛大会上,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30个圈组申报,线上线下将超过20余万人参会。本次活动由中国医院品质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医院协会、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承办。

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刘庭芳教授告诉记者,医院管理中尽管有复杂的区块和流程,但质量永远是核心,“品管圈”在解决医院服务质量上拥有突出的优势。据介绍,品管圈工具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13年的问题“解决型品管圈”,升级到2016年的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同年率先研发了医院课题“研究型品管圈”评价标准,并被相关国际专业权威机构所认可。“通过十年的努力,我国医疗领域对于质量的认识、理解和重视程度,基本上已达到一定高度。”刘庭芳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相当于把一名被管理者,一名单纯的服务者变成了管理者。这不仅是一个科学手段的运用,更是管理习惯、管理文化的变革。刘庭芳教授表示,这一工具的运用,是能够撬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战略。“通过发现漏洞、设置屏障做好风险管理,让管理人员从根源上了解医疗差错,掌握有关的工具,在潜在失误的阶段就把问题管控住,解决好,不让它继续向下延伸,这样更加有利于医院高质量的发展。”(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