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博鳌11月26日电(沈美)经济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社会问题等成为全球性挑战,ESG也因此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在11月26日举办的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2022企业ESG发展论坛上,伊利凭借ESG领域的突出表现,入选2022企业ESG杰出环境实践案例。

这并不是伊利在ESG领域第一次入选。据了解,仅2021一年间,伊利就荣获诸多荣誉:2021年7月27日,伊利作为农业食品业代表企业,案例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企业碳中和路径图》;12月3日,伊利“碳达峰、碳中和”案例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基础教材》;12月24日,伊利作为中国乳企,案例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走向零碳——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1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走向零碳 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伊利在报告中作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被深入分析……

伊利在ESG领域收获的硕果累累引发行业关注,作为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伊利在ESG领域究竟有哪些惊人之举?

“绿色产业链”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来说,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中。

据了解,早在2017年,伊利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立“标准+体系+实践”的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模式。该委员会由伊利董事长潘刚直接领导,委员会指导伊利集团、事业部和工厂在可持续发展的四大行动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包括产业链共赢、质量与创新、社会公益、营养与健康。也是从当年开始,伊利将供应链上游的牧场碳排放纳入其碳盘查范围。

这不得不提到伊利在2009年就提出的中国乳制品行业“绿色产业链”,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伊利担起领军企业责任,面向行业推广绿色理念、确立绿色标准、生产绿色产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伊利的“绿色产业链”涉及许多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传播最广:伊利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推行种养结合的苜蓿种植模式,采用机械化和节水喷灌技术种植,治理风沙源头,改善项目区土壤、植被和生态环境。截至2021年底,项目核心区植被覆盖度已从2008年的不足10%提升到95%以上,降雨量明显增多,当地小气候得到改善,收获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伊利的“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7月12日,随着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工业板块重要项目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伊利打造的“绿色全产业链”引发全行关注,这个集“种植业发展、奶源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旅休闲、商务活动”为核心打造的种养加一体化、产学研文旅商居多业态融合的产业体系,将伊利打造“世界乳业硅谷”的梦想变为现实。

重视绿色生产力 搭建减碳平台实现“双碳”目标

伊利方面表示,绿色生产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绿色生产制造,是企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绿色经济的新赛道,也是我们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伊利已经连续12年开展全面碳盘查,这12年里,伊利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生产,建立完善的能源环保数据核算体系,建设全国首个“零碳”五星示范区,打造中国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截至2021年底,伊利旗下23家分(子)公司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2021年11月20日,在伊利集团领导力峰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正式提出“社会价值领先”目标,表示伊利将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达到领先的可持续发展评级,为社会创造价值。作为头部企业,一直以来,伊利以身作则,不仅推进自身的绿色发展, 还积极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产业链”,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先行者和倡导者。

2022年4月,伊利携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成立“零碳联盟”,据统计,伊利的全球合作伙伴总计2000多家,遍及6大洲,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和这些伙伴共同发起《零碳联盟章程》;2022年4月8日,伊利正式发布《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表示伊利已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与此同时,为建设绿色生态圈,保护生物多样性,伊利还展开了一系列公益活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权威组织合作开启“伊利家园行动”,陆续开展智慧草原、东北湿地保护、亚洲象栖息地保护等公益项目;携手阿里巴巴、三峡集团等企业,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企业行动倡议”等等。

正如潘刚为伊利确立的发展理念,即“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伊利正凭借坚持“因绿而兴”的发展准则,通过一系列守护青山绿水的“伊利智慧”和“伊利方案”,致力实现其构建人类个体和地球生命和谐共生的美好远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