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時代楷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李桓英在京逝世,享年101歲

她用一個世紀的人生實踐詮釋了醫者情懷

“時代楷模”李桓英。 新華社發

本報訊(實習記者 柴嶸)11月25日,“時代楷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李桓英在京逝世,享年101歲。

作爲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桓英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麻風病防治事業。與李桓英有着數十年戰鬥友誼的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常務副會長潘春枝說:“我一直很敬佩李桓英先生,無數次被她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家風範深深打動。”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當時李桓英所在的中央皮研所要求進行一項麻風菌抗原實驗。她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成功提取了麻風抗原。潘春枝介紹,爲了驗證抗原的有效性,李桓英先在自己身上進行試驗,名副其實地爲麻風防治事業“獻身”,這一獻身就是一輩子。

“1978年,李桓英開始在雲貴川貧困邊區等7個地州、59個縣鎮,走訪調查麻風病,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都沒能阻擋她前行的腳步。”潘春枝說,1983年,李桓英乾脆把實驗室搬進了人人恐懼的麻風寨。她深入雲南16個州的14個麻風病高流行區,悉心指導幫助當地醫療衛生人員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留下了一支永遠駐守的麻防科技隊伍。歷經7年,李桓英爲雲南勐臘縣南醒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還給村子重新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曼喃醒”,意爲“新生山寨”。

上世紀80年代初,李桓英借鑑世界先進經驗,率先在國內外開展了非隔離的就地短程聯合化療,此方案縮短了麻風病治療的療程,年複發率遠小於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1996年,李桓英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提出“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結合的模式”,爲全球實現消滅麻風病目標的可行性作出重大貢獻。多年來,李桓英不斷優化治療方案,全心全意致力於縮短療程,消除歧視,解決了該領域的重大策略和技術上的關鍵問題,爲我國制定控制和消滅麻風病的整體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李桓英在麻風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贏得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她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首屆“中國麻風防治終身成就獎”等榮譽。在第15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曾緊緊握着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北京友誼醫院肝病分中心黨支部書記、肝病內科副主任叢敏說,2016年,在入黨儀式上,已經95歲高齡的李桓英動情地說:“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在幾十年的工作中,我看到了黨和國家是真真切切在爲老百姓辦實事、謀幸福。我取得的成績,與黨組織的關心和支持是分不開的。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我願意以黨員的身份爲麻風事業奮鬥終身!”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李桓英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全社會向她學習。

“李桓英同志用一個世紀的人生實踐,回答了報國愛國、科學爲民、醫者情懷和對黨忠誠的人生之問,我爲友誼醫院有這樣的時代楷模感到無上榮光。她的事蹟感染激勵着我們,也將轉化爲新一代友誼人和全體醫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前行的不竭動力。”北京友誼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