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風味人間》第四季上線 穀物成爲本季主角

爲拍《穀物星球》攝製組自己種莊稼

▲總導演陳曉卿

▲製片人鄧潔

《風味人間》第四季昨日上線,糧食、碳水、米麪等被深入探究。如節目首集中的介紹:“穀物是人類食物的基礎,以其寬厚的力量凝聚人們互相協作,因穀物而生農業,我們喫的食物纔會是今天的樣子。”

爲什麼要把鏡頭對準穀物?

《風味人間》第一季的《落地生根》曾涉及穀物的話題,在創作過程中團隊決定將其拓展爲一個系列。爲什麼要把鏡頭對準穀物?總導演陳曉卿介紹,“因爲穀物的出發點非常多。一方面對中國人來說穀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感標誌。另一個方面想探尋發掘穀物與人類之間互相影響的淵源”。

經過三年的精心籌備,導演組終於將穀物彙集成篇:“麥浪湧萬年”“稻香阡陌裏”“黍粟本嘉禾”等六集內容,拓展了“穀物”的定義,即除了觀衆熟悉的麥子、稻米、玉米,還包括芋頭、茭白、菱角等與穀物息息相關,或能夠爲人類提供碳水化合物的多種植物。它們將逐一登場,講述它們在時間長河中與人類互塑的故事。

“一開始我們想做的,簡單純粹然後硬核一點,因爲我們的調研發現,每種穀物跟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很相關,它的歷史非常久遠。像麥代表着最早農業誕生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土豆則與南美安第斯山原住民的文明相關,它至少有七八千年歷史了。我們覺得每種穀物都值得去尊重,都值得好好地講述它的故事和歷史。”總導演陳磊表示。

“我們種出來的東西只能滿足拍攝”

在拍攝製作上,本季《風味人間》在全球範圍內組織了“中西合璧”的拍攝團隊,除了傳統拍攝團隊在國內完成風味之旅,國外美食部分的記錄均由當地拍攝團隊“接力”。陳磊介紹,國際團隊中,有些是做BBC自然類紀錄片的團隊,“我們會寫好大綱,通過我們英語比較好的鄧老師跟國外團隊進行線上交流。他們拍攝的時候,每天晚上會把拍完的素材傳給我們。就是這樣通過一點點的溝通,我們努力做到讓每集都有全球性的內容。”

不過真實的拍攝中,攝製組也發現了農作物種植的不易。製片人鄧潔說,“爲了拍攝,我們在上海的崇明島租了一塊地,蓋了一個暖棚,在那個暖棚裏面種東西。後來發現有些穀物不適應那裏的氣候,我們就把拍攝基地的一部分搬到了雲南,但這裏面還是失敗率挺高的。”

爲了拍攝,攝製組還拉來在英國學習植物的朋友“入夥”,結果發現,種植的事情還得跟農民伯伯學習。“我們之前以爲種子種下去,過幾個月去收穫就行了,但實際過程是特別困難的……最後我們種出來的東西跟農民種出來的東西相比,絕對是不合格的。基本上我們種出來的東西只能滿足拍攝,完全不是合格的農產品。”

穀物的故事同樣也是人的故事。鄧潔講述了第一集中杏花阿姨和莜麥的故事。“莜麥的故事是我們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條件下找到了這樣的一個人物。當時我們開着車在古長城的邊上一直在找,然後看到一個非常小的村莊,這個村莊的地理風貌很吸引我們。但到了村子我們發現,村子裏留下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他們孤獨地守着自己的土地。在這樣一個村子裏面,像杏花這樣的阿姨還有很多。我們去了三次,最開始他們也不太信任我們,但我們花了一定時間跟他們相處之後覺得他們非常的可愛。阿姨在炕上面,只要我們不拍攝,她就跟我聊天,我們拍完了,她還給我們發消息,問我們什麼時候再來,‘我的莜麥要熟了’……”鄧潔說,在項目進行的這三年中,最打動她的是,“我們愈加感覺到在貧瘠的土地和嚴酷的環境裏,人們與陪伴着他們的穀物依然執着、堅韌地生活。”

把和食物無關的部分多去一點

在《風味人間4·穀物星球》中,觀衆依舊能聽到李立宏標誌性的旁白,風味系列故事的講述與美食理念也一以貫之,如第一集《麥浪湧萬年》結尾,意大利方形餃子、土耳其餃子和中國蒙古族的羊排餃子被製作者們用心捧在手中,凸顯全球美食爲人類帶來的幸福感。

在拍攝手法上,“風味”系列標誌性的微觀攝影,高速攝影乃至CG技術都在《穀物星球》中一一呈現。觀衆能窺見小小麥芽在溼潤環境中野蠻生長,甚至能看到一粒種子神奇的炸裂迸發。這種通過微觀攝影、電腦建模等方式,結合實拍和後期CG技術完成的特殊視角鏡頭,將帶給觀衆新奇的直觀感受。此外,片中各類穀物被賦予鮮明的個性標籤。如堅韌的麥類、柔和溫潤的稻類、靈動可愛的豆子等,共生於“穀物星球”上,擬人化表達進一步提升了美食紀錄片的趣味性。

陳曉卿介紹,在剪輯成片的過程中,《穀物星球》吸取了前三季觀衆的反饋意見。“第三季有網友說‘時長太短了沒看夠’,我們就老老實實地恢復到了50分鐘;還有一個說法說,‘人的生活有點多了’,我們就把人物和食物不太關聯的部分儘可能多去一點,不再單獨展示人的生活的部分。”文/本報記者 祖薇薇

統籌/劉江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