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北京地區已報告4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均爲高齡老人。在此前多地發生的本土疫情中,老年人均是新冠面前最脆弱的羣體。

隨着變異株傳播力增強,即便深居簡出,老人也無法將病毒徹底隔絕在外。從醫學角度而言,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後重症或死亡的最有效手段。

專家認爲,要進一步加強科普的力度和細緻程度,增加不良反應檢測系統的公開性,以及完善接種事故保險。在基層,則推出了流動接種隊、愛心接駁車等服務,增加疫苗的可及性。

老年人感染引發重症的風險遠高於其他人羣

11月23日,北京市一名87歲新冠感染者死亡,這已是11月以來,北京地區出現的第4名死亡病例。整合官方公開的醫療信息可發現,四人的共性在於均爲高齡老人,且各自合併多種基礎病。

類似情況在多地本土疫情中曾有發生。今年初,香港發生的大規模疫情波及養老院,出現大量老年人死亡病例;今年4月下旬,上海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4月25日,上海市共有死亡病例190例,平均年齡82.52歲,70歲以上死亡病例佔總數的86.32%。死亡病例中12例曾接種過新冠疫苗,其餘均未接種。

疫情中,首當其衝的無疑是老年人。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醫師余文周曾表示,病例總數中,老年人羣病例所佔比例低於年輕人羣,但老年人一旦感染,引發重症以及死亡的風險都遠遠高於其他人羣。

降低流動性、提高養老機構防護等級是避免老年人感染的有效嘗試,但並不能完全隔絕外界的風險。余文周稱,鼓勵沒有接種禁忌的老年人儘快接種新冠疫苗,如果已經滿足加強免疫接種條件,還要儘快接種加強針。

我國80歲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種率爲65.7%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近日介紹,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種2.28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佔60歲以上人口的90.65%和86.38%;80歲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種率爲65.7%,加強針接種人數佔8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的40%,疫苗接種率不是很高。

是什麼阻礙了老年羣體接種疫苗?北京某區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長告訴記者,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較複雜,基礎疾病較多,其中一部分人羣所患疾病屬於禁忌症範疇,不適合接種疫苗;一部分人認識不到疫苗的作用,不願意接種;還有一部分人對於健康比較敏感,接種疫苗後發生或聽說身邊人發生偶合反應(產生與疫苗無關的症狀)並將其歸因於疫苗,不願意繼續接種。

事實上,老年人所擔憂的基礎病,恰恰是應當儘快接種疫苗的理由之一。

余文周稱,老年人有很大比例具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感染新冠病毒後,其發展爲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會增加數倍甚至幾十倍;另外,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也會導致一些慢性病症狀加重。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較常見的基礎病,是新冠發生重症和死亡的危險因素。而關於偶合反應,上述免疫科負責人表示,我國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羣已經達到九成以上,因此,由於個人健康因素,不接種疫苗也會發生症狀,此時也容易導致將這些症狀和疫苗關聯起來。

對於老年人深居簡出、不必特意接種的觀點,疾控部門多次解釋稱,老人雖然很少出門,但家人、照顧人員都有感染病毒的機會,而這也意味着,隨着變異株傳播力、隱匿性的增加,老人被感染的風險仍然存在。

多地區創新服務舉措 爲接種增加便利

如何讓老年人願意接種疫苗?

今年9月,中疾控週報刊發了一篇《Perspectives: Promote COVID-19 Vaccination for Older Adults in China》的文章,其中建議,應優先、重點考慮老年人作爲疫苗接種人羣。患慢性病不會導致疫苗的額外副作用,也沒有證據表明接種會影響慢性病控制,因此應鼓勵患慢性病的老人積極接種疫苗。

此外,文章還建議改進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監測系統。國內AEFI監測系統僅限於疫苗接種診所、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和疫苗製造商的報告,沒有向公衆開放。相比之下,美國的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會接受來自公衆的報告。我國應定期收集公衆關於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的報告,定期公佈數據,以有效減少公衆的擔憂。

此外,除了預防接種不良事件基本保險外,額外的疫苗接種事故保險可能是解決老年人對新冠疫苗安全性擔憂的一種方法。

國際上,與新冠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有兩種形式的賠償:一是由商業保險公司充當保險人,二是政府支付賠償。在我國,雖然商業保險公司爲預防接種不良事件設計了額外保險,但公衆需要自付保費,有些還不接受老年人投保。國內一項對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調查發現,在對是否接種新冠疫苗猶豫不決的人羣中,如果政府提供補貼的額外保險,51%的人增加了接種的意願。這一結果表明,政府幫老年人支付保費,可以提高新冠疫苗的接種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提高疫苗可及性也是一項重要舉措。記者瞭解到,北京各地區在這方面推出了不少創新舉措。例如,大興區、豐臺區、石景山區等地通過疫苗接種車、愛心接駁車的方式,減輕老人往返負擔;門頭溝區設置流動接種隊,在山區各村莊推動疫苗接種等。

■ 釋疑

老年人有基礎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

老人到底該不該接種新冠疫苗?患有多種基礎病,接種疫苗會不會加重症狀?患哪些病不妨礙疫苗接種,患哪些病確實不能接種?針對老年人最關心的有關新冠疫苗的10個問題,新京報整理了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專業部門的解答。

1 Q:老年人深居簡出,有接種必要嗎?

A:如果老年人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存在對新冠疾病和疫苗認識的誤區,需要儘快改變。2021年我國新冠疫情大部分侷限在很小地區,局部地區疫情很快就得到控制,但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隱匿性強,容易引起社區傳播,國外仍時有病例或病毒輸入我國,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比以往大大增加。

老年人雖然很少出門,但家人有感染病毒的機會,其探訪人員和照顧人員都有感染病毒的機會,而在家裏人們往往放鬆警惕,存在將病毒傳染給老年人的風險。老年人不出門,可能其本身疾病較重,身體抵抗能力更弱,更需要重點防護。沒有接種禁忌的老年人,應該儘早接種新冠疫苗。

老年人如感染新冠病毒,引起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大大增加。雖然在病例總數中,老年人羣所佔比例低於年輕人羣,但老年人一旦感染,引發重症以及死亡的風險遠遠高於其他人羣,從最近幾次疫情分析,死亡病例中,90%甚至95%以上爲60歲以上老年人。

2 Q:奧密克戎毒力較輕,有接種必要嗎?

A:老年人有很大比例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感染新冠病毒後,其發展爲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會增加數倍甚至幾十倍。

另外,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也會導致一些慢性病症狀加重。一是老年人羣的機體免疫力下降,一旦感染病毒,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弱,於是面臨風險更高、症狀更重、治療更難等一系列問題;二是老年人羣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比例較高,而這些基礎性疾病是新冠發生重症和死亡的危險因素。如果感染了病毒,會導致原有慢性疾病的症狀更嚴重或者更容易出現合併症。

3 Q:疫苗能起多大保護作用?

A:從保護易感人羣的角度來看,接種新冠疫苗對預防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的效果顯著。

對國內和國外的多起疫情相關資料研究分析發現,接種2劑和3劑新冠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能達到很高的效力,特別是接種3劑疫苗後,預防重症和死亡的效力能達到90%以上。

所以,爲應對目前新冠疫情,保護所有老年人,鼓勵沒有接種禁忌的老年人儘快接種新冠疫苗,如果已經滿足加強免疫接種條件,還要儘快接種加強針。

4 Q:疫苗安全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接種後,其病情是否受影響?

A:全國建立了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系統,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均能通過此係統報告,我國接種疫苗累計已超過34億劑次,從目前的數據看,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率不高於其他疫苗,而不良反應80%以上爲一般反應,主要爲局部疼痛、紅腫、硬結,以及一過性發熱、乏力等症狀。分析監測系統的數據,並沒有發現接種新冠疫苗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病情有影響。

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達2.45億,糖尿病患者近1億,在前期臨牀試驗的過程中,這也是重點考慮的人羣。國內新冠疫苗已經開展一些臨牀研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羣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安全性與健康人羣無顯著性差異,主要不良反應爲疲勞和注射部位疼痛,大多數不良反應爲輕微的不良反應,呈一過性。

5 Q:老年人患哪些疾病不影響接種疫苗?

A:根據專家建議,以下情形可以接種:

1.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羣不作爲新冠疫苗接種禁忌人羣,建議接種。

2.患有心臟病、冠心病等疾病,病情穩定期,不是急性發作期,可以接種;心臟裝有支架、搭橋、起搏器,病情穩定期也可以接種。

3.高血壓藥物控制穩定,血壓低於160/100mmHg,可以接種。

4.腦卒中,病情穩定期可以接種。

5.高尿酸,病情穩定期可以接種。

6.腰椎間盤突出、髖關節置換術、骨折等術後恢復期,只要病情穩定可以接種。

7.胃潰瘍、肝硬化,病情穩定期可以接種。

8.糖尿病藥物控制穩定,空腹血糖≤13.9mmol/L,無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高滲狀態、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種。糖化血紅蛋白在7mmol/L以下可以接種。用於治療糖尿病的各種藥物(包括注射胰島素),均不作爲疫苗接種的禁忌。

9.喫保健品或服用保健類中藥,可以接種。

10.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可以接種。

11.其他特殊疾病應在接種前諮詢經治醫生,根據病情的狀態和臨牀醫生的建議再予接種。

6 Q:哪些情況不適合接種疫苗?

A:1.對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者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不建議接種。

2.既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不建議接種。

3.患有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如橫貫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徵、脫髓鞘疾病等)不建議接種。

4.正在發熱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患者(如常年喫藥的慢阻肺患者)不建議接種。

5.痛風發作、重感冒、心梗、腦梗等疾病急性發作期暫緩接種。

6.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前後,正在進行化療、放療期間暫緩接種。

7 Q:老年人有必要接種加強針嗎?應選擇同源還是序貫(異源)加強免疫?

A:有必要。根據對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免疫持久性等研究結果,現階段我國針對使用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完成基礎免疫後6個月的18歲以上人羣,推薦接種1劑加強免疫,並已在全國實施。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60歲以上人羣完成疫苗基礎免疫後產生的抗體水平和保護效果比18歲至59歲人羣相對較低,而一旦感染,發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較高,所以建議老年人不僅要儘快完成全程基礎免疫接種,對於使用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完成基礎免疫接種6個月後的,進行加強免疫接種,以期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

無論是同源接種還是序貫接種,均可以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風險的作用。可根據當地疫苗供應情況,儘快完成接種。

8 Q:如何防止偶合反應?

A:“偶合反應”,是指接種者在接種疫苗時已患有某種疾病,疫苗接種後剛好疾病發作,與疫苗接種本身無關,也不屬於接種後的異常反應。總而言之,偶合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偶合反應在年輕羣體的疫苗接種過程中發生概率較低,在老年人中會多一些,因爲老年人患有基礎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狀況較年輕人更爲複雜,但無論接種的醫務人員還是接種者都不必過度緊張,更不用因爲擔心偶合反應而不敢接種。

需要注意的有,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緊張引發的心因性反應而誘發潛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實告訴接種的醫務人員,此前有過什麼疾病、是否做過體檢、體檢了哪些項目、發現什麼問題、最近有什麼不舒服等,給醫務人員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種後務必在現場留觀30分鐘,萬一有急性不良反應可以及時處理;四是接種完之後三天內避免劇烈運動、喝酒等,保持平穩的生活狀態,防止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五是接種後身體出現明顯不適要及時就醫,如果懷疑與疫苗接種有關,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報告,我國已經建立了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鑑定體系。

9 Q:如何預防心因性反應?

A:心因性反應主要是由於對疫苗的安全性有擔心導致過度緊張引起的一種心理性反應,它可以發生在接種前、接種過程中和接種後的任一環節。其表現主要包括頭暈、頭疼、噁心、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等,個別嚴重的會出現暈厥。心因性反應是一過性的,持續時間不長,並無器質性的損害。

心因性反應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充分的解釋溝通、心理疏導、分散注意力以及改變接種環境和接種體位等都可以緩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應。此外,接種後需在現場留觀30分鐘,以防出現急性過敏性反應,萬一出現也可以及時進行救治。

10 Q:老年人接種疫苗有最高年齡約束嗎?

A:目前新冠疫苗接種只有年齡下限要求,沒有年齡上限規定。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