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2022年11月27日清晨7时,2022上海马拉松于外滩金牛广场发枪起跑。跑者们踏着晨光出发,用奔跑拥抱自己深爱的城市。

外滩成为跑者的海洋。

杨绍辉以2小时16分04秒夺得男冠。

完赛后,选手在终点处跪地呐喊。

选手经过测温进入比赛区域。

工作人员核对参赛选手的号码牌信息。

参赛选手赛前存放衣物。

视障跑者在陪跑员的引领下经过云锦路。

张德顺以2小时28分17秒获得女冠。

观众为跑者加油助威。

完赛选手在终点处击掌、握手和拥抱。

扫一扫 感受“上马”快乐 时隔两年,上海马拉松(以下简称“上马”)回来了。

从1996年首届上海国际市民马拉松赛到现在,上马已走过26载岁月。很荣幸,这26年来记者从未缺席——曾作为跑者参与上马,如今更多的是作为媒体工作者报道上马。

犹记得当年,上马对上海来说,只是一个市民健身的舞台,所有人都还没有形成一种意识——它将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从第15届上马开始,线路景观变得更好看,景观体育概念开始形成,花岗岩筑就的外滩建筑群、金陵路骑楼、繁华的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上海百年古寺静安寺、充满未来感的徐汇滨江……上海逐渐将最好的景观交给了上马。这样的变迁,反映的就是城市管理者对于马拉松认识的转变,也是市民对马拉松认识的转变。

如今,奔跑在上马的赛道,可以聆听到这座城市历史的脉搏——前半段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后半段展现了青春的光芒和未来的蓝图。这42.195公里的漫漫长路上,已然“倒映”出这座城市的性格、品质、内涵。上马,也早已成为市民荣誉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的构成要素。

或许跑者们依然还会经过一些似乎有些单调的地方,但正像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外国跑者所言,“这里不断变化、发展,日新月异,向着满足人们需求的方向前进。”上马,只会变得越来越美。

都知道,上马的精彩和圆满,背后凝聚了千千万万幕后英雄的贡献,他们包括各条线的工作人员、保障人员、志愿者、每位参赛的跑者以及所有生活在上海的市民。

以至于疫情下,上马的意义,已然超越一场马拉松赛事,它展现出这座城市当下的精气神,这也源于跑者们发自内心的希冀。

本届马拉松赛,大多跑者的成绩不佳,但他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终点冲线的那一刻,在他们眼中,记者看到的是热爱、是真挚、是努力、是坚持,尤其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这些统统弥漫在空气当中,给予人们关怀与能量。

本报记者 海沙尔

姚勤毅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