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天津新港海關關員薄曉暉:

京津冀正乘着中歐班列加快融入“一帶一路”

薄曉暉(右)和同事在現場對待發運中歐班列進行監管。

本報記者 豐家衛 通訊員 顧建柱

“天津口岸區位優勢明顯,尤其是海鐵聯運過境去往蒙古國的班列業務,發展勢頭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同線路出口業務。通過不斷完善口岸集散發運功能,協調增加鐵路班列線路,整合京津冀班列運力資源,中歐班列業務獲得持續穩定發展。”作爲天津新港海關綜合業務三處多式聯運業務科科長,薄曉暉已經從事中歐班列通關監管工作六年,對於近年來中歐班列運量的變化,她感受尤其明顯。

2016年11月21日,一列滿載貨物的集裝箱班列從天津自貿區東疆片區海鐵中心站發車,開往白俄羅斯明斯克。該班列是天津自貿區首條直通歐洲的貨運班列,加快了京津冀地區融入“一帶一路”的步伐。薄曉暉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天津港是“一帶一路”海陸交匯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今年以來,爲提升海鐵聯運班列通關效率,天津新港海關依託“船邊直提”,對海鐵聯運過境貨物實施“港場直通”物流模式改革,貨物進境卸船後直接轉運至鐵路堆場等待裝車發運,貨物自卸船至運達鐵路堆場時間由2天至3天壓縮至3小時以內。

薄曉暉日常參與的工作是負責辦理中歐班列貨物通關業務,協調鐵路口岸海關,解決企業疑難問題,爲中歐班列高速運營提供通關保障。據介紹,天津新港海關爲企業提供24小時在線答疑、預約通關服務,快速辦結通關手續,做到中歐班列通關“零延誤”,最大程度提升了企業獲得感。

天津港是蒙古國最主要進出口海上通道,開展班列服務已有30餘年歷史。作爲一條重要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中歐班列早已成爲服務蒙古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外貿進出口通道,也是助力交通保通保暢、服務“雙循環”的重要支點。目前,天津口岸發出的中歐班列正以穩定、可靠和高性價比的運輸服務,助力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同時把京津冀以及周邊腹地生產的出口商品,高效便捷地運往歐亞各地。

“出口貨物主要以汽車、機械產品、傢俱家電、生活用品等爲主,業務量增長很迅速。”薄曉暉介紹,今年1至10月,天津口岸共發運中歐班列641列,運載貨物集裝箱6.8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3.5%和62.9%。

身處一線,薄曉暉深刻感受到“一帶一路”已經成爲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成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天津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海陸交匯點,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區重要的出海通道,作爲從事中歐班列監管業務的一線海關關員,作爲‘一帶一路’事業發展的親歷者與見證人,我將繼續身體力行,和天津新港海關的同事們一起,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薄曉暉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