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青島日報

一顆蘋果賣出296萬元

農科人員與企業的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王彩虹(左二)與學生們交流。 韓 星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本報11月27日訊 今天,青島沁園春果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任高松在種植基地組織了一次現場會,安排明年苗木嫁接繁育的準備工作。經過千挑萬選,他們與青島農業大學簽訂了科研成果轉讓協議,以296萬元的轉讓費獲得青農大培育的蘋果新品種“彩虹1號”苗木經營權。這筆轉讓費數額刷新了農大果樹新品種的單項轉讓費紀錄。而這次轉讓,也是農業科研人員和企業越來越重視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生動例證。

“彩虹1號”是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果樹生物技術及種質創新團隊歷經20餘年培育的蘋果新品種,2018年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生產試驗表明,該品種具有果實易着色、肉質細膩、脆甜爽口、香味濃郁的顯著特點,果樹樹體表現易成花、連續結果能力好、抗病性強。

蘋果育種團隊負責人王彩虹教授介紹,山東是蘋果種植大省,近年來,農戶對特色明顯、綜合性狀良好的新品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需求很迫切,而農業科技企業在引進新品種、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彩虹1號”屬於中熟品種,可在中秋節、國慶節前後上市,佔據了水果銷售的一檔黃金時期,因而市場潛力巨大。“彩虹1號”的296萬元轉讓費就是企業在預估市場價值後給出的報價。

據瞭解,我國實行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較晚, 此前許多農業科技人員對植物新品種保護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認識,創新成果市場化幾乎爲“零”。“植物新品種權是法律賦予植物新品種培育者對其所培育的新品種享有的專門權利。它同專利、商標、著作權一樣,是重要的知識產權形式之一。自從中國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植物育種人員的品種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青島農業大學科技處處長趙龍剛介紹,我國目前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總量已經突破5萬件,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而青農大近年來一些農產品新品種頻頻獲得成功轉讓,就是因爲獲得了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在農業生產中的經濟價值已經被市場認可。比如2017年,青農大團隊培育的國內首例蘋果新品種“福麗”成功轉讓;2020年又成功轉讓了“福九紅”蘋果新品種權;2021年,梨樹植物新品種“琴島紅”、“青砧D1”砧木也相繼成功轉讓,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