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點財經

追求資金安全,但也避免不了與普通人一樣希望高收益,喜歡“追漲殺跌”。

“3000點上下,悲觀者割肉,樂觀者反覆割肉。”

今年以來,A股持續下跌,大盤從最高點的3651點跌到最低2863點,跌幅接近22%。在Wind分類的11個一級行業裏,僅能源板塊上漲,其他行業不同程度下跌。不少股民損失慘重,只能用段子苦中作樂。

事實上,今年的A股行情,不只是小散戶傷心,擁有大額資產的高淨值人羣也很鬱悶。

最近,由胡潤百富發佈的《中國高淨值人羣家族傳承報告》(下稱“《高淨值人羣報告》”)顯示,中國高淨值投資者過去3年的綜合平均年化收益率,同比上一時間長度也有下滑。

儘管高淨值人羣的投資收益率有所下滑,但仍然是正收益,足以讓相當一部分股民“羨慕嫉妒恨”——有媒體統計,今年1-9月,A股股民人均虧損6.97萬元。

爲何高淨值人羣在行情不好的情況能取得不錯收益?是因爲他們“錢多”,還是因爲他們投資水平更高?近日,支點財經記者採訪銀行、私募等多家機構,從不同視角探析湖北高淨值人羣的投資觀。

入圍門檻:500萬元淨資產

高淨值人羣,指的是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產等可投資資產較高的社會羣體。不過,對到底擁有多少可投資資產纔算高淨值人羣,並沒有明確定義。有的認爲,資產淨值在600萬元以上算是高淨值人羣,而有的認爲起步是1000萬元。

上述《高淨值人羣報告》中,將擁有600萬元家庭淨資產的稱爲“富裕家庭”,2021年中國“富裕家庭”達到508萬戶,比上年增加7萬戶;而擁有1000萬元家庭淨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206萬戶,比上年增加4萬戶,增幅2%。

在湖北,不同金融機構對高淨值人羣的門檻定義也不一樣,有的認爲淨資產要達到500萬元,有的是600萬元,還有的更高。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認爲高淨值人羣屬於比較小衆的羣體,也是他們想努力爭取的客戶羣體。

湖北的高淨值人羣究竟有多少?上述《高淨值人羣報告》顯示,湖北千萬人民幣淨資產“高淨值家庭”有2.04萬戶,在所有省(區、市)中排第16位。前五位分別是廣東、北京、上海、香港、浙江,依次爲30萬戶、29.8萬戶、26.2萬戶、21.1萬戶、21萬戶。

具體對湖北而言,在一線爲他們服務的金融機構則有更多感性認知。某銀行省級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的高淨值人羣中,在城市分佈方面,約6成在武漢,省內其他地方約佔4成。而武漢的高淨值人羣,又以製造類企業主居多;省內其他地方,則以礦產類老闆居多,“這種現象應該是與各地的區位資源優勢有關”。不過,這位負責人表示,近幾年的高淨值人羣中,也出現了律師、企業高管等羣體,但佔比不是很高,約20%。

而在性別方面,該負責人介紹,該行的高淨值人羣中,男女比例約是六四開。“但實際上,這個比例也不一定準確。”該負責人補充說,“因爲有些家庭的資產是交給太太來打理的。”

投資風格:安全第一,收益第二

不管高淨值人羣來自哪個城市,也不管是男是女,他們將大額資金委託銀行等專業機構打理,目的還是爲了增值。那麼,他們有着怎樣的投資風格?是更追求高收益,還是更強調資金安全?

可能跟有些人想象的不一樣,越是資金量大的人羣,對投資的期望越保守。

受訪的銀行、券商、私募等機構相關人士均表示,相對於高收益,高淨值人羣更關注財富的保值,“他們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再考慮收益”。

“高淨值人羣對投資的追求,跟普通投資者一樣,都希望低風險、高收益、高流動性,然而這是一個‘不可能三角’。”一位從事私募業務的經理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傾向於保值、安全性,比如他們以前更喜歡投資房地產或白酒類公司股票。

該經理還表示,她所接觸的高淨值客戶,在選擇私募產品時會表現出兩種心態:一方面是他們不一定會選擇收益最高的產品,而傾向於市場上一般人買不到的產品,以顯示“身份的不同”;另一方面,他們更看中私募產品封閉期的長短,傾向於會選擇在相當長時間內獲得穩定回報。

一家股份制銀行武漢某支行負責人介紹,針對追求資金安全的特性,該支行高淨值人羣推薦的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爲主,如江浙地區的城投債,風險相對可控,收益也還可以接受,這種產品約佔配置的7成至8成;另外2成至3成則配置權益類產品,如偏股型基金等,“這種組合的年化收益率約爲5%”。

這種觀點與《高淨值人羣報告》的分析基本一致。該報告顯示,在高淨值人羣中,佔比最多的是穩健型投資者,爲46%。他們的投資產品包括股票、基金、債券、投資性房產、保險、股權、另類投資品等。

不過,受訪的多位湖北金融機構人士表示,雖然整體上高淨值人羣的投資風格偏保守,但投資畢竟還是要尊重客戶個人意願,不同人的投資風格也會有很大不同。有些人更趨保守,會拿出90%甚至100%的資產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有的人則追求相對高收益,投資組合中偏股票型的權益類產品佔比會更高一些。

投資心態:跟散戶一樣“追漲殺跌”

儘管高淨值人羣在投資風格上更趨於保守,但實際上,投資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兒——對有些人來說,“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做不好投資”。要想在投資上取得成功,除了需要正確的理念,還要有良好的心態。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在經受人性考驗這件事上,高淨值人羣跟普通投資者並無太大區別。

“在面對市場波動時,他們依然會追漲殺跌,也容易被所謂的熱點帶進溝裏。”前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她的一位客戶,之前是自己投資股票,在2018年前後的醫藥股行情中,跟風殺入當時的大牛股康美藥業,結果2019年康美藥業被證監會通報“財務報告造假”,股價暴跌,深陷其中。之後這位客戶變得謹慎了,不直接投資股票,而是選擇私募基金產品。

前述某銀行省級分行相關負責人也認爲,跟很多小散戶一樣,一些高淨值人士也喜歡“死扛虧損的股票”。比如,遇到行情不好時,若投資組合虧損5個點,他們就開始坐不住了,頻繁與銀行客戶經理打電話諮詢;若虧損擴大到10個點,他們顯得更加焦慮,開始考慮是不是贖回;而一旦虧損達到20個點,反而“躺平”了,安心地拿着,等着解套。

對於高淨值人羣在投資方面表現出的“追漲殺跌”心態,前述股份制銀行武漢某支行負責人深有同感。她說,股市行情好的時候,他們對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不感興趣,因爲他們往往會自己帶着資金殺入股市或購買熱門基金,此時推銷理財產品會變得非常困難;而一旦遇上熊市,銀行用不着推銷,他們反而主動上門諮詢相關理財產品。

在行情不好時主動諮詢理財產品的高淨值人羣,他們會有耐心長時間持有嗎?一位長期服務高淨值人羣的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對此他們早就有心理準備,“很多高淨值人士特別是之前在生意場或企業經營上獲得成功的人士,他們很難看得上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只不過市場不好時他們將理財產品作爲避風港,一旦市場行情好轉,他們更傾向於迴歸主業,比如投資實體產業等。”

這位客戶經理清楚地記得,當他向一位高淨值客戶介紹理財產品時,客戶反問,“我之前做生意時,毛利率有20%,你們哪個產品能有20%的年化收益率?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