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一個冬日,大連火車站,一中年男子高舉“退保險、高額返”的牌子,站在出站口,十分醒目。那時起,在廣東、遼寧、上海、四川等地,“惡意投訴代理全額退保黑色產業組織”(下稱“代理退保”黑產)開始零散“冒頭”。

僅三年光景,從各類皮包公司到各大互聯網平臺,“代理退保”黑產的身影無處不在。上海證券報記者經過長時間跟蹤調查發現,“代理退保”黑產已逐步呈現組織化、規模化、專業化、多樣化以及由暗轉明、跨省流竄作案等特徵,甚至公然在自媒體平臺傳播所謂的“成功案例”。

對不法分子必須零容忍。

近日,深圳、海南、湖北、江西、重慶等多地公安機關發佈公告,向社會徵集“代理退保”黑產違法犯罪線索。銀保監會也同步下發相關通知,將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作爲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與此同時,相關民事訴訟也陸續獲法院受理,涉案團伙相繼被繩之以法。

在業內專家看來,強化打擊“代理退保”黑產力度依然不能鬆懈,必須多方合力深入拆解黑產運作模式,制定以切斷黑產獲利迴路爲重心的綜合治理方案,防止黑產火苗死灰復燃。

持續擴張 向下滲透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代理退保”在地域分佈、作案手段、代理方式上更趨多樣化,已逐步向有組織、有規模的“團體”發展。

退保,本應是消費者保險消費過程中的正常行爲。保單合同一般有猶豫期設置,普遍在10天或15天左右。猶豫期內,消費者可以撤銷合同,退回全部保費;猶豫期過後,消費者再想退保,就只能拿回現金價值,在保單前幾年,現金價值一般遠遠低於保費金額。

然而,近年來,一些不法組織或個人卻冒充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等,以“內部資源”等名義,通過電話、網絡宣傳可辦理全額退保。在騙取消費者信任委託後,打着“代理維權”的幌子,用編造事實、提供虛假信息等手段向監管部門惡意投訴,達到退保索取手續費的目的後,又蠱惑消費者“退舊買新”,再次套取保險銷售的佣金提成。

這樣的行爲,被業內形象地稱爲“代理退保”黑產。它不同於傳統認知上的金融詐騙,屬於新型金融詐騙行爲——具有構成傳統金融詐騙罪的特徵,但其非法佔有的目的與實施手法更隱蔽、更復雜。

一開始,由於所涉及的保單量不大,保險公司只是把“代理退保”作爲個案來跟蹤處理。然而,事態發酵速度遠超預期。隨着越來越多的城市被曝“代理退保”黑產組織出現,保險公司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獲悉,2018年初,“代理退保”也僅爲一些零散事件,投訴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並未形成大規模的不良風氣。2018年年中,“代理退保”規模開始爆發式增長,作案手段也逐步演變成“從非法獲取消費者信息,到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最後欺騙消費者惡意退保或重新投保”,“退保”投訴成爲監管投訴的最主要來源。

某大型壽險公司廣東分公司負責人表示,2020年開始,門檻低、獲利高、套現快的“代理退保”黑產行業快速吸引大量閒雜、無業人員,致使當年上半年“代理退保”投訴進入二次爆發期。“代理退保”黑產行業逐漸出現專業公司與個人代理“多點開花”的情形,甚至出現了專業培訓代理退保的機構。

2020年5月起,在全國監管聯動行業開展規模化的打擊“代理退保”黑產的背景下,部分有實力的黑產組織被迫進一步轉型,逐步向規模化、合規化、企業化發展。

2021年起,隨着“代理退保”行業的持續擴張、向下滲透,“代理退保”在地域分佈、作案手段、代理方式上更趨多樣化。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代理退保”黑產主體已由個人、小團伙操作發展成有嚴密組織、有分工、有紀律、有分層管理、有績效體系的大中型團伙。“代理退保”黑產團伙成員複雜,不但有在職或離職的保險從業人員、社會閒散人員,更有深諳法律條款的專才,在團伙中擔當不同角色。利益鏈冗長,吸引社會不同行業參與其中,如地下話務中心、快遞公司、律師事務所等,各環節互相掩護,隱蔽性極強,導致黑產打擊難度越來越大。

多家保險公司向記者反映,“代理退保”從一開始唆使、指導消費者向監管機構投訴惡意退保牟利,發展到通過不正當渠道獲取消費者信息後,僞裝保險公司服務人員上門實施詐騙,並挪用其保險賬戶資金再次投保以爲自身謀取利益,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

三種“獲客”方式

今年以來,“代理退保”呈現跨省作案新動向。記者調研瞭解到,“代理退保”不法團伙的獲客方式主要有三種。

自2020年報道“代理退保”以來,上海證券報記者也一直在關注這條頑固黑色利益鏈的發展與演變。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開始向監管反映“代理退保”趨勢蔓延的嚴峻程度。尤其是今年以來,其呈現跨省作案新動向。

記者在調研中瞭解到,以廣東爲例,除深圳、東莞外,湖南、四川、上海、江蘇、湖北地區黑產團伙相繼進入到廣東市場,並形成線上收集客戶、線下組織人員誘導促成的運作模式。甚至在某些地區還發現,有當地以離職保險業務員爲主的人員與外地黑產團伙勾結,相互交換客戶信息,合作獲利。

該類黑產團伙熟悉監管制度,手法專業,全國攬客,有“信函投訴——行政複議——重複纏訴”一套完整作案流程,在福建、湖南、四川、青島等地已具規模。

市場一直好奇,“代理退保”不法團伙的客源來自哪裏?

記者調研瞭解到,他們的獲客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通過滲透保險公司、快遞公司等可以接觸保險合同信息的地方,採取不法手段大批量獲取客戶信息,包括客戶個人信息、保險合同等財產信息。再由專人使用網絡電話或未實名手機號碼冒充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接觸精準客戶,以保險年檢、送禮等由頭邀約上門“服務”,進而誘導客戶選擇退保、重新投保。

二是通過各類小額信貸公司、理財諮詢公司、法律諮詢公司、財務諮詢公司、工商諮詢公司、科技諮詢公司等小皮包公司(或招攬個人代理掛靠抽取分成),向有資金需求的客戶直接詢問是否有保單,並承諾10至15天放款。相比放貸,蠱惑貸款人代理其退保投訴的獲利率更高。

三是通過微信公衆號、朋友圈、車友羣、業主羣等社交網絡,發佈代辦“全額退保”廣告吸引自己人際關係內的客戶。並依託百度搜索、淘寶、微博、抖音、小紅書、閒魚等開放式自媒體,發佈虛假信息,招攬持保險合同的陌生客戶關注;並設有專人接待,利用微信等私人聊天方式將客戶引流至專設的羣組。羣組內由多名成員分演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法務、財務等角色,爲客戶提供多對一的“私密服務”。

近日,來自微信公衆號“職場圈早讀”的一篇《退保=虧?成功退保4萬元,我的經驗值得所有人借鑑》的文章,成功引起了不少讀者的注意。記者點進去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則疑似“代理退保”的軟文廣告。

“成功退保89454.3元!三份保險,給我全額退了!”“有了退保顧問幫忙,給我一個月就辦下來了”……文章中對所謂的“代理退保”成功案例的描述毫不掩飾,甚至還在文末留下了醒目的退保諮詢經理的微信二維碼。

二維碼的那一頭是一位自稱是“洪經理”的退保顧問。他直接詢問記者是否諮詢保險退費相關事宜,並表示自己的團隊已經從事“代理退保”一行逾3年,在這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他聲稱:“只要是商業保險就都可以退,但單家公司繳費少於1萬元的保單不做,按照退保到賬金額收取30%服務費。”

翻看這位洪經理的微信朋友圈,大致介紹了上百起成功“代理退保”案例,覆蓋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多地。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洪經理所介紹的這家武漢泓德法律諮詢有限公司是今年2月才成立的,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均指向一位名爲“高凱”的人。

記者發現,洪經理在微信朋友圈中還曾提到過另一家公司“武漢泓正揚法律諮詢有限公司”。巧合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高凱。此外,高凱還是武漢鴻慧法律諮詢有限公司、武漢慎行法律諮詢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武漢泓正揚法律諮詢有限公司是在2021年8月成立外,武漢鴻慧法律諮詢有限公司、武漢慎行法律諮詢有限公司均是在今年2月成立。且武漢泓正揚法律諮詢有限公司項下還有“保險諮詢服務”相關糾紛訴訟。

多種跡象顯示,這個名爲“高凱”的人與“代理退保”有着密切的聯繫。

相比之前主要通過網站等主動營銷傳播模式,由於傳播的限制性,“代理退保”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但近段時間以來,個人宣傳渠道井噴,“代理退保”開始擴散,波及多個二、三線城市和縣域地區。

“服務”環環下套

“代理退保”黑產均爲團伙作案,分工明確、組織嚴密。不法團伙在爲消費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環環下套,獲利方式多樣。

自打擊“代理退保”黑產以來,各級監管部門及行業協會一直在不遺餘力地發文提醒廣大保險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同時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記者在調研時瞭解到,仍然不斷有消費者掉入陷阱。這與不法團伙在“服務”中環環下套不無關係。

首先,誤導激發需求。

衆所周知,保險是相對專業的金融產品,“代理退保”黑產主要利用保險消費者對相關知識不足,利用信息不對稱,通過僞裝官方背景取信客戶,惡意曲解合同條款,製造並放大客戶對合同的誤解,誘導客戶對原保險合同進行“減損”“升級”“置換”等操作,從而創造套現保費的機會,從中牟利。

其次,“多對一”佈局操控。

在“代理退保”黑產提供所謂“服務”的過程中,甚至會有不同角色人員介入互相唱雙簧,混淆是非,矇騙客戶。比如,有扮演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聲稱提供內部渠道協助辦理高額退保,以收取手續費;又有扮演財務人員負責提醒客戶支付手續費;更有所謂“領導”嚴密操控客戶每一步動作,包括如何進行投訴、以什麼名義投訴、提供虛假證據、投訴後如何逐步應對、每次通話需注意錄音,再根據錄音確定下一步如何應對,等等。

最後,以協議脅迫支付“服務費”“違約金”。

爲保證獲利,客戶接受“服務”後,會被要求籤訂一份所謂“服務協議”。黑產組織以協議提供合法服務的僞裝,當客戶發現上當受騙後,希望退出“服務”時,又有法務人員以協議脅迫客戶支付“服務費”“違約金”。如客戶堅持不配合,更會出現催繳團隊,利用事先獲取的客戶信息,對客戶進行騷擾、恐嚇,如以短信、電話、App“呼死你”,威脅以客戶名義辦理貸款,甚至威脅騷擾親友。

“代理退保”黑產均爲團伙作案,分工明確、組織嚴密。他們想方設法通過多種形式非法獲利:

一是收取退保金分成。“代理退保”黑產組織誤導或慫恿保險消費者曲解保險產品,並與消費者簽訂個人委託代理協議,立即收取500至2000元不等作爲定金,退保後收取退保保費的30%至60%作爲手續費。

委託代理協議一般約定未經代理退保人員同意不得撤訴,若客戶中途放棄投訴,則沒收定金。如客戶執意放棄投訴,代理機構或個人則以不受法律保護的協議,在完全違背事實(如恐嚇其徵信被納入黑名單、不能坐高鐵飛機等)的情況下,恐嚇或脅迫消費者配合完成投訴、退保等流程以及支付高額手續費。

二是收取高額諮詢費。爲避免客戶無理由全額退保失敗而造成的無法獲取退保金分成,“代理退保”黑產組織轉而升級爲全額退保指導諮詢,分階段爲客戶提供全額退保指導,以此獲取客戶諮詢費的收入。

三是誘導保險消費者“退舊買新”。組織離職保險業務員冒充保險公司現有工作人員或監管人士,以原保險公司產品收益低爲由,蠱惑保險消費者“退舊買新”,即購買所謂打着“高收益”“高回報”旗號的風險理財投資產品,撬單賺取佣金收入。

四是教收學員獲利。通過微信羣、公衆號等網絡招攬“代理退保”學員,通過網絡教學或提供指導材料來獲取相關利益。

記者在調查中瞭解到,甚至有的不法團伙爲了獲取更大的利益,還會截留保險消費者的退保金,甚至利用“代理退保”過程中掌握的保險消費者身份證、銀行卡信息,再次詐騙消費者錢財。

阻斷獲利迴路

各地監管部門在打擊“代理退保”黑產上初見成效。面對不斷翻新升級的黑產作案手段,業內呼籲形成系統化強有力的懲治打擊力度。

對於這些擾亂保險業正常經營秩序的不法團伙,全行業深惡痛絕。值得一提的是,保險行業上至監管部門下至機構,以及公檢法等部門已經開始了積極的行動,採取了一系列的具體措施,破獲數起大案,有效打擊了“代理退保”黑產團伙的囂張氣焰,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監管部門在持續行動。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關於深入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的通知》,要求保險行業協會、銀保信公司、各人身保險公司要將整治黑產亂象作爲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聚焦違規開展向保險活動當事人推介保險退保業務諮詢代辦等經營活動、誤導投保人退保、擾亂市場秩序的組織或個人,深挖“代理退保”背後可能涉及的侵犯隱私、佣金詐騙、敲詐勒索等問題。

各地監管部門在打擊“代理退保”黑產上初見成效。比如,廣東銀保監局堅持重拳出擊,運用法律手段,探索追責追償新途徑:一是聯合公安機關加強對“代理退保”違法犯罪案件查辦工作,先後向廣東省公安廳移送涉“代理退保”違法犯罪線索4起,其中江門周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於2020年10月宣判,成爲銀保監會部署開展“惡意投訴”專項治理工作以來全國司法打擊第一案;二是保險機構對有責代理人開展民事追償;三是保險機構以律師函、公函的方式,就代理人違反保險法及保險代理合同書違規銷售並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行爲進行追償,推動構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追責體系。

上海銀保監局也破獲多起“代理退保”案件。經該局調查發現,自2019年起,徐某某、朱某某糾集大批社會無業人員和多家保險公司離職人員組建團伙,在全國範圍內有組織地開展“退保黑產”活動。截至2022年2月底,該案涉案人數96人,提起公訴44人,法院已判決40人。

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支持,也給保險公司打擊“退保黑產”增添了信心和決心。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對於疑似“代理退保”黑產投訴前的釣魚取證、離職業務員自保件、保險公司沒有明顯瑕疵情況的案件,一些地區監管部門明確表示,一肩雙挑,給予當地保險公司案件充分溝通考覈的機會,確認的違法事實才會作爲處罰依據。

公安機關也在行動。據介紹,各地正在組織開展爲期3個月的集中打擊“代理退保”黑產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深圳、海南、湖北、江西、重慶等多地公安機關發佈公告,向社會徵集“代理退保”黑產違法犯罪線索。

保險機構也在行動。在調研的過程中,但凡受到過“代理退保”不法團伙滋擾的保險公司,無不表示出“正面迎戰、絕不姑息”的決心。

多家保險公司積極參與到了打擊黑產工作中。比如,某大型壽險公司就成立了由法律合規團隊牽頭的黑產打擊專項工作組,深入拆解黑產運作模式,制定以切斷黑產獲利迴路爲重心的綜合治理方案。下一步將檢視評估既有相關措施的有效性,其中成效明顯的,將持續強化推動、鞏固打擊整治成果;同時,在刑事打擊方面,進一步強化信息與資源整合,統一指揮,分級管理,按總部重點督辦與機構自行查辦推進。

打鐵還需自身硬,另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一方面他們通過加強內部管控預防“代理退保”風險從內部滋生;另一方面正在搭建“退保黑產”監測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甄別疑似“退保黑產”案件,嚴控該類案件的處置。

不過,當下保險行業仍處於深度轉型期,面對不斷翻新升級的黑產作案手段,相關各方依然不能鬆懈。

在採訪中,多家保險行業人士稱,各公司費盡心力只能做到個案擊破,無法形成系統化強有力的懲治打擊,因此,建議由行業協會牽頭,制定統一的識別標準,強化高風險信息共享和案件串並,形成監管、行協、司法和保險機構對代理退保黑產的識別、監測和處置的協同機制。

於保險公司而言,加強代理人管理,追根溯源推動機制改革,也是從源頭切斷“代理退保”獲利迴路的重要突破口。當前保險代理人人員流動頻繁,不少地區每年有大量保險代理人脫落,這些人員部分流入“退保黑產”。而問題的根源主要是激勵短期化、管理鬆散、利益分配失衡、考覈體制存在偏差等。對此,保險公司也應從自身加快推進營銷體制改革出發,不斷完善內控機制,加強業務和人員管理教育,科學規範設計基本法,完善佣金制度,從根本上防範套利風險。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