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在前不久閉幕的《溼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我國宣佈把約1100萬公頃溼地納入國家公園體系,重點建設三江源、青海湖、松嫩鶴鄉等溼地類型國家公園。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各項生態保護建設取得新進展。

三江源國家公園設立後,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調整優化體制試點範圍和分區,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多樣性得到系統保護,初步構建起與國家公園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實現生態全要素保護和一體化管理。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 孫立軍:經過不懈努力,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生態系統持續好轉,草地植被覆蓋率達67.31%,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極大恢復,特別是旗艦物種藏羚羊從保護初期的不足2萬隻增加到7萬隻左右,藏野驢增加到3.6萬隻左右。河水徑流量、湖泊面積持續增大,溼地總面積包括河流的水岸線總體保持穩定。

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爲“中華水塔”,是亞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淡水供給地,每年爲流域18個省份和5個國家提供近600億立方米的優質淡水,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 孫立軍: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三江源國家公園有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里,三江源生態系統發揮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職能,它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