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國家現代化的征程上絕不能讓農民掉隊,隨着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中國農村正在發生史詩般的變革。”日前,彙集人民日報農村採訪室主編高雲纔多年農業農村領域研究成果的《新時代農村制度供給觀察》一書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農穩安天下。該書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鄉村振興制度供給爲基點,以農業農村工作爲視角,分九個模塊系統觀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農村建設的生動實踐,探尋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基本規律。

該書認爲,新時代中國農村發生的變化源於中國共產黨制定的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政策,重農、強農、惠農政策形成了一系列科學的、系統的、全面的制度供給體系。作者對我國農村制度供給作全面系統的觀察和梳理,從不同角度勾勒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政策演化的歷史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展現新時代黨的“三農”政策發展脈絡和制度邏輯。所選文章大部分發表於《人民日報》,有專論、專訪和解讀三種形式,便於讀者更全面地瞭解農村制度供給的發展、特點和作用,爲新時代中國製度經濟學發展壯大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爲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一份新的動力。

【作者簡介】

高雲才,人民日報農村採訪室主編、高級記者。“三農”領域專家,宏觀經濟學者。中宣部、教育部全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專家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農民日報專家智庫委員會專家,第31屆中國新聞獎審覈委員。長期從事宏觀經濟、農村政策、鄉村振興政策的調研和報道。

【專家書評】

爲新時代“三農”發展鼓與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在鄉村層面表現得最爲突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縮小城鄉差距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必須深刻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認識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尤其是強化鄉村振興的制度供給,不僅事關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更直接決定着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新時代農村制度供給觀察》一書呈現了對新時代農村制度供給的細緻觀察,有沉甸甸的分量,讀後給人以深刻的啓迪。

首先,這本書的“觀察”視野開闊。本書之觀察皆指向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既包括土地制度、農業基本經營制度等我國農村根本制度,也涉及農業供給側改革、脫貧攻堅等時下“三農”工作的重點任務,同時還深度研究分析了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農村可持續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等重大問題。每一部分都是大文章,本書系統全面地觀察,有利於對我國農村的制度供給進行整體把握,也充分反映了作者深耕於我國“三農”問題研究的紮實功底和開闊視野。

其次,這本書的“觀察”形式多元。本書採用了多種方式觀察農村制度供給問題。一是案例觀察。自下而上發起的改革是我國農村發展演變的重要驅動力,因此必須重視燃燒於農村內部的改革火種,本書對現實案例的還原和分析正蘊含着這種樸素的思想。如在第五部討論農村扶貧制度供給時,本書既有對陝西宜川縣北赤村一個村莊產業扶貧的調查訪談,也有對安徽省六安市一個地區解決整體性貧困的歸納分析,極具啓示意義。二是專家觀察。“三農”領域專家學者的觀點常常閃爍着思想的光芒,本書也包含了大量的專業採訪。書中多個部分都收錄了對時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時任甘肅省省長唐仁健、時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等領導專家的採訪內容,顯現出充分的理論性和權威性。

再次,這本書的“觀察”認識深刻。本書將對農村制度供給的觀察落於紙面時,不僅文字精美,而且認識深刻。如在提及農民增收問題時,本書認爲要制定收入倍增計劃,並在節本增效、推進產業化、城鄉一體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要有所作爲;在談到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地位時,本書強調要守住耕地紅線、掌握進口的穩定性、堅持數量和質量並重、保護兩個積極性、形成“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原則、搞好糧食儲備調節等,觀點頗有見地,並極具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本書以新時代農業制度供給爲主題,以專業記者的視角, 搭建了系統分析框架,再結合案例的分析展開,提出深刻獨到的見解,是一部既有理論性,又有實踐性的高質量著作,相信會給每一位讀者留下廣袤的想象空間。(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

制度是決定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

自從羅納德·科斯和道格拉斯·諾斯分別於1991年和199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制度經濟學就成爲顯學,制度因素從此前影響經濟發展的外生變量演化爲內生變量。的確,如果一味把制度排斥在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之外,很多經濟現象無法解釋,對於像中國這樣處於制度變遷過程中的大國尤爲如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農業政策一直在探索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又開始適應國際貿易規則以及國際市場的變化;當前,國際形勢出現了從開放到封閉的跡象,農業政策如何變化,又處於新一輪探索之中。

人民日報農村採訪室主編高雲纔是農業領域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長期關注農業政策的變化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他採訪的範圍上至部委領導,下到田間地頭普通農民。有對於像中央一號文件這樣重大政策的解讀,有對於農業經濟形勢的深度分析,也有來自於普通百姓的小故事。題材可能不同,但都是娓娓道來、深入淺出、以小見大,把農業政策出臺的背景、發揮的作用等表現得淋漓盡致、準確無誤,無論政策制定者、執行者、研究者還是普通農民都讀得懂、喜歡讀。我自己作爲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經常在網絡上查詢雲才這樣資深記者寫的政策解讀或者跟蹤性文章,以補充我自己思考或者調研的不足。如果從較長時期看,雲才的文章能夠勾畫出農業政策演變的背景和邏輯,從新聞角度解釋了制度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解讀了科斯和諾思等人創立的新制度經濟學說。

最近,雲才把十八大以來的對農業農村觀察與思考按照9個專題彙編成書,分別是農村宏觀制度供給、農村土地制度供給、農村改革制度供給、農村扶貧制度供給、糧食制度供給、現代農業制度供給、農民增收制度供給、農村綠色制度供給和鄉村振興制度供給,從不同角度勾勒出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政策演化的軌跡及其成效,是學習和研究這一時期農業政策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參考書。

《新時代農村制度供給觀察》的最大特點是內容全面,從農村宏觀政策、農村改革政策、鄉村振興政策到土地政策、反貧困政策、糧食政策、現代農業政策、農民收入政策、綠色發展政策,包含了這一時期農業農村政策的各個方面,既有宏觀政策,又有具體的產業政策;既有政策出臺背景,又有具體實施效果;採訪對象既有主管部門的領導,又有基層幹部和普通農民。這部書稿比較地全面反映了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展的成就,尤其是十九大以來城鄉融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成就。

書稿語言流利,讀者範圍非常廣泛。從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出發,個人覺得,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後農業院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農業政策學》課程,本書可以作爲教材或者主要參考書目。(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導孔祥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