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4733,閱讀時長大約8分鐘

導讀:對於中國廠商而言,這並不是一場以侵蝕蘋果iOS、Android爲目標的競爭,而是在多端融合的新生態中,如何更快地建立起中國廠商在軟件生態領域的話語權,讓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進來的時間競賽。

作者 | 第一財經 李娜 樊雪寒 王珍 錢童心

編者按

2018年年初的一次內部彙報會議上,一位來自華爲北研所的技術負責人向創始人任正非帶去了自己準備一週的議題,也正是這次彙報爲後來“鴻蒙”系統的誕生埋下了種子。

當時華爲手機的發貨量全球已達到1.5億臺,國內份額超過30%,也正是這一年,華爲終端掌舵人餘承東喊出了華爲手機將要在三年內超越蘋果手機,五年之內超越三星的目標。

在外部看來,華爲手機勢頭正盛,風光無限。但華爲內部高管團隊卻開始思考一個新的問題:過快的業務增長下是否有大家看不到的業務隱患,爲此華爲應該要提前準備些什麼?

鴻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火速”立項,並在當年5月得到了華爲消費者事業部投資評審委員會的投資,成爲終端業務在未來手機走向存量市場後儲備的“祕密武器”。

雖然因爲外部原因讓鴻蒙的發展節奏在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在移動生態的競爭中,HarmonyOS成爲當時中國手機廠商在物聯網領域佈局最早的操作系統。而從2019年開始,伴隨着華爲在軟件系統佈局的加深,國內包括榮耀、OPPO、vivo、小米等企業也都選擇對操作系統、中間件等底層軟件技術“重金”投入。

除了手機廠商外,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包括運營商、家電廠商在內的企業也開始加入這場操作系統生態之爭中。在業內看來,這並不是一場以侵蝕蘋果iOS、Android爲目標的競爭,而是在多端融合的新生態中,如何更快地建立起中國廠商在軟件生態領域的話語權,讓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進來的時間競賽。

“如果說PC時代成就了微軟,移動時代成就了蘋果和谷歌,那麼下一個萬物互聯的人工智能時代,同樣有大量的智能終端需要搭載操作系統,這個量級將是當前手機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億歐智庫在《2022年中國操作系統發展研究報告》中測算,國產操作系統通用市場增速將超過20%,並在2024年達到34.1億元的規模。背後的物聯網市場更將達到萬億規模級別。

更爲重要的是,在物聯網時代,包括汽車、農業、交通、智能家居等在內的多重複雜場景需求倒逼下,產業需要更多更開放且兼容的操作系統來作爲“智能連接”下的底層基礎設施,而這並不是鴻蒙一家的“戰爭”。

國產手機藉助OS“跨界”

鴻蒙的立項立刻引起了同行業的警覺。幾乎在同一時間,國產手機廠商紛紛開始了對軟件系統的重投入,並藉助操作系統逐步在智能家居、智能車載導航、物聯網、車聯網等智能生態圈擴展“領地”。

以汽車領域爲例,榮耀已經開始與比亞迪展開車機領域的合作,魅族則與吉利牽手,華爲鴻蒙則依託於賽力斯試圖完成自己在汽車賽道的“抱負”,OPPO則與上汽牽手展開部署。

“從獨立後,內部就開始組建操作系統的研發團隊,抽調了分佈在全球各地研究所的骨幹技術人員。”榮耀CEO趙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操作系統是未來公司業務發展的全新戰略支點,未來單一的設備對消費者的服務是高度受限的,多設備的組合和融合,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組合在一起服務消費者,一定會成爲未來的剛需和必需。

雖然脫胎於華爲,但榮耀並沒有選擇與鴻蒙相同的路徑,而是將操作系統的研發重點放在了系統的兼容性上,並藉助四大根技術“Magic Ring信任環、Magic Live智慧引擎、Turbo X系統引擎、Magic Guard”實現了傳統操作系統下的閉環體驗。

趙明表示,組建OS團隊並非易事,要橫跨通信、AI等各個領域,目前在連接方式上,公司採用了非標準化開源接口,通過提供多種接入方式,如雲雲對接、模組/SDK以及協議貨架化,讓設備廠商低成本快速接入榮耀生態。“內部的研發資源已經軟件和硬件並重,操作系統研發團隊是公司的標準化組織,以後會繼續支撐操作系統的未來發展。另外一個團隊早已經開始規範下一代操作系統迭代版本,它會持續向前演進。”

和榮耀觀點一致的還有OPPO與vivo。儘管各家在操作系統上選擇的技術路徑並不相同,但目前手機廠商系統的繁榮應該建立在現有生態的擴展和連接上,OPPO將操作定義爲線路複雜卻暢通無阻的高速公路,vivo則將其看做架構上的重新搭建。

vivo副總裁、OS產品副總裁周圍對記者表示,Linux(Android是基於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在過去十幾年以及未來使用是沒有障礙的,國產廠商只需要把內核的迭代和演進做好,對於中國產業界困難的是最上面的一層,即生態層。“操作系統的發展並不能僅僅依靠操作系統技術本身和其開發者推動,而是需要依靠廣大廠商、開發者形成的生態共同推動。”

國泰君安曾在一份研報中指出,一個新的操作系統要想獲得成功,一定要創造新的商業空間,在現有商業空間上去瓜分蛋糕,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而創造新的商業空間,最核心的就是要與產業轉型的機會配合好。換言之,國內操作系統的發展並不能僅僅依靠操作系統技術本身推動,而是需要依靠廣大廠商、開發者形成的生態共同推動,軟件、硬件、生態三者的結合也決定了手機廠商在未來的競爭力。

運營商搶灘B端IoT OS市場

2021年9月,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佈《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物聯網連接數突破20億;同時,將分佈式物聯網操作系統等作爲物聯網新基建技術突破創新關鍵方向。

在政策的支持下,佈局企業物聯網操作系統也成爲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戰略新方向。據瞭解,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

中國移動子公司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近日推出了自研物聯網操作系統的迭代產品One OS 3.0版本,並與寶鋼、海爾、大華等企業開展合作。One OS從2018年開始頂層設計,2020年6月正式對外發布開源版本。

而在去年11月召開的國際數字科技展上,中國電信也正式發佈了天翼物聯CTWing IoT OS。中國聯通則與三一重工、東土科技聯合發佈了全球燈塔工廠5G雲化PLC應用。

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操作系統產品部副總經理李波表示,把握物聯網入口是中國移動未來戰略發展的重要佈局,要在物聯網市場成爲領導者,運營商就必須從IoT操作系統做起。無論向上擴展到雲平臺和雲端服務,還是向下延伸到各種應用領域的終端設備,都需要一個能夠起到“承上啓下”作用的IoT操作系統。

業內分析人士認爲,移動運營商開發物聯網操作系統還可以解決運營商網絡目前面臨的一些痛點,如管道負載不均衡、信令風暴、服務精細化程度低等。此外,通過引入物聯網操作系統,運營商在業務上可以掌握更大的話語權,能夠更加深入地介入ISP(網絡業務提供商)和終端之間,而不再是僅僅提供一個管道連接。

此前,美國移動運營商Sprint也與愛立信共同合作開發了全球分佈式網絡核心和操作系統,旨在支持2G/3G/4G等多代網絡的物聯網設備和應用。愛立信和Sprint表示,他們正在合作開發的操作系統可以“創建最佳的設備數據流,並且能夠在最終用戶和企業的網絡邊緣提供即時、可操作的情報”。

李波表示,國產物聯網操作系統起步較晚,近年來各大廠商紛紛推出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是由於目前市場尚未形成壟斷局面,所以國產物聯網操作系統廠家存在彎道超車的可能。

家電企業自研操作系統成趨勢

中國家電龍頭也在發展自己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從曾經熱衷宣傳搭載了蘋果iOS系統的智能家電,到後來發佈搭載華爲鴻蒙系統的新產品,再到發展自己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中國家電龍頭企業目前都想把智能家居操作系統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1年10月,美的集團發佈了美的物聯網操作系統1.0,基於鴻蒙Open Harmony 2.0的全場景智能家居操作系統,支持即插即用,不用每個家電產品都配一個App。

美的冰箱事業部先行研究院院長薛洋此前也對記者表示,美的智能家電目前使用美的物聯網操作系統,給用戶一個即插即用、互聯互通的平臺,可與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華爲鴻蒙系統等連通。

不僅美的,海爾智家的成套智能家電,目前也搭載了自研的智家大腦系統;老闆電器的智能廚電則使用自研ROKI系統;創維集團的智能家電亦搭載自己的Swaoit系統。“鴻蒙、安卓等系統是平臺,ROKI系統是搭載在平臺上的垂直能力建設。”老闆電器CMO葉丹芃向第一財經記者說。

創維RGB公司董事長王志國表示,物聯網子系統門檻不高,每臺智能家電加一顆MCU的小芯片(約8-10元/塊),就可連接WiFi、搭載RTOS的實時操作系統(基於Linux系統)。做物聯網操作系統,一般需要投入40-50人的軟件團隊。

“但要真正做得好、適應各種狀況,是有難度的。”王志國對記者表示,目前家電市場上IoT不是主要的競爭點,物聯網功能在家電裏用的還不多,因此每家企業都自己做物聯網操作系統,想探索一下未來、在智能化上尋求差異點,作爲滿足用戶體驗的抓手。“我們會開放入口,可接入第三方協議,如華爲協議、塗鴉協議等,支持華爲、小米、蘋果等手機的操控。”

王志國認爲,物聯網家電目前呈現降溫態勢。一是用戶成套家電購買的還不多,智能化體驗缺少感知;二是即便成套購買,有的用戶對交互入口不熟悉,也影響了體驗。目前成套智能家電在家裝市場銷售,會有幫助。未來的方向是,智能家電的用戶交互入口還要更加便捷。薛洋也認爲,智能冰箱行業從高潮,到現在變得冷靜。已從原來的炫技中跳出來,更聚焦到保鮮、殺菌等用戶核心體驗上,“把AI、IoT當作是基本功”。

“系統非常難做,成功要素在於生態的搭建。”一位家電軟件研發的資深人士直言,家電品牌普遍缺少數據基礎設施和數據分析團隊,對用戶和設備的關鍵關係欠缺好的認知。很多用戶買了品牌的產品,但是品牌廠無法分析這些老用戶的價值,還一味地做線下推廣、在線上買流量,推高自己的成本。

“做系統,是軟件定義硬件的工作,很多公司傳統硬件的部門權力很大,軟件變成硬件的輔助功能,並不能在業務中和消費者體驗中發揮好的作用,所以做系統很多思路從起點就有偏差。”上述資深人士建議,家電品牌加強老用戶運營,深入挖掘他們的需求。

軟件生態之路任重道遠

從發展階段來看,經歷了四十年的發展,我國操作系統已進入攻堅階段。但根據調研機構statcounter數據,我國操作系統市場依然呈現Windows、Android和iOS三分天下的格局,儘管國產廠商市場份額逐年提升,但截至今年10月佔比仍不足4%。

“我們不敢有一時一刻的停歇。”華爲終端BG軟件部總裁龔體不久前曾公開表示,如今鴻蒙生態開發者已超200萬,海外Top 3000應用集成率達80%。

在對外披露的最新數據中,鴻蒙系統已經做到了3.2億用戶,鴻蒙OS的代碼量已經增加到了2396萬行,而在2019年,這一數據只有492萬行。但相較於蘋果與谷歌的軟件生態仍有一段路要走。

以蘋果爲例,憑藉軟硬件一體化,自研芯片(A系列、M系列處理器等)和iOS生態構築起的核心壁壘,蘋果目前已完成從硬件製造向軟件平臺轉變,實現蘋果生態閉環。同時,iOS生態系統也爲蘋果帶來極高的用戶黏性,緊緊鎖住高端用戶。

在今年的蘋果WWDC開發者大會上,蘋果CEO庫克表示,目前蘋果系統已經擁有超過3400萬名開發者,這些開發者在蘋果商城上開發大量的應用程序,也爲蘋果帶來豐厚的收入。數據顯示,2020年,蘋果商城產生的收入總計達到6340億美元,蘋果對其中的一部分收取佣金。

蘋果公司還將生態系統推廣到更多的領域,例如汽車。在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對汽車軟件CarPlay作出了重要的更新,展示了一款新的汽車儀表盤,可顯示汽車的速度、燃料水平和油耗,以及包括天氣和導航在內的信息。

蘋果公司表示,它正在與福特、捷豹路虎、梅賽德斯-奔馳以及本田等汽車製造商進行談判,將新一代軟件引入他們的汽車,不過安裝新的軟件的車型預計要等到明年年底纔會發佈。

與以前的蘋果Carplay版本相比,新的軟件將能夠更深入地連接到核心駕駛系統。藉助下一代CarPlay,駕駛員無需離開CarPlay界面,即可更改車內的溫度設置、使用有聲讀物、收聽收看新聞、播客等應用程序等。蘋果稱,將以“隱私友好的方式”與車輛系統實時通信,以顯示速度、油位和溫度等駕駛信息。

過去十幾年,蘋果憑藉iPhone把人們帶入一個智能時代,而未來十幾年裏,移動出行將是下一個有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顛覆性改變的領域。此外,谷歌、特斯拉和傳統汽車巨頭都已經瞄準汽車市場的巨大前景。

對於谷歌而言,安卓不僅僅是一個系統,也是一種秩序,這個平臺已經有衆多開發者,是一個全球平臺生態。當谷歌真正發力Fuchsia OS時,生態的遷移或許並沒有像現在一樣困難。留給中國廠商的軟件生態之戰,目前只是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