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席經濟學家預測2023: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空間,A股市場或將迎向上週期

記者| 苗藝偉

近日,2022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北外灘的世界會客廳舉辦。

多位首席經濟學家圍繞全球宏觀經濟、中國房地產政策、資本市場發展等多方面展開討論,並對2023年的做出預測,以期爲投資者指明方向。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央行對準備金率小幅調整將成爲常態

連平表示,2023年貨幣政策空間應該會比2022年的空間要來得大,因爲美聯儲貨幣政策由緊向松,像2022年所出現的多次很有力度的衝擊,在2023年就不會再出現但由於中美的利差倒掛還會繼續存在,因此,人民幣利率的調整恐怕在所有的工具中間依然是比較謹慎的。

他表示,今年央行出現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準備金率下調0.25個百分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意味着準備金率未來的調整模式會改變過去一次0.5個百分點,甚至於1個百分點或更多,曾經有過一次性下調3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出來之後,就意味着未來準備金率調整可能有兩種狀況是常態,0.25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必要的時候都可能推進。

整體來看,未來可能還是會有寬鬆的調整,它可以降準,但是幅度會控制。未來貨幣政策在總量工具、價格工具方面都有下調的空間,總量工具下調空間更大一些,但是也不會持續大幅度進行調整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全球面臨罕見經濟衰退引發的通脹

盛松成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主要從供給端應對疫情衝擊,通過保市場主體來穩就業、保民生,沒有搞大水漫灌,這爲宏觀調控留下了餘地,明年可以繼續實行相對邊際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完全符合我們國家的國情。 

他預計,未來,中國的貨幣政策以我爲主,兼顧內外平衡,寬而有度。短期內人民幣向下的壓力還是有的,但長期看因爲我們國家經濟韌性足,央行也有較多貨幣政策工具可以使用。

對於央行發佈降準,而不是LPR下降,盛松成表示,因爲首先這涉及到流動性,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財政政策發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等,不是一般老百姓買,機構、老百姓買的很少,主要是金融機構購買;第二,金融機構已經介入房地產調控了,但現在看來,沒有金融的介入,房地產風險很難化解。所以首先是降準,當然這不等於LPR下降沒有空間。

總體來看,隨着我國各項政策持續落實,貨幣政策靈活適度,支持經濟恢復發展,保持物價基本平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此外,盛松成還表示,對於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目前出現的高通脹後果,主要是由於非經濟因素引起的供給約束下的全球經濟衰退

他表示,本輪通脹主要約束在供給端,新冠疫情以後,美國通過貨幣寬鬆和各項救助計劃引起了需求擴張但供應卻因疫情和俄烏衝突面臨瓶頸即在需求擴張的情況下,供給沒有增加,最後的結果是物價上漲通常來說,通貨膨脹往往出現在經濟繁榮的頂點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是經濟衰退的結果,歷史上不多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當前降準的必要性低於降息的必要性

張明認爲,中國內部經濟環境中,也面臨一些深層次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在居民消費方面,收入增速明顯放緩、信心指數大幅下滑;二是在製造業投資方面,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另一方面PPI同比增速轉正爲負,這意味着上中游工業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因此未來一段時間製造業增速不容樂觀;三是在房地產方面,短期來看,這一波利好政策難以讓房地產投資增速顯著反彈;四是在金融風險方面,隨着經濟增速持續低於潛在增速,各類金融風險都在醞釀甚至顯性化;五是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經濟增長效率的下降,使各類民營企業舉步維艱。

此外,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寬鬆的,包括多次的降準與降息當前的金融指標來看,中國金融市場上不缺流動性,甚至不缺信貸資金的供給,真正稀缺的是信貸需求。

當下,很多企業家不願意新增投資,很多居民不願意加槓桿全國範圍內,今年很多城市出現了購房者提前還貸的現象。如果衆多企業和居民都不願意加槓桿,反而積極地去槓桿,那麼無論是對經濟增長還是對於金融穩定而言都是非常大的威脅。

張明表示,在當前形勢下,降準的必要性低於降息的必要性,因爲降息能夠降低企業和居民真實貸款成本,有助於激發他們的信貸需求。與此同時,也需要財政政策大舉放鬆來激信貸需求。換言之,2023年貨幣政策依然有放鬆的空間,但是希望更多是以降息爲主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應積極爲居民部門加大支持力度

李迅雷表示,大部分機構預測明年全球會處於經濟衰退期。靠外需來支持經濟顯然很難,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重新調整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三大功能部門之間的關係

他表示,2023年財政政策上面應該還會繼續保持積極。尤其是現在財政收支缺口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政府加槓桿是符合邏輯的但由於地方政府槓桿已經很高了,只有中央政府來加大加槓桿的力度,才能確保經濟內循環的暢通。過去支出重點放在企業減稅降費退稅,今後應該更多向居民傾斜,向中低收入階層傾斜,提高社會保障幅度,增加居民的福利,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想消費,來拉動消費。

此外,在貨幣政策方面,將繼續保持穩健,目前進一步看到了從總量寬鬆到結構性寬鬆的轉型財政跟貨幣的合作度會進一步提高、相銜接,有利於國家對於經濟支持力度的加大,跟以往貨幣和財政嚴格分開是有區別的。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A股後續或將迎來向上週期

荀玉根表示,近半年來,A股正在經歷震盪觸底的過程,實際上已經從以前的單邊下跌熊市到觸底,後續就應該迎來向上週期這個判斷主要是基於五個經濟基本面的領先指標中已經有四個指標企穩回升,且到了比較紮實的底部。

他表示,這五個主要指標包括:第一貨幣政策,社融、信貸、M2已經企穩回升第二財政政策代表的基建增速已經連續多個月回升第三,企業家信心的PMI指數,已經從4月最低點慢慢有所抬高,它是一個逐漸改善的過程第四,汽車銷售指標作爲早週期行業,銷售也已經回升,背後也是跟新能源革命帶來的產業變革有關。目前,房地產銷售指標仍比較低迷,不過好在降幅沒有收窄。

他表示,既然基本面已經開始出現了領先指標回升,股市的下跌時空也很充足。今年4月底之後已經進入到衰退後期,物價也在下跌。從去年2月截到今年10月底,滬深300指數已經跌了21個月,跌幅高達40%,跌的時間和空間已經非常大,已經從衰退早期往衰退後期邁進,最終走向復甦早期。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美聯儲緊縮將對明年金融和貿易帶來雙重衝擊

管濤表示,未來美聯儲緊縮有三種情形。第一種情形美國經濟繼續一枝獨秀。即便未來美國經濟難以軟着陸,但仍有可能實現高通脹、低失業、低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有可能會加息到5%左右,緊縮的持續時間會超過預期。

第二種情形美國經濟顯著衰退。由於美聯儲激進的緊縮,再加上美國“財政懸崖”,可能導致美國需求斷崖式下跌。在這樣一個情景下,美聯儲有望在2023年的下半年重回寬鬆,兼顧失業率和通脹,採取預防性緩慢降息的策略

第三種情形美國經濟深度衰退伴隨着金融危機。由於美聯儲這一波超預期的緊縮,導致很多金融風險有可能會充分暴露,美元週期基本上以債務危機收尾。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聯儲在2023年會大幅降息,剛開始應該是避險情緒支持美元進一步上漲,但是避險情緒過後美元會重回大幅貶值。

管濤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主要國際機構都紛紛下調了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值。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聯儲緊縮對全球帶來的溢出影響將會從今年以金融衝擊爲主,演變成明年對金融和貿易兩個渠道的衝擊。

他表示,雖然美聯儲緊縮的上半場量變沒有引起質變沒有引發全球流動性危機但在美聯儲緊縮的下半場,實體經濟的衝擊即將到來,金融尾部風險還沒有完全釋放。美國的通脹韌性要明顯強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明年決定全球資本流動的關鍵仍然是美元走勢。大多數國家沒有辦法僅僅依靠貨幣政策維持對美元匯率的穩定,也不能寄希望於美國經濟衰退以後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各國經濟基本面纔是核心,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結構性工具應該是下一步的重點。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房地產黃金時代結束後仍要堅定“擴表”

姚餘棟表示,當下,我國面臨房地產在擠泡沫的過程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尤其是居民資產負債表衰退因此,我國的政策應對很關鍵,不能犯日本的錯誤,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具有前瞻性指引的貨幣政策總體上穩房價、地價我國不能搞大水漫灌,也不能搞涓涓細流要“中水漫灌保持一個Mojito微醺)的狀態。總體上,要保證中國經濟在房地產的黃金時代結束以後要堅定不移地擴表。

他表示,對於銀行業來說,在擴表”的要求下,現在中國整個銀行體系卻普遍面臨資本金的缺乏,無論是大行還是城商行,資本金下降是普遍現象。

因此,要保證中水漫灌,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暢通無阻,銀行是支持實體的重要力量,需要實行中國特色的巴塞爾協議III。無論是實施的時間節點上還是具體指標上,都要結合中國現階段發展,具體操作方法還需要監管部門來探討,但是一定要中國特色。

天風證券特邀經濟學家劉煜輝:中國式現代化背後需要一套全新的金融支持架構

劉煜輝表示,中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展格局,未來中國式現代化背後的金融體系一定會發生變化。現有房地產進入下行週期後,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機制基本上就進入萎縮狀態,不再有強烈的慾望和能力創生大量資產,所以中國式現代化背後需要一套全新的金融支持架構。

他表示,新經濟政策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中央財政加槓桿和中央銀行擴表形成新的金融架構,大規模結構化的財政貨幣政策的結合工具,撬動中國式現代化宏大的經濟振興的方案。第二,國資和國企改革,提高國資資產回報率的水平,逐漸替代過去的土地財政,化解當前地方政府的財政懸崖。此外,還有通過養老金入市建立長期繁榮和穩定的資本市場、實施鄉村振興、通過數字經濟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等,非常值得期待。

他認爲,如果這些政策能夠逐一呈現和展開,明年資本市場很可能會呈現一個修復性的上行週期。

他同時提醒,我們不得不防美國有可能在尾聲階段再實施一個出乎意料的暴力加息,促使美元繼續創出新高,這或將引至一個全球需求性的衰退,而且是鏈式危機的反應發生,讓中國經濟面對的外部條件非常嚴峻。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整體增長率爲4%

朱海斌表示,對明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判斷大概是4%左右,低於市場多數預測,可能到2024年中國經濟才能走上一個比較強勁的復甦之路,未來兩年平均是5%的增速

他表示,整體來講,2023年面臨來自國內和國外方面壓力第一,明年全球經濟仍會進一步放緩,外需會進一步走弱,影響中國出口表現第二風險仍然來自疫情,未來怎樣開始經濟的重啓,這個過程並非一片坦途,可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路徑第三,來自財政政策的風險,雖然現在不少經濟學家認爲2023年會有一個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我們擔心可能會出現一個收縮性的財政政策第四不確定性來自房地產市場,今年房地產市場對經濟帶來巨大下行壓力,明年房地產市場怎麼走,對經濟預測也至關重要第五,外部環境,博弈關係之下的中美在科技領域的脫鉤現象和全球產業鏈外移,對中國的短期和中長期都會帶來一定影響。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預計明年二季度經濟會有明顯反轉

喬虹表示,明年的一季度可能在2023年之內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的,經濟增長狀況維持比較低迷的狀態。但是到了二季度就會有明顯的反轉,到了三季度經濟活動基本上轉向正常。

她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同時各項經濟政策又能夠到位,相信明年GDP增速有望在4.5%以上,總體可能在4.5%-5%之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