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王敬 葛愛峯 深圳報道

11月30日晚間,安奈兒(002875.SZ)發佈公告,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3個交易日(2022年11月28日、2022年11月29日、2022年11月30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積達到31.48%,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安奈兒推出“抗病毒抗菌面料”引發市場關注。受市場消息影響,12月1日,安奈兒再度強勢漲停,這是安奈兒自11月18日以來收穫的第八個漲停板。10天8板,安奈兒股價也從9.26元/股飆升至17.38元/股,漲幅達87.69%,目前總市值爲36.86億元。

那麼,“抗病毒抗菌面料”究竟是什麼?據悉,該面料是通過電子束接枝的方式將抗病毒抗菌功能材料與紡織面料進行共價鍵形式的牢固結合,從而得到安全、長效、廣譜抗病毒抗菌功能的紡織面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目前安奈兒公告的檢測報告只說對包膜類病毒有滅殺作用,但卻未公開表明或回應上述面料能或不能抗擊新冠病毒,且在多次回應投資者提問時回覆相關技術可以應用在口罩、防護服上。

安奈兒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電子束接枝技術製備的抗病毒抗菌面料具有廣譜性、長效性和安全性的特點,對所有包膜類病毒、細菌、真菌均有效,即使病毒變異也依然有效。”對此,一位生物製藥領域研究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新冠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市場投資者可能會受到模糊觀點的誤導。

此外,從龍虎榜數據來看,安奈兒股票買賣交易的前幾名均爲遊資。對此,中泰資本董事王冬偉在11月30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奈兒此時推出抗菌面料概念,市場炒作的傾向非常明顯。當前恰逢新冠疫情爆發,安奈兒雖然沒有明確說明面料是否具有抗擊新冠病毒功效,但給市場的感覺就是那層意思。否則,遊資豈敢如此興風作浪?”

針對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究竟是否對抗擊新冠病毒有效、項目成本、生產線進展、產能、未來應用方向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於12月1日多次致電安奈兒公司,但一直未能接通。

面料抗病毒是否具有真正投資價值?

公開資料顯示,安奈兒成立於1996年,主營童裝業務,2017年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成爲國內A股童裝第一股。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安奈兒纔開始爲進軍科技面料領域做前期準備工作,以現金出資的方式對深圳市安奈兒研發設計有限公司(下稱“研發設計公司”)增資9500萬元人民幣。8月22日,安奈兒披露,研發設計公司與水木聚力接枝新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水木接枝”)約定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安奈兒水木,從事電子束接枝技術在抗病毒抗菌面料領域的商業應用。

2個月後,安奈兒於10月26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測報告》,檢測結果表明安奈兒水木獨有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對痘病毒抑制率超過99%。安奈兒在公告中表示,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不僅對抗擊痘病毒有效,對包膜類的病毒、細菌、真菌都具有殺滅作用。

對此,王冬偉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請注意,安奈兒從未在任何公開場合宣稱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能夠抗擊新冠病毒,而且,安奈兒針對市場作出的回應也相當的耐人尋味——稱‘電子束接枝技術具有廣譜性、長效性和安全性的特點,對所有包膜類病毒、細菌、真菌均有效,即使病毒變異也依然有效’。於是,有部分投資者將此解讀爲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能夠抗擊新冠病毒。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投資者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那麼,安奈兒推出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究竟是不是具有真正投資價值的產品呢?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抑菌抗病毒功能的紡織品層出不窮,原理大多是通過浸漬或噴灑紡織品抗菌劑實現的,本質上就是在衣服面料中噴塗殺菌劑。但就像藥物一樣,是藥三分毒,紡織品抗菌劑也是一樣的,中低端紡織品抗菌劑雖然可以殺滅細菌,但也會在殺菌抑菌的同時誤傷人體健康細胞,帶來潛在的生命健康風險。而對人體安全無害的高端紡織品抗菌劑,之前一直被老牌歐美國家技術壟斷。

對於抗菌抗病毒原理,安奈兒表示,電子束接枝的方式可將抗病毒抗菌功能材料與紡織面料進行共價鍵形式的牢固結合,技術屬於純物理消毒,不同於其他的“共混”和“噴塗”的消毒方式,能夠有效避免抗菌劑脫落而對人體或環境帶來危害的風險,不存在二次污染。

對於其投資價值,王冬偉指出:“首先,安奈兒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但此前從未涉足科技面料領域;其次,從安奈兒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披露的內容看,該公司是成立了安奈兒水木公司來負責抗病毒抗菌面料的生產與銷售,目前正在建設生產線。問題是從成立到推出這種面料,安奈兒水木僅用了兩個月,目前並未獲得任何專利,至於面料的技術來源、安奈兒水木對面料的獨佔性是否成立,這些核心問題都還處於待解狀態。”

因此,王冬偉認爲,面料是否爲具有真正投資價值的產品,還需要作出進一步觀察。

專家:市場炒作的傾向非常明顯

無獨有偶,家紡巨頭孚日股份(002083.SZ)也於近日宣佈推出了抗病毒毛巾和牀品,且產品已處於最後檢測階段。

與安奈兒不同的是,孚日股份相關負責人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相關產品可直接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減小病毒傳播危害,產品由公司與某助劑廠合作研發,預計明年2月份陸續上市;而安奈兒則回應表示:“我們信息披露比較嚴謹,目前檢測報告只說對包膜類病毒有滅殺作用,沒有辦法明確去說(對新冠病毒)有效。”

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安奈兒也頗受市場資金青睞,11月以來六次登陸龍虎榜,且股票買賣交易的前幾名均爲一線遊資和知名遊資。

王冬偉認爲,當前恰逢新冠疫情井噴式爆發,安奈兒雖然沒有明確說明面料是否具有抗擊新冠病毒功效,但在此時推出抗菌面料概念,市場炒作的傾向非常明顯。“姑且就算面料確實具有抗擊新冠病毒的功效,短線股價走勢也早已透過了未來一段時期的經營業績,除了極個別短線高手外,大部分投資者根本沒有參與這類遊戲的本錢。”

對於股價異動,安奈兒於11月30日晚間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表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信息,但提示了了三重風險。

首先專利風險。儘管相關技術研發成功,並進入商業化,但技術專利卻還沒有拿下。安奈兒表示,截至目前,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核心技術、生產工藝相關專利已提交專利申請,正在公示中,且專利申請(專利權)人爲水木接枝。安奈兒水木在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領域無償使用其擁有的電子束接枝技術爲水木接枝授權,許可期限爲二十年。在正式取得專利證書前,存在專利申請失敗、知識產權遭到第三方侵害等風險。

其次量產風險。由於目前處於量產準備期間,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在因市場環境變化、施工拖延、設備延遲到貨等因素導致量產時間不達預期的風險。

最後抗病毒抗菌效果風險。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目前仍處於準備量產前的測試改善階段,應用及市場前景尚待進一步明確,抗病毒抗菌效果需經市場檢驗,市場對該技術的認可和接受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童裝第一股”光環失色,多位股東忙減持

根據公司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安奈兒的營收及淨利潤雙雙同比下滑。其中,營業總收入6.74億元,同比下降17.17%;實現淨利潤-1.54億元,同比下降1634.83%。具體到單季度,今年第一季度安奈兒虧損2804.21萬元、第二季度虧損5850.7萬元、第三季度虧損6701.51萬元。

對此,王冬偉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從最近幾年淨利潤走勢看,安奈兒業績滑坡是非常劇烈的。“2018年淨利潤達到了創紀錄的8300多萬,2019年就降至4200多萬,2020年則虧損4680多萬,2021年虧損縮小至300萬出頭。今年則再度斷崖式下滑,僅前三季度虧損就高達1.5億左右。因此,目前業績疲弱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安奈兒股份也有自己的亮點,它是一家中高端中高端童裝業務的自有品牌服裝企業,銷量行業排名前列。目前最大懸念在於,抗菌面料產品是否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確切講就是對抗擊新冠能否起到一定作用,還是說純粹屬於概念炒作。如果上述答案是肯定的,那安奈兒未來發展完全有可能就此‘鹹魚翻身’,反之,則隨着炒作泡沫的破滅,其結局就是一地雞毛。”王冬偉表示。

東吳證券指出,若消費場景修復,品牌服飾整體復甦可期。服裝作爲可選消費品且以線下渠道爲主、受疫情影響較大,20和22年疫情期業績承壓、股價與估值處於低位。一旦消費場景恢復,疫情對服裝消費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均將得到緩解,品牌服飾整體將受益。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在業績低迷之下,安奈兒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不斷減持。今年4月、5月,安奈兒接連披露公司多位高管、實際控制人減持計劃。

11月22日,安奈兒披露,董事、副總經理龍燕減持計劃時間屆滿,減持計劃已完成,合計套現約345萬元。其於9月27日、11月18日、11月21日相繼減持11.77萬股、25萬股、1.33萬股,減持均價爲8.4872元/股、9.26元/股、10.19元/股。從減持均價看,龍燕近日兩次減持均享受到了股價暴漲的紅利。

11月23日,安奈兒披露,股東徐文利(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建青胞兄的配偶)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94.9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1.39%。其中,11月22日,其減持84.92萬股,減持均價爲11.2096元/股,屬於高位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徐文利及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建青的減持計劃均尚未完成。

對此,王冬偉認爲,今年安奈兒業績再度斷崖式下滑,即使企業高管,也很難說對該公司未來能保持多麼強的信心。藉着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安奈兒“及時”拋出抗菌面料概念,股價迅速被遊資打上一個階段性高位,客觀上爲高管減持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此時不減,更待何時。”他說。

對於如何看待股東高位套現,王冬偉認爲應需要釐清幾個問題。“首先,只要這種減持是合規的,外界對此就無可厚非;其次,近期股價拉昇明顯是遊資所爲,這其中究竟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情況,需要監管部門發揮作用,真正起到市場守夜人的作用。如果確實不存在內幕交易,那也無可厚非。”他表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